喃喃自语:“唱!唱!唱!几句词一天到晚唱不够简直!贱婆娘还打算再次登台不成?”
牢骚完,他踏上台阶,高叫一声:“开门!”
“大人回来了!”几个奴才忙打开两扇厚重的朱漆大门,迎接主子回家。
季桓之绕过影壁,到院子里就瞧见正妻寇小罗正摆着身段,教几个少年唱《牡丹亭》——这是她前年收的徒弟,一个个斗大的字不识一筐,还要学昆曲,除了口传心授,似乎也没什么别的办法。
而走廊栏杆上还坐着一个十五六岁涂着鼻头一块粉面的小后生,跷着二郎腿吹奏竹笛,给寇小罗伴奏。
季桓之眉头更是紧锁,本能地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老婆来。
直到那小后生停下吹奏,喊了声“爹”,他的怀疑才顿如雪消。
看来自己不光做贼心虚,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但为了顾全自己根本就没有丢但心理上丢了的面子,季桓之仍要摆出道德尊严的面孔教训他:“不好好读书,在这儿瞎倒腾什么?”
少年委屈道:“明天旬休,再说孩儿已经把先生交代的功课都做完了。”
“做完了吗?”季桓之扭过脸看向寇小罗。
“做完了,我都检查过了,你就安好你的心吧!”寇小罗一脸的嗔意。十几年过去了,她的容貌已不似当年清秀动人,唯有这带着些许杀气的一嗔,从未变过。
“那吹笛子就吹笛子,脸上抹的这叫什么?”
“扮丑角呀。”寇小罗说。
“丑角?”季桓之叫道:“我堂堂锦衣卫指挥同知的儿子,怎么能扮丑角?”
寇小罗好气又好笑,竖起一根大拇指示意道:“丑角可是这个!坐衣帽箱的。我跟你说多少回了,你到底懂不懂啊?”
“噢——嗯,我知道啊,”季桓之恍然大悟,自己是露怯了,但他仍要挽回颜面:“你说话就说话,一口一个‘你’地称呼我,到底有没有把我放在眼里?”
“没有啊。”
“啊!”
“当然是放在心里敬重的呀。”寇小罗还在胸前摆着唱戏的手势,伸着脖子,似笑似怒地说。
“好了好了,”季桓之问:“饭做好了没有?我在衙门里坐了一天,累死我了。”
“我们吃过了,”他儿子告诉他,“厨房里有剩的,您自己热一热——是我娘叫我们先吃的。”
季桓之简直窝了一肚子火,但为了家庭和谐,就姑且忍了,自己一个人生火热菜,吃完了残羹剩饭,就去书房了。在书房里,他一面踱步,一面苦苦思索。
“万历三十九年,”他 说 ,“大约在朝臣批斗顾宪成,东林党刚刚进入朝廷不久的时候,我接到过朱后山大哥的一封信。是在什么地方收到的呢?想一想……啊!我记起来了,是在去无锡调查东林书院的时候……他对我说了些什么?他说他离开了沈阳,去了另一处定居,是的,正是这样,不过去了哪儿呢?记不起来了。这样,不必再想朱大哥了。好……来想想二哥熊广泰。我曾经收到过他一封信,他邀请我去江夏看看他的豪宅,不巧的是当时我的父亲去世,我留职回家守孝,我无法应邀了。对,来找找这封信,它也许和我爹留给我的地契房契在一块儿。”
季桓之打开一只放在房间角落里的旧箱子——那口祖传的廉价皮木箱,里面装满了关于他的家业的契约。翻了一通后,他面露喜色,因为他认出了熊广泰写得大大的字迹。
季桓之并不喜欢再读这封信,他早就知道信里写些什么,他急匆匆地看地址。
地址是江夏一豪宅。
熊二哥忘记提供其他的情况。他太狂妄自大,还以为天下人都会知道他的住所。
季桓之发自肺腑地说了两个字:“我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