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丰听到这话,顿时明白大侄子的心思,当下说到:大侄子,你还真想跟你叔比试一下呀?
不敢不敢,就闲聊而已,我怎么敢和叔你比试呢,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呐,杨禹先是把头摇的根拨浪鼓一样,然后又谄媚的说道。
我也就钓了1条而已,现在鱼还没有聚集过来,所以没办法大频率,而且上游我们还做了二十多个芦苇窝,对我这边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问题不大,只要能钓上鱼就行。
对了,你钓的鱼都算你的,你算好几条,卖了还继续给你钱,大侄子,你要加油呐,杨永丰笑呵呵的鼓励到。
杨禹一听他钓的鱼都归他,心里暗暗高兴,但是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
叔,那我继续巡逻去了,我们争取今天爆护哈,也有说完就忘右边走去,去检查芦苇窝子了。
从第一根芦苇开始检查,第一根芦苇窝子距离杨永丰的钓点大概200米左右,走过去一看没动静,芦苇叶都是完好无损的。
于是第二根,第三根都没有动。
杨禹心里也明白,不可能都有动静,那不要发财呀,这一会儿芦苇钓法已经上了2条鱼了,这才40分钟左右。
如果按照这个进度,现在是早上8点钟,钓到下午5点钟吧,还有9个小时,就算1个小时两条,那也有18条,加上之前的2条那就是一共20条。
假设每条鱼5斤吧,那就是100斤,一斤草鱼怎么也要5块钱一斤,说不定能卖到5.5元到6元呢,那就是500至600块钱呐。
叔不会比我钓的少,最少也能钓30条左右,一条5斤的话那就是150斤,也能卖750至900块钱,两个人一天最高可以卖1500块钱,想想就让人激动呐,干劲十足,一点也不觉得气馁。
于是继续往前走去,走到第四根芦苇窝子的时候,发现芦苇叶子已经被吃了了6片了,而且整根芦苇杆在动,杨禹立马慢慢退出去,往杆子和抄网的方向走去,走了20米之后就开始跑了。
人就是这样的,如果你心情不好,很烦躁,那么做什么都不顺,如果心情好了,做什么时候都是那么顺心,就是这么奇怪。
走到第7根芦苇窝子旁拿起鱼竿和抄网就往第4根芦苇窝子走,继续摘了半根芦苇叶子穿好,小心翼翼的走进芦苇地,抛竿再芦苇杆子的右边,水流往左边的下游流动,浮漂被流水带动往左漂,但是被芦苇杆上的芦苇叶卡着,露出3目。
杨禹开始屏息凝神的等待着,不到2分钟时间,浮漂开始摇晃,杨禹明白这是鱼在浮漂下方游动带出的水流推动浮漂摇晃,但这是鱼咬钩的前兆。
于是杨禹双手握竿,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浮漂,果然不到1分钟就看到浮漂开始下顿一目,然后黑票,杨禹立马抬杆刺鱼,鱼竿很轻松就被抬起,紧接着啪一下,一条银白色的草鱼尾巴拍打着水面,往外冲去。
鱼钩上面的芦苇叶还在,显然是打空了,然后这条鱼也跑了,显然是被惊到了。
杨禹第一时间刺鱼就是为了印证杨永丰刚刚说的那番话,第一个黑票可能是鱼的试探性吃口,有一定的概率打不中,心里倒数321三个数,如果继续黑票,那就说明肯定吃死口了,这个时候就必须果断打。
如果是黑票不到2秒钟浮漂又浮出来的,十有八九就是试探性吃口,这个时候就要放口,等待下一次的黑漂,只要下一次黑漂的话必然是死口,只要刺鱼,那就是必中的。
果然药听叔叔的话呐,姜还是老的辣,这算是经验和教训,吃一堑长一智特别适合形容现在的杨禹。
但是杨禹丝毫没有因为跑鱼而泄气或者骂骂咧咧,刚刚直接黑漂刺鱼本来就是一种验证,自由亲自验证过,感受才是最深刻的,听别人说的没有太大感触。
纸上谈兵的故事杨禹可是看过的,并且杨禹非常认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诗,特别是这首诗的后两句,堪称经典。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所写,是一首教子诗,大概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杨禹经常告诫自己的,刚刚的跑鱼就是再验证,所以没有所谓的天才,只有勤奋才是王道,比如杨禹的学习好是基于每天的提前预习和上课认真听讲,包括喜欢看课外书,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认知。
不管是提前预习和看课外书都是需要花时间在这枯燥的本书上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