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一思索,神色一动,凝视着石文义道。
“咦,还真有啊!”
“嗯!”明中信点点头,“你知道最近有哪位刘大人刚刚回到朝中?”
“刘大人?”石文义双眼一缩,惊讶地望着明中信。
明中信什么时候对朝中大人感兴趣了?难道是旧识?
“不错!”明中信盯着他点点头。
“身居何职?哪里人氏?”石文义问道。
“只知姓刘,其余一概不知。”明中信皱着眉头摇头道。
“这样啊!”石文义也是一阵皱眉,这连一点线索都没有,他如何知晓这是何人。
“对了,只知与李阁老相交莫逆!”明中信补充道。
“那你为何不问李阁老去?”石文义看看明中信,不解道。
“这?不方便!”明中信为难地道。
“与李阁老相交莫逆之人?刘姓?”石文义见明中信为难,自是知晓只怕此事还真的不好询问李阁老,也不再说什么,低头思索道。
“年岁比李阁老大!”明中信补充。
“阁老刘健?”石文义自语,“不对,刘大人这段时间就未离开过京师。”
“其他的话就没了啊!”石文义思索半天,紧锁眉头道。
“石大哥,不用烦恼,小弟也就是询问一下,如果没有符合的就算了。”明中信有些失望。
“也许,未在朝中?”石文义看着明中信道。
“未在朝中?”明中信眼前一亮,望着石文义道,“有吗?”
“还真有一位!”石文义有些迟疑,“但那位去年已经称病辞官,回乡赋闲在家了啊!”
“哦,也许还真是。那位刘老是如此这般模样!”明中信快速将刘老的外貌全叙述一遍。
“如你所说,那就没错了!”石文义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点头不已。
“是谁?”明中信眼前一亮。
“前右副都御史兼佥都御史刘大夏!”随之,石文义将刘大夏的生平一五一十道来。
刘大夏,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举天顺三年(1459年)乡试第一。天顺八年(1464年),登进士第,授翰林院庶吉士,历兵部职方司主事、郎中、广东右布政使、户部左侍郎、右都御史等职。弘治十一年(1498年)秋,刘大夏连上三疏称病辞官,归乡后在东山下筑草堂,在堂中读书,被时人称为“东山先生”。
“哦!”明中信思索着刘老的模样,还真别说,真有可能是这位。
“我去打听打听,刘大人是否已经回京!”石文义怪异地望着明中信,这位小弟什么时候居然与刘大夏又相熟了,但也不对啊!如果相熟,为何竟不知姓名,那他是如何认识刘大人的呢?他到底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猜不透啊,猜不透!
“也好!那就麻烦石大哥了!”明中信点头道。
石文义一瞪眼,“你这是说的什么话?”
“小弟知错!小弟知错!”明中信连忙道歉。
“记住,今后再与为兄客气,咱们就绝交!”石文义一脸正色道。
“好!”明中信讪笑道。
“哼!我走了!”石文义冷哼一声,转身而去。
明中信望着石文义的背影,苦笑不已,自己这性子受前世影响,与任何人交往都要保持一定距离,怕伤害了自己,更怕伤害了别人,虽然保证了安全,但却也令一些真正的朋友伤心于自己的疏远。看来自己这性子真得改改了,否则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伤害到一些对自己好的人啊!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xiabook.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