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朝廷政治走向的主要力量。哪怕朝廷想要扶持都督制衡桓温,却触犯了八大家族权力的平衡,这八大家族部势必不服。不到万不得已时,朝廷是不会轻易这么做的。况且对朝廷来说,桓温始终都是悬着他们头上的一柄利剑。如今桓温在姑孰(今天安徽当涂)大青山设镇府,常年驻守水陆步骑两万余人马。一旦桓温铤而走险,西府精兵可顺流一时兵临建康城下。”
高敬宗道:“这么说称臣东晋朝廷这一条计策是行不通了?朝廷不会接受本都督称臣?”
“不,朝廷肯定会接受!”崔逞道:“朝廷接纳都督称臣的时机,肯定会与都督和玄之料想的不同。”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等价交换的原则。不但在商场上行得通,在国与国之间也行得通,只不过掺杂了政治与军事因素之后,交易的形势就会变得复杂,甚至无法进行。
如果说有可能的话,高敬宗希望东晋朝廷给他一点发展的时机和空间。只不过这太理想化了,打败或消灭一个人,最好的时机是趁其弱小的时候,这样可以事半而功倍。
可是一旦等威胁成为庞然大物,恐怕就会是事倍而功半。
在后世历史上,苏联在十月革命后,实力非常弱小。欧洲列强也曾出兵干涉苏联统一进程,然而苏联采取了韬光养晦的政策,用割地赔款的方式,换取了欧洲列强的谅解,然而苏联强大以后,立即撕毁墨迹未干的条约,发动一系列的攻势,进攻欧洲。当然德国也借机制衡苏联的机会,趁机而起。
高敬宗事实上也是想采取这种策略,理想的用东晋朝廷借高敬宗之力,制衡桓温,趁机壮大自己。可惜,这种想法在操作上却极难实现。因为作为政治博弈大国,中国的政治智慧根本就不是后世欧洲可以比拟的。
后世曾有人笑谈美国总统充其量不过是天朝一介镇长的水平,这虽然有调侃的成分。不可否认,这说的却是事实。论起玩政治智慧,高敬宗这个两世为人的门外汉,还真不够看的。
东晋朝廷推出来殷浩制衡桓温,桓温立即察觉了朝廷的用意,他隐而不发,趁殷浩北伐兵败之机,一举搬倒了殷浩,称霸朝廷。这是桓温的政治智慧,要玩这等手段,高敬宗与桓温就是小学生与大学生的区别。
崔逞分析道:“晋室朝廷接纳都督称臣,不过不是我们两家打仗的时候接纳,而是等到敌我双方胜负将决的时候,或者等到燕国攻陷睢县后累得筋疲力尽的一刻。那时候,燕国或者将陷入两难,他要么独自扛住晋国倾国之兵和氐秦的联手攻击,要么就得接受晋室朝廷的条款……不过,那些和我们北府军都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因为到了那个时候,我们都已经成了一堆枯骨,在黄泉之下作壁上观了。”
高敬宗道:“我们和东晋朝廷谋求合作,无疑是与虎谋皮,难道与桓温就真的没有办法合作了吗?”
崔逞苦笑道:“都督,双方实力不对等,根本就没有合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