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息的机会。但继位后的朱允炆很快露出心狠手辣的一面,为了削藩,不惜劝说藩王的儿子诬告自己的父亲,手段残酷,湘王朱柏被迫全家自焚后,还给他上了一个“戾”的恶谥。他怎么会对造反的朱棣法外开恩呢?
根据后人的分析,建文帝的真正意思应当是,朱棣不能由我来亲自诛杀,因此朱棣可以死在战场上,可以自杀,但不能俘虏后押回南京,由朕亲自下令处决。大将们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因此朱棣并没有因为建文帝的命令,而像赵子龙一样在战场上七进七出,反而多次差点阵亡。先锋大将平安曾经冲进燕军阵中,以马槊攻击朱棣,险些刺中;都督瞿能追杀朱棣,也是险些用大刀砍中,瞿能儿子瞿郁一箭射中朱棣头盔;济南守将铁铉诈降,用千斤闸将朱棣困在瓮城中,再命弩手齐射,要不是卫士拼死保护,朱棣已经被射成刺猬。
可惜建文帝手下虽有众多名将,也打了不少胜仗,却因为不能彻底歼灭朱棣,而把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了李景隆。李景隆是明朝开国大将李文忠的儿子,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只有他一个人把“毋使朕有杀叔父名”这条命令当真了,下令不得伤害燕王朱棣。从此朱棣开始有如神助,甚至率领十多名骑兵窥探李景隆大营,被发现后也无人敢攻击,大军目送朱棣离开,连一个放箭的都没有(诸将皆以帝有诏,毋使朕负杀叔父名,仓卒相顾愕眙,不敢发一矢)。
有了护身符的朱棣轻易击败了李景隆大军,杀到南京城下。面对建文帝使者的责问,这时的李景隆还搬出“毋使朕有杀叔父名”这道圣旨,来为自己的失败辩解,自然很快被撤职,但迷惑的是,建文帝又让他负责南京城的防卫。李景隆权衡一番,认为即使守住城池,也难免被建文帝追责,不如投降燕王,立下大功,还能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于是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迎接燕王大军,建文帝见大势已去,放火焚烧宫殿,从此下落不明。
那就是朝中文武大臣嚷嚷着要讨伐燕王朱棣可以,要踏平燕王府也可以,但绝对不可以刀斧相向,绝对不可以伤害自己的这位叔叔一根毫毛,绝对不可以。
以李景隆为首的大臣,虽说有些懵逼,但在张丹青看来,这一切一切都显得那么幼稚可笑,自己对朝廷的剿抚行动已经不抱多大希望了,安安心心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着燕王朱棣登基称帝吧。
这句“勿使朕有杀叔之名”的原文,出自《明史.恭闵帝本纪》,原句如下:
王以十余骑逼庸营野宿,及明起视,已在围中。乃从容引马,鸣角穿营而去。诸将以天子有诏,毋使负杀叔父名,仓卒相顾愕贻,不敢发一矢。
朱棣带领着数十兵马逼近南军营地,结果被包围,但南军将领因为朱允炆曾经说过不要让自己背负杀害亲叔叔的恶名,所以都不敢下令放箭,射杀朱棣。于是乎,叛贼朱棣从容地从敌军营穿过,毫发无损。
建文帝的这个命令,非常令人费解。在中国古代,君臣身份是排在长幼身份之前的,参考汉高祖刘邦在取得政权后,他的父亲——太上皇刘老太公也要对他行君臣之礼,可见在中国古代儒家的观念中,“忠君”才是第一要位。从小博览群书,聪颖机敏的建文帝朱允炆,肯定很明白这一点。朱允炆发兵,是在燕王朱棣已经确确实实谋反的前提下,因此朱棣此时的身份就是叛贼,而不是皇叔。再者,在对朱棣动手之前,朱允炆已经对很多藩王下手,其中湘王朱柏——建文帝的另一个叔叔,就是被他逼死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原文记载的这种场景下,武将们完全有机会将朱棣活捉,押解到南京接受审判,不一定非要杀死他。但这些武将却一动不敢动,几乎是目送朱棣成功侦查离开,非常违反常识。
所以,朱允炆在这种情况下说出这句话,其真实性存在很大的疑问。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史学作品和文学作品的界限不清,很有可能这句话是着史之人杜撰出来的。
这样说来,朱棣的成功,并不是偶然。
朱棣当时手下的士兵,多是在边境与蒙古军交战厮杀的精锐之兵,同时朱棣本人也积极招募蒙古骑兵加入他的阵营;而南方的军队,多是由军户组成的,因为承平日久,战斗能力已然大大下滑,岂是朱棣部队的对手?更何况,朱棣后来兼并了同是精锐的宁王边军以及蒙古朵颜三卫,实力更是有了巨大提升。要知道,在任何时候,军队的素质都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
将领的素质,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毕竟,军队的数量再多,单兵素质再高,如果没有能够正确领导,那么军队的威力也是发挥不出来的。因此,在军队战斗力不给力的情况下,如果南军能够出现一位合适的将领,那未必就敌不过朱棣。然而,可惜的是,南军不仅军队素质不行,将领也没有几个能用的。南方资历最老的,是老将耿炳文,此人善于防守,然而与燕王的作战,需要的是进攻,能够进攻的将领,或是自然死亡(如常遇春,徐达),或是被朱元璋提前干掉(如蓝玉,冯胜,傅友德),建文帝实在是无人可用。不出预料,耿炳文惨败。唯一能和朱棣掰手腕的徐辉祖,根本得不到重用。
反观朱棣一方,朱棣本人就是一位出色的将领,他的儿子朱高煦更是出色的将才。除此之外,张钰,朱能等人,在后来都证明了是可用之将才。因此,朱棣在将领的质量方面存在着绝对的优势。
最后,谋士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朱允炆身边的三书生,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虽说是熟读儒家经典,且书生意气,善于指点江山,但毕竟都是些政治经验为零的青年才俊,说不好听就是愣头青,他们的建议都是纸上谈兵,从来不去考虑操作的可行性。面对这样的队友,朱允炆自然是在智谋方面完全被碾压。
因此,朱允炆这个愣头青,注定是无法削藩成功。因为他根本不是并经将强,老谋深算的四叔朱棣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