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给十四的压力不小,她是十四的亲生母亲,所以十四在几方的联合之下,日子过得很不好受,不管怎么做似乎都能被康熙提前防范。
十四倒是没有察觉到几个哥哥的联手,但是他也觉得奇怪,但是因为德妃的哭诉等,让十四也是自顾不暇,倒是将不少的事情忽略了。
当然四四和老八采取的暗中帮着十四相对分担的主意,在四四想起了德妃这个利器之后,加上他们深思熟虑,认为要是帮着十四,不一定是好事,皇阿玛倒是让他放松了,结果倒好一回来脾气明显上了一层。
如果他们还采取原来的策略,估计就十四发现的可能性很大,要是那样的话,最后他们再跌进去也就成了自找的了。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主动封杀比较好,至于让十四回心转意,就目前十四的架势,也就是德妃去使力吧,别人还是免了。
德妃带着康熙还有好几位阿哥的重任就开始和十四这个儿子交战了,总的来说,不管是十四认为该孝顺呢,还是认为没有办法争斗呢,一句话,德妃还没有败过。
十四已经老老实实的负责事务两个多月了。
德妃对儿子的听话那是非常满意的,这才是自己的儿子,生养都是她,所以十四才能真的孝顺她,至于四四,德妃已经不放在心上了,这个儿子更挂念的是他的养母,而不是她这个亲生的额娘。
期间还是有事情发生的,康熙五十年只过了半年多,也就是在康熙五十年七月的时候,当年的国库收入更是翻了一番,而且电的方面的应用更广了,火车也开始修建了。同时很多使节都来朝贺,种种的加在一起,康熙认为时机基本上到了,康熙决定再开恩科。
本来康熙五十年已经是常例之年了,如果五十一年开恩科,五十二年是康熙六旬大寿,应该还会开恩科,那么加上五十三年的常例,就是连续四年要开考了,真是一件大好的事情。并且五十年没有考取的当中那些留京未归的人,更是觉得他们有先见之明,不然不是很快又要上路吗,现在他们是以逸待劳,而且在京城的机会也不少,他们的时间是根本没有浪费。
当然那些归家的,听到消息,都赶紧的上路前往北京,基本是打定了主意,后面的几年是不回去了,要知道连续几年的考试,这样的机会难得之极呀!怎么样都必须抓住了。
科举方面康熙已经改动了很多,学子们学的也增加了不少,康熙是有连开四年的打算,因为一点,现在大清的变化太大,官员的数目如果只是每三年这样的增加,已经有些跟不上了。
连续四年的科举,考试方面会再做一部分更改,逐渐的变化,同时这样的变化在这四年开考下意见就会少很多,新一代培养的人也能陆续的出仕了。
康熙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本来他已经对科举改动了,要借此进行更深一步的改革。
同时康熙命令自康熙五十一年开始,普免天下钱粮,三年而遍。直隶、奉天、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九省地丁钱粮,察明全免。
同时诸般改革也一起跟上,这样许多顽固分子本来就不能跟康熙作对,现在在大家的一片叫好声中就更加的不可能了。这也就是康熙的打一棒然后给一个甜枣吃。
这些跟十四没有什么关系,他现在正头疼着呢。
德妃让他的很多行动没有办法开展,但是额娘动不动就是掉眼泪,他总不能不孝啊!
所以十四也就只能是忍耐了。
十四是忍耐了,但是不代表别人就会忍耐了。
这个别人是谁呢。
是老十。
也只有老十,才会有所冲动。
你说老十有什么举动,倒是没有别的,就是看十四的样子有些碍眼。
老十想的很简单,“你说你一个大老爷们,虽然不是整天的一副悲伤的面孔,但是行事总是婆婆妈妈的,要真是不想干了,你直接找皇阿玛去说就行了,怎么就是一副苦瓜脸面对世人。”
要知道前世老十和老八还有老九的关系最好,但是和十四也不错。
尤其是雍正死后,老十还能说的上话的就只有十四了。
不过胤t当初的战斗,老十就没有这样的感觉,胤t是屡败屡战,可是十四呢,当然额外的因素多了一点,但是也不能说就这个样子。
没有怎么交战就自暴自弃了,前面一段时间十四的不配合给老十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怪不得不能和老四还有八哥比,就这样的还是大将军王呢。
老十一冲动,打算帮十四一把。
当然老十也是四八行动组的一员,他认为他的相帮最好是让老十四想通,至于其他的还是免了。
要知道,如果老十也帮十四逃离的话,那就是跟老八还有老九作对了,这样的事情老十是不会做的。
老十只是对十四的行为气愤,一点都不痛快,太婆妈了一些。
所以老十打算好好帮十四想点办法。至于怎么帮,虽然他还没有想好,但是车到山前必有路。
老十还没有行动的时候,就被太子叫了过去。
要知道胤i一直在关注着老十,当然最近也加了十四一个。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