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生态养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杆圈起来,釆取圈饲法。既让猪有宽大的活动场所,又一日三餐人工喂食。

    圈饲法能得到大量的猪糞可以肥田,虽然成本高过散养法,但是可以提高出栏时间,基本上是半年一批,而散养至少需要一年以上。

    养猪也可以人工大量养殖蚯蚓喂食,蚯蚓是高蛋白的东西,猪吃了也能长膘。

    还有要大量种植红薯,红薯可以煮猪食,就是给猪生吃也可以,总之是最好的猪饲料之一。

    明代已经基本引进了红薯、玉米、辣椒、土豆、西红柿等外国优质物种,只不过还只在南方沿海少量地方引种,刚好方便了扬文礼的生态养殖大计。

    纸上说起来很容易,但真正实践却最费时间,扬文礼科学化的生态养殖计划一搞就是三年。

    因为初期规模较少,每年还要吃掉一批,在三年过后,扬文礼的生态养殖才终于有了些许规模。

    在这三年中,扬文礼还积极过问种田的事情。他前世是农民,虽然是混混,但每逢家里农忙时也要回家干农事,因此懂点农业知识。

    扬家虽然有佃户,但是自家也保留了十亩好水田,请长工操持照料,目的只是想多得点粮食,正好方便了扬文礼的科学种田计划的实践。

    现代种田有农业专家进行过系统的总结和改良,比古代种田,农民自己摸索,再通过口口相传要强上许多倍,这从每年的粮食产量不同就能窥见一斑。

    古代水稻最高亩产不过三百多斤,而现代常规稻的亩产能达到六百至八百多斤,平均每亩相差有一倍以上的差距,这全都是科学的功劳。也就是说,只要通过科学种田,在古代也能做到较高的亩产。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明未乱世,出现过异子而食人吃人的情况,科学种田更是难能可贵,扬文礼比谁都看得清楚。

    古代中国,除了海南其余地方都是种单季稻,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能解决早春稻种的防寒保暖问题,那时候没有地膜。

    一般是油菜水稻两种作物轮种,有时冬季也只播中草籽,用来肥田。这一点,古代和现代没什么区别。

    科学种田首先就要科学育种。选取颗粒饱满,色呈金黄的稻种。首先要给稻种消毒杀菌,现代一般使用强氯精,那是化学品,古代没那东西。扬文礼使用了在古代可以买到的天然硫磺代替了强氯精,效果可能要差一些,但总好过不杀菌消毒。然后再是温水泡种,提高稻种发芽率。

    下一步就是选用水源方便的稻田育种,古代一般是散播,由于是单季稻,气候温暖的关系,也没有多大差别。但专门的小块稻田育种能够给田地杀菌消毒,能显著提高秧苗的生长率,得到强壮的秧苗。如果秧苗再选一次种,效果则更佳。

    做什么都怕专业都怕认真,可惜一般人就是做不到这些,扬文礼恰好知道其中的关键,因此他比现代农业专家都较真,整个种田步骤详细到极致,一丝不苟,他想尽最大可能提高单位亩产。

    ……未完待续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