; 屋主和他年迈的母亲,共同居住的茅草房已经有几十年历史,是用树枝、竹片拼搭而成,至今没有门板,只挡了块竹编的薄片。
房子外墙上,布满密密麻麻的小洞,那是野蜂做的窝,每到春夏,野蜂就屋里屋外的飞进飞出,墙根下还有山老鼠咬出的大洞。
土墙的缝隙里,抹着些牛粪,阳光和风雨,都能从墙上的无数孔洞中透进屋子。一盏昏暗的灯泡下,柴草、杂物、简单的农具堆在一起,长年烟火凝成的一条条黑毛絮从房顶、木架上垂下来,角落里篾片围成的两个小窝,就是母子俩的“卧室”。
整座白山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只剩下老弱病残和妇女孩子在家留守,村里的田地大部分摞荒。
“刮风满脸土,下雨满身泥,出门就爬坡,种地靠天收”,这种荒凉的景象,让苏绿宁感到难受不安,心情更是无法用言语表述。
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大部分白山村村民还患上了风湿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他们承受着贫穷与病痛的双重压力。
苏绿宁无能为力改变这里的贫困落后,只能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即便是被扣留、监禁在白山村,她也要用自己所掌握的医学技能,为山里的村民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在小张和小李的帮助沟通下,苏绿宁拿着《村民健康档案》,逐门逐户的走访、问诊,深入了解每一户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并且做好详细的记录,对体弱多病的老弱妇孺,更是进行重点健康体检。
“大妈,你的血压偏高,所以会经常觉得头晕头痛。我这儿有降压药,你要注意按时服用。”
“大爷,你的心脏不太好,平时要少抽点烟,不要动不动发脾气。”
……
苏绿宁取出听诊器和血压计,一边为村民们测量血压、听诊心肺、查找病患,一边依靠打手势和小张、小李的翻译,向村民们介绍各种疾病的防治常识。
听说医术高超的苏医生亲自上门看诊,许多村民都跑出来,坐在自家门口,等待苏绿宁来给他们检查身体。
在缺医少药的穷山村,为了给生病的村民节省花销,又能带来实惠的效果,苏绿宁还将自己所掌握的中医针灸技术、穴位按摩手法传授给村民,并指导他们就地取材,使用白山村里常见的草药,内服外洗,治疗腰疼、腿疼、牙疼,包括风湿、面瘫等杂症。
就这样,隔三差五的,苏绿宁就肩背着小药箱,在小张和小李的跟随监视下,翻山越岭,走进村庄,上门为村民们体检、诊病、进行健康教育。
纤柔娇倩的白色身影,在每一条山间小道往来穿梭,成为了白山村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没多久,村民们就将苏绿宁当成了值得信赖的亲人、朋友。
每当她的身影出现在村口,村民们就自发地出来迎接她,用壮乡话对她嘘寒问暖,送上自家煮的凉茶给她解暑,还送来自家地里种的蔬菜,和自家都舍不得吃的糍粑、糯米饭。
村民们用纯朴的方式,对苏绿宁表达内心的感激,这样的关爱,又让苏绿宁倍感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