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珉抿嘴一笑,向着他催促道:“那你便回去好好陪绣玉休息吧,今夜不比寻常,你可不能冷落她。”
楚安经萧珉给他摔了个跟头,冷汗直流,一开始的绮思遐想,早已经飞到九天云外,勉强笑道:“公主说的是,我这便回去陪她,公主不用挂心。”
他便告辞出去,回到绣玉房内,绣玉见他归来,最初是喜出望外,看他灰头土脸的神色后,心中却猜出一二,虽然不便询问,面上作笑,却不由得更加恼恨。
尽管楚安最后和她共度一夜,因为中间种种插曲,绣玉早已没有最初的甜蜜,反倒更加嫉恨,只是她极有城府,表面上仍然是温柔软语地伺候楚安,却冷冷的将那种仇恨埋在心底,只图日后再算。
——————
万里晴空,一碧如洗,微微几朵白云在天上慢悠悠地飘荡着,晴朗透彻的天气映衬得稷山兵营格外威严有气势,微风带来一丝凉意,从宽广的校场旁排队等候的考生身边掠过,使得他们不至于因为漫长的等待太过烦躁紧张。
高高的校场看台上,三名清俊的公子坐在武举主考官大将军刘云陶身旁,一律纤尘不染的雪白衣衫,倾倒众生的浊世翩翩佳公子模样,正是前来观看的萧珉、天心白和萧珉的侍女琼章三人。
琼章看着校场上的准备初选的考生排起长龙一样的队伍,一吐舌头说道:“公主,这武举的考生可真多。”
萧珉轻轻一笑。
天心白在一旁说道:“这两日上街,到处都可以看见来参加科考的武生,南腔北调,不只来自楚国,也有很多来自其他国家。”
刘云陶听着众人话语,微笑着解释道:“这次科考的报考者的确各国都有,能吸引他们来的原因主要是公主主持的楚都书院向朝廷举荐掘了很多其他国家的人才,被大王委以重任。楚王求才若渴,重用人才的名声四处传播,所以当人们听说楚国武考不局限在楚国人时,才会有这么高的热情。”
他边说着,边看了萧珉一眼,继续道:“武举的整体设想都是楚安世子提出的,十分周到细致,楚王让我等几人修改,竟然找不出能够改进完善之处,实在是令人佩服。”
他虽然说是楚安提出的这个奏折,却十分清楚背后的操刀人是萧珉,此时流露的佩服之意也有奉承的嫌疑。
他是楚王钦命的武官,本来不甚参与楚泰楚安的王储之争。对楚泰楚安并有多少接触,也尽量一视同仁。
而此刻楚泰一派大多受傅鸿运一案牵连被捕入狱,楚安几个奏折连续获批,王储之位不断向楚安倾斜,刘云陶的心里也起了一点变化。他和萧珉在兴化草原出兵时相处了一段时间,萧珉不着痕迹地笼络,刘云陶心中早已察觉,而萧珉表现出来的智勇仁爱也让他十分佩服,不由得起了投靠之心。
刘云陶一边夸奖楚安,一边查看萧珉神色,萧珉微一点头,说道:“世子常常说,他在朝廷理事经验尚浅,还需要刘将军这样有才能的人多多点拨才行。”
刘云陶听她如此回答,心照不宣,当即恭敬地说:“云陶一介武夫,才疏学浅,能有为世子和公主效力之时,一定会不遗余力。”
萧珉心中一动,明白他话中深意,不由得喜悦地看着他,向着刘云陶轻声道谢。
天心白一见两人神色,知道借着武举初选相会之机,两人三言两语便不经意地达成了合作协议,刘云陶已经正式加入楚安的阵营。
她知道这个话题不用继续进行下去,出声询问道:“刘将军,不知道本次参加科考的考生有多少人?”
刘云陶略一回忆,答道:“准时来登记的考生有五千九百三十名。”
天心白略一点头,这次武举报考果然人数众多,说道:“听说,复选名额五十人,直接参选已占十名,殿试终选十人,如此说来初选已经不止百里挑一了。”
刘云陶轻轻点头,面带得意之色,说道:“为国家选拔良才理当如此,披沙拣金,人数越多,越有机会选出贤才。这次初选的文试和武试分别进行,然后各录取前面二十名,若有重合的,便补录所缺人数。考生在初选时,可以任选一样,也可以分别参加。”
天心白笑着说道:“这个方法好,简单方便,不易作弊,也能挑选出真正的人才。”
刘云陶点头赞成:“这也是世子奏折中建议的录取方法。”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