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爵位,必须要有借口,而这个借口,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
例如,朱允炆最先削的周王朱橚,是朱棣的同母弟,在洪武年间,朱橚曾私自离开封地,受到过朱元章的重罚,他被朱允炆治罪,算是“师出有名”。
而本文的主人公朱柏,在洪武年间并没有什么劣迹,这就让朱允炆犯了难。
巧合的是,就在朱允炆想对朱柏下手的时候,有人突然举报湘王朱柏私造假币,这一切,正中朱允炆的下怀。
朱柏的罪行和时机都出现得恰到好处,这一切就像是策划好了一样。
接下来,朱允炆开始动手了,第一个遭殃的是他的五叔朱橚。洪武三十一年八月,在朱元章驾崩不到3个月时,朱允炆突然命李景隆到河南练兵,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了周王朱橚的府邸,拿出圣旨,将周王朱橚贬为庶人。
第二年四月,建文帝又以各种罪名将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废为庶人。
几乎同时,建文帝派兵伪装成商队,直接抵达荆州城下,趁夜包围了湘王府,趁朱柏还未反应过来时,湘王府对外联系的线路已经被完全切断。
当朝廷官员拿出圣旨,宣告朱柏的罪状时,朱柏讽刺道:
“今又将辱于奴婢之人乎?苟求生活吾不能也!”
意思是说,我已经有4位兄长被贬为庶人,今天又要像折辱奴婢一样折辱我吗?我岂能为了生存而放弃自己的尊严。于是,湘王不愿被贬为庶人,他要选择一条极有尊严的结局——自尽。
接下来,湘王朱柏含泪痛饮,和妻妾一一作别,然后放火烧掉湘王府。当熊熊烈火焮天铄地时,朱柏骑着白马,挽着长弓跳入火海。史载:
围王宫,王度事不成,与宫人痛饮泣别,纵火焚其宫……乘白马,执弓跃入火中死。
朱柏自尽时年仅28岁,湘王妃吴氏和其他姬妾宫人,一同殒命。
虽然朱柏只留给建文帝一具烧焦的骸骨,但是,在这骸骨上,似乎保留了朱元章血脉中的那一丝傲人的骨气。
湘王朱柏,举火自焚,他悲壮,但不可怜!
闻弟殇燕王惊惧,扯反旗换了天子,
朱柏死后,建文帝朱允炆长舒一口气,给十二叔一个“戾”的谥号。当年南京皇宫的那个翩翩少年,最终却成了“湘戾王”。
朱允炆或许在得意,然而,他不知道,朱柏之死,给远在千里之外的朱棣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和刺激。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五》记载了黄子澄劝朱允炆削藩时的一句话:
“燕预备久,卒难图。宜先取周,剪燕手足,即燕可图矣。”
意思是,不要先削燕王,应该先削周王,等剪除了这些羽翼,就可以轻而易举拿下燕王了。
换句话说,朱允炆连续削掉周、齐、代、岷、湘五王,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削燕王。而作为朱元章悉心培养的皇子,燕王朱棣焉能看不明白建文帝的心思?
所以,当李景隆带兵冲入周王府邸时,燕王朱棣就已经开始惴惴不安了。当看到齐、代、岷三王被贬为庶人时,朱棣还在犹豫是否和朝廷正面相抗。当十二弟湘王朱柏举火自焚的消息传到北平时,朱棣已经明白,他除了造反,已经无路可走。
换句话说,朱柏举火自焚的消息,就是逼反朱棣的最后一根稻草。朱棣若不造反,以他的能力和骨气,说不定也要步湘王的后尘。
于是,在道衍、张玉、朱能等人的支持下,朱棣开始“不论民心,只信天道”了。接下来,靖难之役爆发,黎民百姓再一次经手战火,历经四年的叔侄相杀,大明王朝换了天子。
朱棣登基后,命人收拾十二弟朱柏的遗骨,为其修建陵园。并且下旨昭告天下,恢复朱柏的名誉,改谥号为“献”。因为朱柏无子,“湘献王”朱柏便成了大明王朝唯一的湘王。
最后,和大家分享孟子对梁惠王说的一段话,孟子说:
“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这段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对梁惠王说:野兽相互残食,人们觉得很讨厌。但是,作为父母官,我们实施的政策若像野兽一样吃人,那我们还配做父母吗?
有很多人说建文帝宽厚善良,但是,作为君主,用最惨烈的方式削藩,逼迫藩王惨死,这样的君主,是好的君主吗?
削藩削权之策,封建社会自古有之。汉武帝为了削藩,实施“推恩令”;赵匡胤为了收回兵权,不惜装醉释义。而朱允炆的削藩,不仅逼死了亲叔叔,还导致连续四年的生灵涂炭。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笔者无意诋毁建文帝,但后来的大多数人认为,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后如此急切且激进的削藩,是他被历史淹没的主要原因。而湘王朱柏,则是最直接的牺牲品。
明太祖朱元章一路攻城略地,开拓疆土,一路开枝散叶,繁衍子嗣。少子有少子的忧愁,多子有多子的烦恼。朱元章前期南征北战,统一河山,后期整治朝政,巩固皇权,将众多儿子分封藩王,共同护佑朱氏江山,奠定了大明三百年基业。
可是,朱元章刚刚闭眼,多子的烦恼便显现了。建文帝朱允炆认为藩王威胁皇权,削藩夺权,势在必行。这些藩王中,朱棣逆袭成功,登基称帝。别的藩王,命运可不那么好了。
湘献王朱柏,母胡妃,太祖第十二子。在削藩运动中,是死的最为惨烈的藩王。
朱柏自幼聪颖,爱好学习,每天读书至深夜。洪武十一年封为藩王,十八年到封地荆州。
朱柏到达封地,文武双修。一方面,朱柏开景元阁,招纳贤才,每日校订经书,志在经国纬邦。一方面研习兵法,骑马习箭,练习刀槊,明史记载“膂力过人,善弓失刀槊,驰马若飞。”
洪武二十四年,朱柏征讨五开蛮,采取内部分化瓦解的办法分裂敌军,创造了平定叛乱后“不戮一人”的奇迹。洪武三十年,同楚王朱桢出兵讨伐古州蛮,筑铜鼓城后撒回。
朱柏喜欢道家文章,自称紫虚子,表现出济世安邦、与人无争的心态,四处寻访道教名士,尤其垂青武当山,分别为张三丰、真武神、王休休道长题写诗词,书法飘逸,诗词表达了其访仙求道、以求解脱的心理。解缙对其诗词评价:“诗歌丰腴,清丽飘飘,有出尘之想,其文亦灿然理顺,造次辄成。”
无奈,世事弄人。建文帝登基,要对各地藩王削夺护卫兵权。此时的朱柏,已经被建文帝认为是潜在的威胁。
历史的旧账又被翻出,《明史》载:“有告柏反者,帝遣使即讯。”原因是,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朱柏扩建王宫,规模和装饰方面超过了规定等级建制,告发其有谋逆之心。朱柏恐惧之极,将王宫改为太晖观。时下,有人告发周王朱橚图谋不轨,牵连到湘王朱柏;审问齐王朱榑谋反桉,朱柏再次被供为同谋。
清朝查继左《罪惟録》云:“朝命将士伪为商旅,藏兵器于舆薪,直造王都,围王宫。王度事不成,与宫人痛饮泣别,纵火焚其宫室美人。乘白马,执弓跃入火中死。”朱柏感到恐惧再度袭来,无以自辩,骑白马,执弓弦,赴火而死,以证清白,时年28岁。
“我向空山寻不见,徒凄然!孤庐空寂大松里,独有老弥松下眠。”这是湘献王朱柏在武当山赞张三丰的诗词。朱柏诗词中迷茫、恐惧、孤独的心情,从他飞蛾扑火、羽化成仙那一刻,终于得以解脱。
朱柏惨烈之死,震撼了朱允炆,减慢了削藩步伐,间接帮助燕王朱棣赢得缓冲时间,从而影响了明朝历史的走向。
有着这样的认知,再眼睁睁地看到李景隆率兵包围整个湘王府之后,把湘王朱柏活活逼死的罪名,张丹青可不想白白的背上!
整个人义愤填膺的拦在了湘王府门口,对李景隆怒目而向:“曹国公,且恕张某直言,湘王贵为先帝之子,历年来可从来不缺乏朝廷的赏赐和厚禄,说他伪造大明宝钞,实在是让人难以信服,而湘王性格刚烈,往往宁折不弯!
曹国公如此大众干戈的率兵包围王府,若是逼得急了,让这位年轻气盛的湘王殿下做出什么不可预料之事,只怕你我担当不起这个责任啊,还请曹国公三思。”
看着平日里,在削藩行动中向来消极而从来不出力的张丹青,曹国公李景隆多少有些怒火中烧,心里的怒火再也按耐不住了,你要消极怠工混功劳,我倒也懒得和你计较,可眼下我要立下新的一桩功劳了,你却突然跳出来和我唱反调,当着这么多将士的面和我难堪,实在是有些是可忍而孰不可忍!
顿时便大怒的指着张丹青破口大骂说道:“某自奉陛下甚至削藩以来,屡立功勋,出力甚多,那像你这个酸秀才只知道在一边呱噪和上蹿下跳,如今这个湘王府我是削定了,更何况湘王殿下伪造宝钞的证据确凿,你若再敢阻拦,定然以同罪论处!”
说完朝着身边的将士们,狠狠的看了一眼,愤怒的大声呵斥说道:
“你们一个个都傻了是吗?快把这位烦人的张大人给我拖开,莫要耽误了本国公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