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不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献上过马蹄铁还有治盐之法,世家望族认为苏萱一个丫头成为侯爵,跟他们站在同一个朝堂之下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侮辱,但是老李刚却不这么看,大唐选拔官员的目的就是用人才来帮助大唐变得鼎盛,让大唐治下的百姓过得更好,是男是女有什么区别,只要是有超人一等的才能,对大唐有益,即便是一头猪老李刚都会恭恭敬敬的跟猪行同僚之礼。

    “丫头,你做的很好,地瓜这门粮食老夫刚才亲眼见过了,一块地瓜确实是大的出奇,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吓了老夫一跳,老夫还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粮食听说当初种地瓜的时候时间上还晚上了一些,即便如此竟然还能长出如此巨大的地瓜,之前老夫心中仍有疑虑,对于世上是否有亩产三十单的粮食而怀疑,不是老夫不相信你,而是活得久了,就什么龌龊的事情都见过了,你能想象隋朝的时候有人在猪的身上贴满了金箔当做祥瑞献上来的景象么?老夫就见过,当时老夫恨不得生生掐死那个满肚子肥肉的县令。

    但是现在老夫却对你献上来的祥瑞确实深信不疑了,如果每一个地瓜长的都如同这个样子,亩产三十单地瓜并不是一个不可能的数字,丫头,你知道老夫现在的心情是多么的愉悦么?若不是老夫这些年修身养性已经小有成就,老夫现在兴奋的恨不得早朝堂之上跳起来。你知道如果这门粮食推广开来后,天下的百姓会如何么?到时候天下将再也没有饥馑只忧,家家户户都能够吃饱饭,大唐将会迎来自古所有的朝代都不从未达到的盛况,仅此地瓜一样祥瑞,这个渭水县侯的位置就活该归你,你的名字也会随着地瓜的名字流传千古,说到这一点,连老夫都不免有些嫉妒你了,活到老夫这个岁数,一般世俗的诱惑对我早就已经不起作用了,唯独青史留名老夫还有一点兴趣,没想到却被你这个丫头抢了先,实在是该打!”

    李刚老先生笑着说出这一番话,伸出手摸着苏宣的脑袋,苏宣乖巧的服低身子,让老李刚摸得更轻松一些,对于这个可爱的老人苏宣真得讨厌不起来,有些人即便表现的无论如何和善,苏宣看了一眼之后怎么都亲近不起来。

    但是有些人,仅仅是往那里一站,哪怕是刚刚认识了不久,话都没说上几句,却让人打心眼里面感觉到亲切,愿意呆在这类人的身边。

    老李刚无疑就是后者,相比于后世那些闲着没事就躺在车前面睡大觉,没有个一两百不起来的老人,或者是明明救了他一命,却突然倒打一耙的可恶老人,老李刚满足了苏宣对于真正的老者所设置的所有美好的标准。

    作为一个值得敬仰的长辈,老李刚为了国家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晚年仍旧孜孜不倦教书育人。

    或许老李刚在教育太子这一方面确实是手段欠缺,一个真正的文人是不可能教导处一个合格的太子的,隋朝最后一任皇帝杨广可以说比任何一位皇帝身上的文人气质都要浓郁,但也是文人的完美主义思想,三征高丽,成为了隋朝最后的灭亡的一部分原因。

    老李刚虽然不是一个合格的太子老师,但是确实一个值得所有人敬仰的长辈。

    对于哄老人开心这一方面,苏宣也是经验良多,在大学的时候,苏宣就在一段时间里免费在养老院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经常哄一群老头老太太开心,以至于院长都想让苏宣毕业之后来到养老院工作,工资稳定,待遇从优。

    苏宣却为了所谓的狗屁梦想没有答应,到头来住在三十平米的小房子里,成为了光荣的月光族,每每想起这件事情,何止是肠子都悔青了。

    果然,没一会苏宣就让老李刚哈哈大笑,对于老李刚感兴趣的地瓜,苏宣也跟老李刚介绍了一些自己知道的知识,当老李刚听到一株地瓜秧长出来的地瓜远远不止一个的时候,眼睛都瞪大了,惊讶的嘴巴都合不拢。

    “若是这样,那地瓜的亩产岂不是要达到六十担之多?”

    “哪有那么多,晚辈用一块地瓜培育出了近十株地瓜秧,撞了大运才长出来这么一个奇葩的地瓜,其他的地瓜就很正常,比这一块地瓜小多了,三四个才能比得上这一个,一亩好地长出来三十担地瓜应该不成问题,次一点的地产量相对来说会降低,但是不管怎么种,绝对要比大唐现在其他的粮食得到的多就是了,但是一亩地五十担的产量虽然听上去不错,担着只是一个期望的数字,是一个努力的方向而已。想要达到这个数字,恐怕需要一代人,甚至是好几代人的努力。

    晚辈学的学问里面就有一门是如何培育出最好的粮食,里面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择优而种,每年都从地里面选出最好,最大的粮食当做种粮种下去,来年依旧如此,长此以往下去,用水磨一般的功夫种出来的粮食平均水平一定会比第一代的粮食要好。”

    老李刚坐在原地听着苏宣的言语,手一抖,把下巴上面的胡子都揪下来了两根,两眼放光,紧紧抓着苏宣的手臂紧张的说道。

    “你这个丫头说的可是真的?对了,一定是真的,即便老夫这个在农事上一窍不通的老家伙都觉得你说的话有理,两强相合,则更胜之,不过为何天下精通农事的那么多,农户们种了好几代的粮食了,却没有想到这么好的办法?”

    苏宣摊了摊手,一脸无奈的说道。

    “晚辈刚才也说了,这个方法是最简单,但是也是最笨的办法,需要考好几代的人不断的积累,可能要耗费上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的时间才会见到成果,最重要的是坚持,即便是有人想到了这个办法,但是一两代内见不到明显的成果也就无奈放弃了,想要完成,需要时间以及金钱的投入,单靠农户是不可能做到的。”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