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向荣将这封新年致辞来回读了两遍,眼中异彩连连,想了想,将报纸收好便抽出纸来写调职书,她不要留在太学了,她要去地方。
听闻现在各地学堂极缺先生,尤其是司州和豫州之外的地方。
相亲结束之后,谢父谢母到底没带走谢向荣,她就留在京城,在太学里教诗赋,同时在为赵含章做些整理文案和陪读的工作。
很多人都觉得她会是下一个赵云欣,因此对她很客气。
谢向荣也很快适应,可她的心总飘在半空,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一直到刚才,她才想明白,是因为她离地面太远了,陛下的寄言是给天下学子,尤其是才入学的孩童。
而天下学子中以庶民之子数量最多,以七岁到十四岁的孩子为最初,可她直接在太学里教书,离他们是那么的遥远。
她决定到地方上去。
朝廷已经封印,大部分官吏都放假了,只有轮值的官员在值守。
但陈四娘是个工作狂,即便不到她轮值,她也在国子监中。
谢向荣过来送信时她还在,“阳夏离京城不远,谢先生不回家过年吗?”
谢向荣道:“若国子监同意下官的调令,在赴任前,下官会回家一趟的。”
陈四娘一目十行的看完她的申请,压下信道:“你可知到地方当先生有多辛苦?这几年开的学堂会越来越多,学堂选址也会越来越偏,有些乡村距离县城须走上好几天,为了让那里的孩子也能上学,会有先生驻守大村教学,那里饮食苦困,出行困难,甚至还有人身危险,如此,你也敢去吗?”
“敢!”谢向荣道:“下官虽文弱,却也跟着祖父学过六艺,兵祸时能带着家人逃离乱兵,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
“乡间艰苦,加上如今天下识字的人不多,所以先生很少,陛下想二十年后盛世大华,下官也想为此略尽绵薄之力。”
陈四娘目中异彩连连,轻拍桌面赞道:“好!难怪陛下如此看重你,谢先生果然值得。”
陈四娘答应了谢向荣的调职申请,还问道:“你想去何处?”
谢向荣躬身道:“下官愿听调遣。”
陈四娘便沉吟道:“今年九月刚给各地分配了一批毕业的学生去教书,青州因为分到的少了几个,赵刺史一直有意见,你去青州如何?”
谢向荣应下。
陈四娘就让她去青州济南郡下密县,“陛下那里我会上书。”
赵含章自不会阻拦官员们寻找自己的道,知道谢向荣是主动请调,她便同意了,“你写信给赵宽,请他关照一二,她年纪小,又没一个人到过那样艰苦的地方。”
陈四娘应下,“臣没料到,她娇娇弱弱的,竟也学全了六艺,进宫前臣看过她的射和御,都极出彩,她还会些剑术,就是拳脚功夫上差了一些。”
“臣想在让各地学堂的先生定期学习武艺,不论男女,这样不仅出行会安全很多,到了穷乡僻壤,便是遇到匪徒也有自保的能力。”
赵含章大赞:“这个想法好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