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0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昔日七大门阀之首穆合一族,十三岁入宫,三十岁登上后位,执掌凤印十年,六宫皆服,无有违逆者。

    楚乔顿时面如土色,抬起头来向燕洵看去,却在对方的眼里看到了同样的惊恐。

    此时此刻,那座纷乱的宫殿,正是她刚刚走过的地方。如果刺杀提前片刻,她定不会活着站在这里!

    丧钟连绵不绝地响起,沉闷九响,所有行走的、站立的士卒、宫女、太监,抑或是王公大臣、文武百官,都转身望向后宫,轰然参拜。

    大内皇宫死寂无声,连嘈杂的前殿都一时间失去了声音。钟鼓停顿了片刻,随即再次响起,声音更加嘹亮。

    于是,先是一个人,然后是两个人、十个人、百人、千人,所有的人齐齐下跪,向着斜芳殿的方向,俯身磕头。

    楚乔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她的脑海中登时想起那名代表穆合氏一族,高居后位,几乎掌握大夏半壁江山长达十年的凌厉女子,想起她犹在耳侧斩钉截铁的话语:大夏的皇后,只能是我穆合那云一人,曾经是,现在是,将来也会是。

    话犹在耳,人却已殁。这座看似光鲜的皇宫,究竟隐藏着怎样可怕的刀锋?

    巨大的哭号声登时穿透云霄,从紫金门外,远远地传了过来。

    白苍历七百七十三年,五月初九,后薨,百官恸哭于紫金门外,万民哀恸,举国服丧。五月十六,发陵于太卿街,车马绵延十数里,西怀王戴孝守制,跟随棺木一路相送,前往九恩山皇家陵寝。

    历史上关于穆合那云皇后的记载,只有这么寥寥数笔,看似繁华荣宠的背后,却竟然没有一个死后加封的封号。对于死亡原因也是闭口不谈,一个“薨”字,就代表了昔日车水马龙繁盛荣华的穆合一脉,真正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长老会七大世家只剩其六,而因为穆合氏败退而空缺出来的位置,顿时引来了更多世家大族的觊觎和窥视,而这种窥视,也因为穆合那云的去世,而更加明目张胆起来。

    穆合皇后出殡的那一天,楚乔站在皇宫西南角的钟鼓楼上,看着漫天的白绫飘荡天际,遮住虚无的长空,一切好似一场繁华的梦境。燕洵站在她的身侧,目光淡然,看不出是什么情绪,可是当他转身离去之后,楚乔却注意到刚刚被他握住的栏杆竟然清晰地印出五个指印。

    怎能忘记,当初第一个踏进燕北高原的铁骑正是属于穆合一脉的雄兵,又怎能忘记冷水河畔,燕红绡屈辱不甘憎恨难闭的双眼。

    随着穆合氏一脉最后一个当权者的死去,关于燕北和穆合氏的血海深仇,终于在血腥中尘埃落定了。

    回莺歌院的途中,楚乔出乎意料地见到了七皇子赵彻。年轻的皇子穿了一身淡青色的袍子,只有腰带和袖褂是月白色的,和整座皇宫如今遍目所及的惨白显得极不搭调。

    赵彻面色平静,站在高高的圆山亭子里,细如牛毛的小雨洒下漫天的雨雾,让人看不清他的眉眼。楚乔打着青伞,微仰着头,小雨打湿了她的鞋子,连带着也湿了一小截裙角。

    只见赵彻仰着头,眺望着西面的天空。楚乔知道,那里耸立着一片连绵起伏的高原,相传大夏黄金的先祖们就是从那群山中走出来的,他们策马扬鞭,用鲜血和信念开辟出了这片广袤的国土,让混乱的红川高原臣服在一个政权之下。而他们死后,灵魂也将回到故乡,长眠在那片赤红色的土地上。

    大夏皇朝的地下皇陵,也坐落在西北的九恩山下,世代百姓口口相传,说那山上拥有巨大的神庙,鲸油明灯昼夜闪烁,万年不熄。

    细雨斜飞,打在油纸伞上,少女身形掩映在花树之间,只有白色的裙角在半空中静静地翻飞。

    为了限制穆合氏,七皇子赵彻在出生之时就被抱给了文华阁大学士的女儿元妃娘娘。作为大夏皇帝一生中唯一比较宠爱的妃子,元妃是后宫之中比较特殊的一位。她跟随元大学士从卞唐而来,生在东南水乡,虽然没有显赫的家世,却深得皇帝的宠爱,长达十七年不衰。然而在赵彻十七岁生辰的那一天,元妃却当着众多侍女宫人的面投湖自尽。

    对于元妃的死,没有人知道原因,宫中风传是穆合皇后嫉妒毒害,逼得元妃自尽,但是皇帝对此并没有任何回应。元妃死后,他照常上朝,照常处理朝政,完全符合一位英明君主的风范,然而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纳入任何一名妃嫔。

    赵彻也因为养母的死而和自己的生母渐行渐远,终于渐渐地因为政见不同,而最终和母族反目,以至于当初被发配边疆竟无一人愿意对他伸出援手。

    也正是因为如此,穆合氏倒台之后,他的弟弟西华王、妹妹淳公主都声势大堕,备受牵连,只有他毫无影响,照常手握重权,兵领一方。

    很多时候,摆在表面上的东西未必就是真的。楚乔转过身去,不再去看那个人前显赫的年轻皇子远眺落寞的身影。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