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到山西微服私访去了,伴驾的还有二百名锦衣卫。
朱由校是好不容易劝说孙承宗等重臣同意他偷偷去山西体察民情。听了那会玩蛤蟆和蚂蚁的小乞丐所言,山西必有大的贪腐案。
既然是去山西,那自然走的陆路是比较多的,朱由校自从发现心脏上的神藏闸有操纵动物的功能,他可真是喜不自胜。在骑马的时候,封闭神藏闸,开启操纵动物的能力,这匹马奔跑时就跟朱由校心有灵犀一般默契。
本来靠着朱由校的骑马水平,一天最多也就赶个六十里路,有了神藏闸的加持,他能日行百里。皇帝甚至还要等一等跟随的锦衣卫们。
皇帝也不会一直猛赶路,他也要看看当地的风土人情。这山西的地方保甲,每逢迎神报赛,定要顶冠束带,身登高台,对民众演说一番,虽是小小保正,威严也是不小。
大明朝已经承平日久二百余年,老百姓对官长自然敬畏,对他们的宣讲更是垂手敛神,恭恭敬敬地听,不敢质疑。这样的宣讲,朱由校赶路时也跟着听了一听,大概说的就是四类事:
第一是:除暴安良,排解纠纷一类善行的鼓励。
第二是:赈灾恤贫,修桥补路一类的实政办法。
第三是:凿井开渠,义塾公仓一类的公益计划。
第四是:劝孝劝悌,勤耕勤读一类的格言谚语。
这些宣讲在朱由校看来都是好话,奉公守法、乐天知命的老百姓恰如聆听圣谕一般,深信不疑。即使保正中有人所做之事违背他们讲的道理,百姓们也无人敢斥其言行不一。要知平民百姓只要勉强能过日子,是不敢犯上作乱的。
朱由校通过对此地的观察,判断此处应当不算是地震重灾区,或者说官吏赈灾管理的较好。朱由校冲着他身边的小男孩问道:“李定,你家乡在哪啊?”
“回少爷,小子是马邑县长大的。”小男孩回答道。
这李定就是会玩癞蛤蟆指挥蚂蚁兵的小乞丐,朱由校见此小孩聪明可爱,决定收养他。小乞丐只有一个小名叫李狗子,朱由校给他取一个单名定,指他现在安定的意思。
皇帝打听到现在队伍刚刚到蔚州,看来这次微服私访确实过于匆忙了。
再往前走,是一大片荒地。这里似乎早已没了人烟,一望无际的沙滩,到处是洪水留下的沼泽。黄沙滩上满是枯茅草,乱蓬蓬的在袅袅秋风中丝丝颤抖着低吟。马踏沙陷,走得十分艰难。沿途村庄也荒落不堪,壮年青年早已远走高飞,只留下一些饿得满脸菜色的老弱妇孺。在这段路,一天只能走三十里路。没办法,皇帝一行人只能在荒地里过夜了。
太阳落下去了,广袤无际的天穹下,一层层粉红莲瓣似的晚霞在袅袅炊烟中渐渐暗下来,篝火呼出黑红的焰儿,吊锅里的炖鸡散发出扑鼻的肉香。
这回负责保护皇帝的锦衣卫负责人还是王阳武,只见他盛了几块鸡块、蘑菇到碗里,递给疲惫的大明天子。朱由校接过鸡汤,正准备要喝,一抬头看见小孩李定正张着嘴流哈喇子。
朱由校笑道:“李定,你给自己盛一碗鸡汤喝吧。”
“少爷,我想多盛点鸡肉。
”李定已经知道面前的这位年轻人就是大明皇帝,只是在外头一直叫少爷。
“好,你自己盛吧。”
只听得篝火中柴草噼啪作响,火焰一窜一窜给大家以光亮,赶路人吃着干粮,喝着热汤,就算用过了晚饭。安排好守夜的兵丁,其他人就都睡去了。
进入荒地的第二天,朱由校封闭印堂闸强化视力,他极目远眺,但见沙丘连亘直追天际,哨风在沙滩地上卷起黄漫漫的雾障高接云天,衰草树枝挂着干河藻,断垣死檐丢弃在只露出屋脊的沙窝中,
时序到了夏末秋初,天清气爽。万岁爷一行人正行走之间,忽然天空阴云四合,天色暗了下来,眼见将有暴雨,朱由校大声下令快速赶路。
等进入广灵县,朱由校还是被雨淋了个透心凉,匆匆忙忙找了间客栈住。二百锦衣卫住不进一家客栈,因此都是分散居住,还有的人住在破庙里。
客栈老板看见朱由校非常热情,说道:“财神来了,伙计们快帮着卸车喂马。”
朱由校与掌柜的攀谈了几句,这百里荒沙,遇见个满脸堆笑的人让皇帝心情舒畅。
聊完了,正准备吃晚饭时,李定瞧瞧拽着朱由校的衣襟,似有秘密要讲。他们二人到了屋里,李定给皇帝看一个普通的酒壶,两人低声讲话。
“少爷,这是家黑店。”
“李定,你不要乱说,诬陷店家。”
“少爷,你看看这个酒壶。”说罢,李定把酒壶盖挪开,指给皇帝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