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十四年九月初六,郕王以皇太后诏书即皇帝位。
登极仪为嘉礼之首,是最隆重的礼仪,虽然仓促继位,但为了安定人心,还是严格按照祖制进行。
百官行礼毕,颁发了登基诏书,洋洋数千言,也是一份安民告示,宣布了各种安民政策;同时,分遣内官遍告诸王宗室。
忙完这些,郕王,不对,景泰皇帝终于舒了一口气,抬头看天,景泰,希望真的能景象繁荣、国泰民安吧。
历史上,景泰皇帝因皇兄太上皇复位被剥夺皇帝身份,降为郕王,追谥戾;后来侄子宪宗继位,承认了他的帝位,但没有庙号,直到南明安宗上庙号代宗。
太上皇的替代品、过渡者而已。
但这次不同。
照说今天应该是人生巅峰,但景帝没有回后宫——那里住的都是他哥的后妃,也没有回郕王府,只是给孙太后、吴太妃请了安,就还是回清宁宫歇息了。
清宁宫也就是后来所称的慈庆宫,位于东华门内三座门迤北,是专供年幼皇子居住的地方;历史上孝宗年间,太皇太后周氏也曾经在这里住过,因为房子被火烧了,老太太大发雷霆,怪罪孝宗宠幸的大太监李广,逼得李广畏罪自杀。后来又重建为端本宫,有端敬殿、撷芳殿等建筑;清朝改建为南三所,给成年皇子居住。
既然是给皇子居住的,自然少不了故事。历史上最耸人听闻的就是梃击案。万历末年,民夫张差手持枣木棍,闯入东华门,直奔皇太子居住的慈庆宫,打伤内侍李銮,企图行刺皇太子朱常洛,也就是后来的光宗。
景帝自然不知道这些,他很累,回宫就沉沉的睡下。
王妃汪舜华则将熟睡的女儿交给奶娘带去休息,独自站到露台上,看着满天星斗。
前路漫漫,且行且珍惜。
第二天,除了进行人事调整、加强紫荆关守备、减免四川等地赋税,最重要的就是王振余党的处理。他的家产已经抄没,家人260余口也全部下狱,另外还有党羽的家属。
刑部上奏:“奸恶王振同居异姓之人,皆当斩。”
景帝点头同意了,王振九族,不分老幼,一律处斩;其党羽王长随、杨进忠同样株连九族;其他马顺等人,男子斩首,妇女给付功臣之家为奴;其家人阍者宥死,杖一百发戍边卫。
他咬着牙,自己唯一的儿子,还是嫡长子,当仁不让的太子人选,居然让王长随等人这样谋害了!
杀子之仇,不共戴天,也就别怪他下狠手了。
九月初八,接到兵部的告急文书:“达贼三万余人入境,攻破驿堡屯庄八十处,虏去官员军旗男妇一万三千二百八十余口,马六千余匹,牛羊二万余只,盔甲二千余副。失机之罪,虽在赦前,亦难容恕。”
景帝闭了眼睛,皇兄亲率大军都打成那个鬼样子,他又怎么好意思再追究边将的责任?下令免死,罚俸半年;其他镇远侯顾兴祖等,都要起复,戴罪立功。
只是对此前弃城不守的万全都司都指挥佥事黄宁等人,就没那么好脾气了,别去南海子种菜,直接砍头。
九月初九,重阳节,这种时候,就别赐宴了,大家都没有心情;只是下令升郕王府左长史仪铭为礼部左侍郎,世子的后事正在有条不紊的办理,棺椁现在陈放王府正堂,坟茔只等工部找地方了;王妃今早也已经带着郡主和孙、杭二妃进宫了。
景帝的眼睛暗了暗,旋即点头,又开始忙别的事了。
赵王瞻塙上奏,请求领军,舍死捕贼,迎回上皇。只有写信安慰劝止。
然后就是人事、军马等各方面的安排,另外还要处理镇守大同太监郭敬。他素与王振交好,并向瓦剌走私兵器;宋瑛等阳和之败,又是因为他专制所致。当时太上皇至大同,百官劾敬失机,振诈传圣旨不问。此前郭敬家已籍没,敬潜回京,被捉拿归案,当凌迟处死。
没什么可说的,准了。
忙完这些,景帝这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清宁宫。
宫人得报,早早地来迎,为首的自然是王妃汪舜华。
她昨天就进宫了。安顿好已经晚上,却一直没见景帝回宫。她对这里还是有点好奇的,毕竟三大案太有名,当时就觉得历史比小说还精彩,反正她实在想象不出派个农夫拿着木棍去打死皇太子的主意。你就算不会玩宫斗逼皇帝废后自己上位来个子以母贵;也不会玩政治,到处找太子的茬让群臣拥护废储;也不请武林高手,好歹也买通宫人弄点毒药之类的高级装备,结果憋出这么个办法。
真是来搞笑的。
然而现在她笑不出来。
这么些日子不见,两人静静地看着对方,都有点恍若隔世的感受。
景帝打破了沉默:“德音,你来了?”
汪舜华点头:“妾来了。”
“来了就好。”
景帝把她拢进怀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