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兰公司自从融资成功之后,已经越来越有行业大佬的架势了,现在森兰公司的管理层在谈论起来公司未来的时候,考虑的更多的也不再是森兰的盈利问题,而是森兰在行业里面的影响力了。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森兰现在要做的就是一流的企业,自然也需要建立起来自己的一套标准。
当然,在此之上还有超一流的卖大楼的公司,可那就暂且不考虑了。
这个问题霍翔在考虑,作为森兰影视的管理者,他也想要为特效制作者们谋取一些福利,让他们有个出色的行业地位,不再被剥削。而作为森兰老板的杜立鼎,也一样在考虑自己是不是应该在影视行业之中搞出来一些规矩,以便以后能够更好地在这个行业运营下去。
“咱们公司现在已经开始成立特效公司了,这算是一个切入点。但是在此之后,咱们也得准备着继续扩大其他业务了。影视咱们是肯定要做的,动画和特效不分家,也可以尝试一下。而这些东西之外,演员咱们也得拢一批才行……可这些事情,我可不打算按照现在花艺他们做事的方法来做。”
对这些事情,杜立鼎在考虑之余,也会和自己的秘书梅卿瑶提起。他觉得这件事情,梅卿瑶可能比李希盈更有想法:演艺行业终究不是高科技,需要的不是多么惊人的眼光和远见,而是出色的管理能力和对各路关系的熟稔,这显然是梅卿瑶擅长的。
“对影视行业,我想要做些改变。其实说白了,也就是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一部影视剧拍下来有多少用于演员片酬,多少用于编剧报酬,多少用于特效制作?这个分成比例到底该如何做,是个很难决定的事情。”
杜立鼎说得简单,可其实他想要做的,就是从明星演员的手里抠出来钱做些别的。在他看来,明星的片酬比例太高,而他又不准备去拉拢大明星,那这件事情他自然也得做出来点改变。
“咱们以后要做这一行,肯定也得有点自己的优势才好。光有特效还不太够,我也在想是不是可以搞出来一套更好的运营模式,以后按照这些模式来拍摄影视剧,不再依赖明星效应——如果能够做到,我们肯定受益良多。”
杜立鼎不太懂影视制作,但是他觉得反正好莱坞的影视制作产业最强,完全可以向他们学习经验。在他的记忆之中,好莱坞的电视剧演员在成功的出演了一部电视剧,借此功成名就之后,很少有继续在电视剧领域里面厮混的。大部分美剧在使用演员的时候还是喜欢使用新人,这一点和大陆很不一样。
在杜立鼎看来,这样的做法无疑更好一些:虽然可能对于公司来说,花费的价钱还是一样的,但是至少幕后人员比起来台前的明星跳槽的可能性更小。明星的曝光度太高,也更有可能借助媒体的力量惹是生非,杜立鼎见识过那些明星们为了签约解约的事情打的不可开交的情况,自然也不准备让他们有足够的话语权。
而且另外一方面来说,杜立鼎也认为如果明星的片酬不占据那么高的比例的话,影视作品的质量应该也会更高一些:同样是花1000万拍摄一部电影,把800万给了明星,和把800万用在特效制作,剧本修改这些事情上,得出来的效果肯定不一样。压低明星片酬,唯一的麻烦就是便宜的演员可能演技不够好,但是那样的事情,在杜立鼎看来也不会发生。
因为大陆娱乐圈本来就很奇葩,很多时候明星不一定有演技,而那些不怎么出名的演员里面倒是演技出色的一大把。杜立鼎本来就准备立足大陆,用大陆的演员作为自己的廉价劳动力,这些大陆影视学院培养出来的演员,杜立鼎相信他们的水平不会太差了。
“让演员撑票房,撑收视率,这法子总归不可能持久。要是可能的话,我还是希望建立起来以幕后人员为主导的影视剧制作模式。我估计想要这么做可能有些难,不过我也相信这是正确的努力方向。”
在杜立鼎看来,国内的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在此前的日子,甚至在此后的很多年里面,都是缺乏激烈竞争的一个市场。电视台太多,院线太多,可是拿的出手的作品太少,因为真正高质量的作品其实并不算特别多,因此就算是一些滥竽充数的东西也可以蒙混过关,这种时候,明星号召力自然很大。在杜立鼎记忆之中,随着院线发展,也有那么一阵子连综艺节目都要拍成大电影上映,说到底还是竞争力不足的原因。
但是这样的日子终究会过去。大陆市场摆在那里,会吸引大量的人涌入市场,自然也会使得竞争越来越激烈。那些靠着宣传和明星影响混日子的迟早要完蛋,随着竞争激烈,完整的电影工业体系也越来越重要,因为越是完整的工业体系,就越有可能诞生好的作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