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连名字也没留下来的造反农民,在生命最后一刻高声唱出的歌谣。
刘备跟在皇甫嵩身后,听到他口中的童谣,顺口便接了下来,“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
皇甫嵩回过头来看着夕阳照耀下似笑非笑的刘备,“玄德你是卢子干的学生,想必对这时局也有看法,如今左右无人,不妨说来听听。”
“没什么看法,大人想听到的无非就是清除阉竖,举荐贤良,整顿吏治罢了,这些道理说的人懂,听的人也懂,不说也罢。”刘备摇摇头,准备走开。
“听你的意思,天下不稳还有别的原因?”皇甫嵩双眼眯起,若有所思。
刘备长长舒了一口气,“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
皇甫嵩沉默了,他虽然出身将门,可自幼饱读诗书,可谓学富五车,自然知道这话从何而来,当然也知道刘备说的是什么意思,那是一桩百多年前的旧事了。
想当初光武帝刘秀自草莽出身,短短几年间平定天下中兴汉室建立东汉政权,依靠的就是地方豪强的大力支持,可是当刘秀在开国后颁布了《度田令》想要统计天下的人口,土地数量来作为征税的依据之时,却受到了权贵集团的集体反对。
度田的官员有的惧怕地方豪强,有的干脆就是豪强,因而这个度田令从颁布的那一天起,就被官员们用来袒护优饶豪强。豪强动不得,那就只有动一动百姓了,种种倒行逆施层出不穷,使得百姓怨声载道。
最夸张的就是陈留地方,当地官员不知是失误还是有意为之,在上奏给皇帝的吏椟中居然夹了张帛书,上面写着“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这样的字句。
刘秀看到这没头没脑的话语之后不解其意,而当时站在他身后的太子刘阳却瞬间懂了,他告诉自己的父亲:河南位处天子脚下,此处的豪强现在多为朝廷高官;南阳是刘秀的家乡和起兵之地,此处豪强多为皇帝亲近之人。
至于可问不可问是什么意思,那就不用太子细说了,刘秀马上反应过来自己颁布的政令被人从中作怪,顿时龙颜大怒,决心用人头和鲜血来捍卫自己的权威,于是这位光武帝一口气杀了十余名郡县官吏,理由是“度田不实”,意图震慑豪强。
但是,刘秀根本没有想到,他原本的支持者们此时纷纷亮出了自己的爪牙,根据史书记载,各郡国的盗匪处处并起,攻击并洗劫朝廷治所,杀害地方长官,等到军队征讨到那里的时候就消失无踪,而军队一走马上继续出现,这种情况在北方最为普遍,而青、徐、幽、冀四州尤其严重。
明明知道那些所谓的“盗匪”是什么人,也明明知道是谁在幕后向自己示威,可是刘秀环顾四周,却突然失去了维护正义的勇气和动力,那些世家豪强可是东汉朝廷统治的基础,动不得了。
皇帝和豪强之间彼此心知肚明的斗争最终以皇帝的妥协而告终,《度田令》不了了之,也奠定下了东汉近二百年的政治基调。
从此,皇权失去了对抗豪强的勇气,百姓失去了政权的庇护,成为他人案板上的鱼肉。
但是,有些人不愿意乖乖躺下等死,而他们为自己呐喊的唯一途径,就是起义。
刘备看着沉默不语的皇甫嵩,告了声罪便自己走回军营,皇甫嵩则是独自站立在奔腾的黄河岸边,最终无力地垂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