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数了数,这样的茶树总共三十丛,分成三行,每行十丛。
原本行与行、丛与丛之间留足了间距,如今又高又大,像太阳伞一样呈发散式生长,哪里还分得清间距,想去看看最上面一行的茶树,挤都别想挤过去。
小陶说:“一会儿让保镖带把大剪子过来修,就是还得找个懂行的人指点才行,不然我们也不懂怎么修对茶树比较好。”
徐茵捻了一片茶叶凑到鼻尖闻了闻:“没事,我知道一些。”
<div class="contentadv"> 她在古代的某个小世界种过茶,也是那时候学会了炒茶。尽管很久没碰了,但也没忘。
小陶就以为她小时候跟在徐爷爷身边学会的,也没多想:“那我现在就喊保镖过来修剪?”
“不急。先找把人字梯过来,采点嫩芽头回去。”
几十年没打理的茶树,跟野生的没区别了,炒出来尝尝,也许别有一番风味。
小陶打了个电话回去,不一会儿,装完智能监控的俩保镖就扛着一把铝合金伸缩人字梯、提着水壶、拎着两个藤编小茶篓过来了。
梯子一看就不是老徐家杂物间里的工具,像是新买的。
“应该是徐总派人准备的,杂物间里好多这样的新式工具。”小陶解释了句。
徐茵由衷感慨:堂哥可真细心啊,连这些都考虑到了。
有保镖在,徐茵在下边指点就行,教他们如何辨别茶叶芽头,如何采才不会弄伤芽头、损失茶多酚。
采茶采的是茶叶顶端刚长出来的嫩叶。
茶树熬过忍冬、来到春季,枝头末梢慢慢长出蒂头,然后长成鱼叶,也叫胎叶。
经过鱼叶之后,发出的第一枚芽,还没长成叶子采下来属于茶中上品;
若错过了没采下来,任其继续长成茶叶后还会冒出新芽,这就是一芽一叶。
“怎样的茶叶算是一芽一叶?”小陶边听边提问。
手里要是有本子,都想记下来,回去慢慢消化。
她老家虽是农村的,但那边不产茶,对茶的了解仅限于喝,别的方面知道的还真不多。
可徐总派她来徐小姐身边是让她辅助的,懂都不懂怎么辅助?得赶紧学才行!
徐茵娓娓道来:“一芽一叶就是一个芽头带一片叶子,这类茶冲泡之后回味甘醇,虽比不上独芽挺直树立,但也是茶中珍品。”
“有一芽一叶,是不是还有一芽两叶?”小陶举一反三。
徐茵笑了:“是的,一个芽头带两片叶子,茶味浓郁。再往后还有一芽三叶、一芽四叶……叶数越多,冲泡出来的茶无论色泽还是味道更浓郁,反之价格越亲民。最便宜的是带茶梗的老茶,我们年轻人可能喝不惯,老一辈反而很喜欢,觉得茶就得喝味浓的。”
“跟酒一样?度数越高越带劲?”
“哈哈!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