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晌午,川江监狱办公楼的小会议室里坐满了人,正在召开案情总结会议。
与侦破案件时的寥寥数人相比,参加总结会的人员明显增多。很多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接到通知后都是一头雾水,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铁叔越狱案总结?仅仅几天前省市联合专案组还彻查无果的大悬案,没破掉开什么“总结”会?
省司法厅常务副厅长和市局局长邓远山没敢僭越,先和于柏琪、丁连奎沟通,请示这个案情总结会能否召开。他们俩谁也不傻,早就看出了案情背后的端倪,只不过没法开口相问罢了。如果于柏琪持反对意见,这个会就不能召开了,反映到哪里都没用,而且越是往上这个要求会越严厉;反之情况就不一样了,副厅长和邓远山都能大大的喘一口气。
倒不是说这两个人自私,只想小家不想大家,而是长期受制于地方工作约束的条条框框,有些压力不解决掉的话就很难独善其身。这么大一件案子发生在本省本市,还惊动了国家派出专案组涉入,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说后果都很严重,造成的影响也不好消除。如果不能做出一个稳妥的交待,同级、上级乃至警、司两个系统圈内的很多人就一直没有安生日子过,这是大家最最不愿意接受的。
于柏琪当然明白他们的心理,也不想给人家平添麻烦。思忖了一番后,原则上同意了公布案情并召开总结会议。只不过多提了一条要求:侦破过程和细节可以内部公布,其他一概走保密流程不得泄露。并附建议说案情相关工作最好别沾到他们首都一行人身上,只说专案组在接手前夕,地方上的刑侦部门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线索,最后攻坚破案。
副厅长和邓远山面面相觑,有点不敢相信于柏琪的话。
按照他的授意理解,首都专案组几乎就和本案再不产生一点交集了。而祝御单枪匹马侦破案情的功劳也会被全部抹煞,甚至连名字都不会出现在案情总结会上。因为于柏琪强调过“细节和过程可以对内公布,其他一概保密”,这就意味着惊为天人的祝警官不但没有露脸的机会了,还会从台前倏忽之间转入幕后。
再往细想,于柏琪这么做等于是把一份大功劳拱手送与了岭东和川江的政法系统,副厅长、邓远山以及他们的同僚就算不能以此居功,至少是不会挨到实质性的处分了。因为同样是破案,国家专案组和地方上自己的刑侦组谁拔得头筹,意义和性质均大不相同。能把发生在自家地界上的大案子自己解决,不但给了大家“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口实,也能有力的顶住上级的问责,让高高举起的板子顺理成章的轻轻落下。
副厅长和邓远山此前真没有这种奢望,他们的底线无非就是能够开一个总结会,先把案子结一半就万事大吉了。虽然逃犯还没有抓住,可至少弄清了他是怎么逃走的,这也算是最起码的一个交待,好为之后的工作赢来喘息之机。否则偌大的川江监狱走失了一个重犯,主管部门居然连一个像样的说法都拿不出,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简直丢人丢到了家。上级领导一怒之下不收拾你们这些庸碌之才又能去收拾谁?
另外铁叔越狱的方式和手段严密兼具科技含量,“新颖又别致”,用飞行器投放手机,用手机干扰电子门锁和监控镜头……这些匪夷所思的手法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监狱监管领域都有着重大深刻的警醒、教育意义,是监狱管理的典范活教材,也为全面升级的监狱电子安保科技列出了新课题和研究方向。从这一点看,川江监狱的“自我救赎”工作落实的非常到位,找到漏洞的功劳甚至大过了走失人犯的责任,颇有“戴罪立功”的味道。
至于我们的祝大警官轻描淡写的描述此案完全是“小儿科”,大可以忽略不计。他那句话有感而发,还是针对自己而言,远没把眼光放在全局层面上考虑。倘使所有的人都如他那般聪明绝顶,那监狱以后也不用关罪犯了,都满世界的去抓逃犯好了。
副厅长和邓远山生怕领会错了于柏琪的意图,一再确认准了以后终于如释重负的去召开会议了。他们虽然吃不透于处长这样做的玄机,但相信他终究还是有自己的用意,所以没必要多问。最多看成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