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这下可是真有些吃惊了,他看着卢植说道:“辽东豪族叛乱,阳太守因公殉职,等我到的时候已经晚了一步,没能救下他。”
“你是以为朝中百官都是傻的,还是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没人发觉?阳终是一郡太守,就这么再没了音讯,虽然辽东那边偏远,你又封锁了消息,但还是有有心人质疑了。”卢植哂笑着说道,顺手将一卷帛书扔在刘备面前,“自己看看,这是老夫压下来的。”
刘备强装镇定地打开帛书,看了几行之后就再也看不下去了,他索性将帛书再次卷起,抬起头来望着卢植,低声问道:“那为什么朝廷没有派人去辽东查证此事?”
卢植伸手接过刘备交还的帛书,又用细绳系好放下,这才回答道:“皇上在筹钱建新宫殿,根本懒得搭理这些事;有权力过问此时的都忙着吞并土地,腾不出手来;剩下的人向朝廷呈上公文都要先通过老夫这个尚书。更何况想要查证此事就得去辽东,路途遥远加之盗贼丛生,没人愿意担这个苦差事。再说了,若是你这个胆大包天的小子连太守都敢杀,谁去调查你,那不是往砧板上送肉?”
“说的也是,要是真有朝廷使者去辽东想要对学生不利,那渤海里可能就多一艘沉船了。”刘备呵呵笑着,直到今天,他才知道自己所作所为早被有心人看在眼里,但更让他心中宽慰的是,卢植始终站在那里,默默地支持着自己。
“告诉你这些,就是让你明白,能传承数百年的世家都不简单,他们没对付你,只是因为觉得不值得,或是没必要,又或是时机未到,玄德你可万万不能小瞧天下人。”卢植严肃地说道,然后开始给刘备讲述起近期的天下大势来。
正如卢植之前所说,在张角的死讯传回洛阳之后,朝廷上下从皇帝到百官都心中大定,觉得汉室江山又稳如泰山,开始变本加厉。
在这种大环境下,那些早有异心的世家大族们也跟紧形势,紧锣密鼓地加快了瓜分汉朝的步伐。
作为天下首屈一指的世家豪门,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权倾天下,门生故吏遍布海内,由此滋生的野心也被明眼人看得清清楚楚,很多人都明白,袁氏有心取刘氏尔代之。
在外人看来,他们拥有崇高的名望、海量的财富、根深蒂固的人脉关系,几乎没有弱点。
在上一代,袁成、袁逢和袁隗三兄弟,撑起了汝南袁氏的大旗,其中袁成早死,官途停步在左中郎将这个职位,剩下的袁逢和袁隗,一个是司空,一个是司徒,都达到了人臣的巅峰位置。
但是,袁氏家族内部也很头疼,他们好容易赶上了汉室最衰败的时候,却始终不能将力量凝聚在一起,攫取更大的利益。
因为这一代,袁氏出了两名优秀到足以角逐家主之位的子弟。
袁绍和袁术。
并且他们由于相互仇视和战略目标不同,已经势同水火。
袁绍为袁氏选择的发展方向在冀州。
作为东汉时期的天下第一大州,冀州地域广阔,土地肥沃,并且拥有天下最多的人口,如果能谋得冀州的权柄,一旦天下有变,朝廷彻底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袁氏一族就拥有了最为雄厚的实力。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袁绍已经布局了好几年,他不仅大力笼络自己家乡汝南和颍川的世家人才,并且和冀州的豪强们也在暗中联系,试图将现任冀州牧皇甫嵩取而代之。
袁术为袁氏选择的方向,则是在荆州。
由于年龄比袁绍小,袁术在官场上的起步晚了许多,在士人群体中的声望远远不如袁绍,一时半会是追不上的。
但是,袁术在家族中的地位却更高,这因为他是袁氏这一代的嫡长子,母亲家族身份尊崇,所以在和自己兄长袁绍的竞争中得到了当代家主袁隗的支持。
袁术知道自己无论是才能还是声望,都无法和袁绍相比,所以他选择避过袁绍的风头,转而将视线放在了荆州和江淮的富庶之地,不过在这之前,他还是利用依附于袁氏的官员,还有豪强们狠狠地恶心了袁绍一把。
“和你一起平定黄巾的曹孟德,已经离开济南国了。”卢植说道。
刘备愣住了,就在去年秋天他还拜访过曹操,那时候明明已经劝说对方留下了啊。
“他一上任就罢免了手下九成的官吏,然后励精图治,将济南国治理得没人敢于作乱,可是他做得越好,就越挡别人的财路。”卢植叹息着摇了摇头,对曹操报以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