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 581部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绕到机器后面,下面有一条电缆通往墙壁,电缆的布皮已经开裂,可以看到裸露的铜导线。在机器和电缆的连接处,孙浩终于看到一个铝制小牌子,黑底白边,上面用繁体字刻着:第329号,总字581部队,1959年10月。

    总字581部队?这是什么部队?虽然孙浩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但从上学开始在部队也呆了好几年,没听说有这种部队代号啊?

    标牌的字体和格式很规范,应该是制式的,就是不知道这个1959年10月代表什么,是仪器的生产日期还是部队编号时的日期?

    孙浩用手试着推了推机器,很沉,一下子没能推动。他抬起手电往后面照,光柱打在远处,突然出现了一丝绿色反光,吓得他差点把手电掉地上。

    平静了一下心情,他小心翼翼的往前走几步,前方看的越来越清楚,是一堵由玻璃组成的墙,每片玻璃都是半个平方左右大小,中间用金属隔条拼接起来,玻璃很脏,大部分地方都落着厚厚的尘土,看不到玻璃后面是什么情况。

    玻璃墙的下面还摆着一排桌子,上面整齐的摆着一排中等大小的仪器,每个形状都不一样,看起来像是测试用的,正面有各式各样的指表。

    桌子的最中间是一部红色电话,样子很老,上面光秃秃的,除了话筒什么都没有,连键盘都没有装,电话前面是一个巨大的麦克风。

    也不知道赵晓辉来没来过这里?

    从设施里的灰尘看,这个地方应该很久没人进来过了,但现在情况特殊,试验场本身就是国防要地,黑雾事件已经是难以置信了,赵晓辉作为核心涉密项目的课题组长,大半夜又出现在这个奇怪的设施附近,很难说一点关联都没有啊!

    再说了,这个设施里黑不隆咚的,自己也只是勘察了一小部分,谁知道其它地方还藏着什么东西呢?

    想到这,再看看眼前摆放的这些东西,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油然而生,这里面太安静了,静的已经有些不真实,加上一直在黑暗里摸索,孙浩总感觉自己身后有什么东西在动,他拿着手电在原地连转两圈,虽然没见到什么异常,但心脏却嘭嘭的跳个不停。

    要不还是回去等赵晓辉得了,已经两点半了,估计过一会他就该回来了,这里面这么大,想在这儿找到出口看来是不现实的。

    正准备往出走,随着手电光从地面扫过,桌子下面一个类似油印打字机的东西出现在孙浩眼中。他快走两步蹲下去,打字机上面的键盘没有字母,全是数字和符号,也不知是打什么用的。

    孙浩小心翼翼的把打字机从桌底拉出来,手中突然咯噔一下,仔细一看,原来打字机下面压着一个泛黄的笔记本,打字机搬开后才露了出来。

    他捡起笔记本,封面是牛皮纸,上面用繁体字印着记录本三个字,下面落款是总字581部队。

    翻开笔记本,里面记的密密麻麻,可惜用的都是同样的外文,字体很工整,内容每一段都用阿拉伯数字分节,似乎是工作日记之类的,其中有一页上记着一个时间,9/12/1961。

    设备上的时间是1959年,笔记本上的日期是1961年,那也就是说,最晚到1961年这个设施就已经启用了,而且是隶属某个部队。像这么大的工程,在当年绝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搞定的,一定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可为什么后来又废弃了,连设备都不要了呢?

    回想李川的话,孙浩分析可能有两种原因,一个是1959年左右部队在这里开展什么秘密试验,但由于某种原因把这里给废弃了,但这种解释最大的漏洞在于为什么没人知道,当年华夏经济困难,这些设备一看就价值不菲,应该不至于说废就废。

    还有一种原因,这是抗战时期兵工厂的旧址,建国后华夏在这附近建核试验场,有特务利用这个废弃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