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机抬高物价,不过如此大量的用度,也让豪商们大赚特赚。
与大宋高效的行动相比,大明这边就显得臃肿过度,什么事情都是慢悠悠,很多救灾物资依旧处于半路上,而等到这边发现难民的流失时,却已经是过了十天。
当然,即便是发现了动静,但这里的官府并没有及时上报,而是将信息又压下了几天,对于这些地方官来说,难民的减少,能够减轻他们的压力。
而且事情牵扯到了大宋,那就不是地方官府能够处理的事情,到头来,这个锅可以扔给守边的军户,以及那些无孔不入的锦衣卫。
因此,在消息传到大明皇宫之时,大宋这边已经收纳了将近二十万的难民,这几乎已经达到了极限。
这个年代的人乡土情怀都很重,若不是逼不得已,没人愿意离开祖祖辈辈的家乡,因此哪怕是受灾,能够坚持的人,都不会随波逐流。
这也是大宋在收纳二十万人之后,这一次的行动也逐渐开始收尾,等到隆庆这边收到消息之后,却发现对方已经拍拍屁股走人了。
“你们锦衣卫是怎么办事的,这么久了才汇报上来?”拿着手中的奏折,隆庆皱着眉头说道。
隆庆性子宽厚,平时很少动怒,即便是此次事情如此怠慢,他也是提高了一点声调,并没有破口大骂。
即便如此,身为锦衣卫使的朱希忠还是被吓得趴在地上,惶恐地说道:“陛下,风灾肆孽,很多场合都已经被毁坏,锦衣卫分部亦是不能幸免,因此收集情报的工作也耽搁了下来。”
“小小风灾就能令锦衣卫瘫痪,朕要你们何用?”隆庆严声说道,奏折亦是直接拍在了桌案上。
“微臣办事不力,请陛下责罚。”朱希忠不住地磕头着,没一会儿便已经满脸鲜血。
隆庆没有说话,就这么看着底下的人磕头,浑厚的表面,隐藏着的是一颗冰冷的帝王之心。
几分钟后,眼看朱希忠的头已经磕肿了,并且流了一地的鲜血,隆庆这才说道:“此次过失先记下,务必将锦衣卫进行整顿,若是再犯,你也不用再来见我了。”
“谢陛下隆恩,微臣必定严加整顿。”朱希忠赶紧谢恩,顶着有些晕乎乎的脑袋,晃悠悠地离开。
“给徐阁老传话,必须严加看守南部海疆,不得再出现此等外逃现象,另外给大宋传话,责问其拐带我大明子民目的何在。”等到朱希忠离去之后,隆庆才对一旁的太监说道。
“奴才这就去传话。”太监立即应诺道,躬着身子小步走出宫殿。
大明边疆的军队很快就有了动静,直接封锁与夷洲隔海相望的海疆,而难民们也陆续收到接济,并缓缓返回原住地。
在大量难民被大宋给收纳之后,大明这边的压力也减缓了很多,因此救助起来也比往年要快速,一切事宜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
与此同时,大明也派出了使团,专门与大宋商谈此次难民事件,对于这样的事情,大宋向来都处理的很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