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68.第268章 满城风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提醒的水师问题。

    他派人前往松江府打探消息,不过却并没有打探到什么不对劲的事情。

    时间一点点过去,直到初七黄昏时刻,扬州城的局势才发生了一丝变化。

    俞通渊与平安等人经过多日的长途跋涉,总算赶在初七的黄昏时分抵达了扬州府北面二十里的昭伯镇。

    担心人困马乏的俞通渊下令全军休整,而渤海的塘骑也将他们到来的消息传回给了营盘。

    朱高煦对他们的到来不以为意,毕竟他早就想过俞通渊和平安会轻骑南下,只是他并不把这上万骑兵放在眼里。      顶多还有五六天,他就能包围京城,截断朱允炆的所有出路,他没有必要着急和俞通渊、平安交手。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死守营盘,然后在包围京城的同时渡江而去。

    “这渤海庶人,见我们来了也没什么动静,看样子是没把我们放在眼里。”

    昭伯镇内,当俞通渊得知南边的朱高煦对他们的到来熟视无睹时,他当即便被气笑了。

    想他俞通渊南征北战一生,还从未遭遇亲率骑兵上万而被人无视的情况,更何况朱高煦麾下兵马只有四万,而他仅骑兵就一万。

    “爹,明日我们要大军南下吗?”

    站在俞通渊下首位的一名高大将领询问,这是俞通渊的次子俞靖。

    在俞通渊一家没有被蓝玉牵连的时候,俞靖也是名震三军的勇将。

    “先等平都督去扬州打探打探消息,熟悉这渤海庶人的用兵方法再决定如何对付他。”

    俞通渊轻抚长须,虽然对朱高煦看不上他很气恼,但对于怎么对付朱高煦,他还是十分清楚的。

    他与朱高煦未曾交过手,但是从吴高、刘真、耿瓛等人的节节败退来看,朱高煦决不是好相与的对手。

    他南下路上,吴高与他说过朱高煦的用兵方法和缺点,可俞通渊不以为意。

    他很清楚,朱高煦这个年纪正是学习兵法最快的年纪。

    吴高既然诈退过一次,并且被朱高煦察觉,那朱高煦肯定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因此朱高煦在之前所表现的所有用兵方法都得推翻。

    “将大军分为三队,每队轮班着甲备敌,塘骑放出二十里远,小心渤海庶人夜袭。”

    俞通渊交代了俞靖一句,转身便去院内休息去了。

    如今的淮东之地,百余万百姓早早奔逃,许多经过元末的老人很清楚要逃去哪里,因此他们纷纷避开有水驿、驿站、驿道的地方,跑去偏远的乡下躲避。

    如此一来,倒是让南军、渤海军在补给辎重上都十分困难。

    自黄河夺淮入海,两淮之地土地荒芜贫瘠,百姓流离失所,农业欠缺。

    其中,洪武二十四年,黄河决阳武黑阳山,一分为二,南支走开封城东南下,夺颍河,从阜阳入淮河,北支往东北流,在东平汇入大清河,走济南入海。

    黄河的这种操作让朱元璋好不容易恢复的江淮农业再次遭到破坏,因此朱元璋花费大力气开始填塞北支,让黄河全支改借颍河夺淮入海。

    至于后世人所说的,朱元璋不让黄河北流是因为祖陵问题,那不过是一个谣传罢了。

    凤阳皇陵、祖陵、中都都在淮河边上,真要是不想让这儿出事,那朱元璋应该极力避免黄河夺淮才是。

    他之所以不能容忍黄河北流,恰恰是因为有北宋三易回河导致河北糜烂的前车之鉴。

    要是真的让黄河南流断绝,全线北流入海,那黄河很容易在再泛滥的时候把山东、河北南部、河南北部搞成黄泛区,这样北平就成了孤悬。

    万一蒙古趁机反攻,北平、大宁正当敌冲却背水而战,物资给养都无法供应。

    眼下距离洪武二十四年不过才过去九年,两淮之地的农业还未能从上次的黄泛之中恢复,因此李景隆的二十万大军几乎占据了运河水次仓的所有储备。

    面对扬州、昭伯镇的七万明军补给,建文朝廷只能从江南不断运输物资北上。

    这样的做法,进一步加剧了江南物价飞涨,朱允炆不得已只能继续发放宝钞来维持大军军饷。

    “娘地,又是宝钞1

    应天府朝阳门,当最新一个月的军饷以宝钞形式发放时,驻守此地的兵卒们立马就发起了牢骚。

    “李千户,朝廷已经发了两个月宝钞了,这宝钞现在一贯连七十斤米都买不了,什么时候我们上直沦落的连屯兵都不如了?”

    朝阳门甬道内,几名二十出头的兵卒询问穿着千户官甲胄的李忠,李忠闻言也擦了擦额头的汗:

    “伱们以为我想要宝钞啊,我每次都让都督府发粮食和钱,可都督府说现在北边战事物资紧缺,只有宝钞给我们。”

    他与四周的弟兄们解释着,可四周的兵卒闻言却一味咒骂:“辛苦当一个月差,军饷连一石米都没有,还得借钱过日子。”

    “这群文官给自己减免赋税,对我们就用宝钞来糊弄,真该死1

    “我们还算好的,听说长江水师和平倭水师的弟兄,连抚恤发的都是宝钞。”

    “娘地,这么缺德?”

    朱允炆擅发宝钞的举动让应天守军十分不满,他们可不会理会什么朝廷困难,他们只知道继续这样下去,他们家里都揭不开锅了。

    “好好巡逻吧。”李忠听着麾下弟兄们这么说,只能无奈叹了一口气。

    倒是在他安抚了自家弟兄没多久,另一名千户官带着十几个弟兄来到了朝阳门。

    “李忠!你们今天拿的是铜钱还是宝钞?”

    当熟悉的声音响起,李忠回头后果然看到了同为千户官的张广。

    “自然是宝钞,下面的弟兄没少抱怨。”

    李忠叹了一口气,张广闻言也咒骂:“娘地,我刚才在定淮门看着西南运来了三十艘满载铜钱的船,朝廷明明有铜钱,却还给我们发宝钞。”

    “你看错了吧?”李忠愕然:“不是说西南在叛乱吗?”

    “那也只是一处叛乱,又不是所有地方都叛乱。”张广咒骂道:

    “我看这次就是那群文臣不舍得把铜钱发我们,所以采用宝钞来搪塞我们。”

    “听说许多人都去都督府询问了,我来问你就是问问你去不去?”

    “去1李忠不假思索,如果朝廷真的有铜钱而不给他们发,那他自然要去闹一闹。

    “走1张广一摆手,当即便带着李忠向着五军都督府走去。

    类似这样的情况,不断在此刻的京城各处城门上演,与此同时,担任右军都督府左都督的徐增寿也成为了被问责的人。

    只是一上午,他便在魏国公府接待了不下三十名武官。

    好不容易安抚了众人,徐增寿还没来得及休息,便听到有故人来寻他。

    “让他进来吧。”

    徐增寿擦了擦自己额头上的汗珠,还以为又是来问俸禄的武官们,却不想来人是一个他并不熟悉的人。

    “你是……”

    徐增寿皱眉看着眼前之人,那人闻言却笑着作揖:“锦衣卫扬州府千户官胡纶,奉我家主人之命,来给左都督送信。”

    胡纶作揖回礼,同时拿出了一封书信。

    不过在递出书信的时候,他还提醒了一嘴徐增寿:“左都督,这信中内容看完最好焚毁。”

    “……”听着胡纶如此说,徐增寿略皱眉头,接过信后将其打开,一目十行的将信中内容看完后,他立马合上了书信。

    “你家主人还说什么了?”

    徐增寿目光凝重,胡纶也笑道:“我家主人说,希望左都督好好保全自己,近段时间不要再与北边诸将联系,只要按照信中所写的去操办就足够。”

    徐增寿略皱眉头,胡纶送来的信件,毫无疑问是朱高煦的亲笔信。

    心中,朱高煦亲笔所写京城被破就在这几日,因此朱高煦希望自己不要与朱棣继续来信,以免被人抓到把柄,而是静静等待自己兵临京城。

    对于朱高煦知道自己与朱棣来信的事情徐增寿并不觉得奇怪,他唯一好奇的就是朱高煦准备如何渡过长江。

    长江天险可不是单纯的好听,如果没有水师……

    徐增寿忽然愣住,因为他想到了近几天没有了动静的长江口水战。

    “难不成高煦把陈瑄和杨俅招降了?”

    徐增寿不傻,陈瑄被人弹劾的事情他也听到,并且还为陈瑄上疏辩护。

    加上杨俅本来就是得朱高煦举荐才得以统帅平倭水师,如果说朱高煦要招降二人,也不是不可能。

    这信若是出自旁人,徐增寿兴许还不会信,可出自朱高煦的话,就由不得他不相信了。

    “事情我知道了,你告诉你家主人,我亲自统辖神策门、金川门。”

    徐增寿人在府中,倒也不怕消息走漏,胡纶闻言作揖:“那卑职便告退了。”

    “嗯……”徐增寿亲眼看着胡纶离开,待他走后才将手中信件焚毁。

    只是看着那燃烧的信件,徐增寿突然想到了他那姐夫。

    “这对父子,恐怕有得闹了……”

    身体还没好,还在发烧,不过打了退烧针好多了,就是思绪有点慢,打字不快。

    今天的二更估计在下午五点左右能顺利更新。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