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顺逆,看清天下形势,乱世之中为史家找到一条生存广大之路。”
自从巴根台进到大堂,舌战诸史,史秉直一直没有说话,只是捻着胡须静静的倾听。这两个蒙古人慷慨激昂,声势非同小可,说的也都是实在道理。归顺蒙古,未必不是一条出路,总比在这里等死要强。这个时候,他终于开口说话了。他缓缓说道:
“我们汉人都是农夫,你们蒙古都是牧人,风俗不同,想法各异,我怕终究难以相处。即使蒙古灭亡女真人,如果凶终隙末,失了亿万汉人的心,也未必坐的住这中原锦绣江山。到那时,我史家又该如何?世事如海,富贵难求,风波不停。我们归顺了蒙古,就等于上了一条船,谁知道这船是上岸得宝,还是沉在海底啊。”
这老者想的远啊,巴根台心中赞叹,就冲这沉稳的气度,思虑的深远,就不是常人。他对史秉直又高看了几分。他说道:
“我们确实是牧人,生在贫困苦寒之地,和你们不同。我们没有铁,没有茶,没有盐,没有布匹。但是我们有骏马肥羊,有牛群骆驼,有黑貂雪豹,有戈壁熊,有海东青。假使我们用长生天赐给我们的东西和你们平等交换,大家互通有无,怎么就不能平等相处,怎么会有饥饿和战争?又怎么就坐不住中原的天下?
天下的征战痛苦,不是因为农人和牧人不能相处。而是因为阿勒坛汗为了保住女真人的权位富贵,驱使农夫杀牧人,牧人杀农夫。我们都是贫苦百姓,何怨何仇,为什么要为了他女真人的私心,杀个你死我活?
正道公有所不知,蒙古大汗的胸怀象大海一样宽广。在我们蒙古草原什么信仰风俗没有?什么族人没有?扎撒说的清楚,所有的宗教一律平等,也没有哪个宗教有特权。我们有信景教的乃蛮人、克烈人、汪古人,信佛祖的唐兀惕人,还有信真主的回鹘战士。
在我们军营里不仅有我们的萨满,还有各种信仰的僧侣、阿訇、教士,只要不违大汗的法度,一律推诚相待。你想的事情,在蒙古根本不存在。你们敬你们汉人的天地祖宗,我们敬我们的长生天,大家平等相处有何不好?
只有成吉思汗的胸怀,能够化解农夫和牧人千百年来的杀戮战争,这是千年来再稳当不过的大船了,你还能找到更稳当的一条船么?”
史秉直暗暗点头,他环视堂上的族人,都已经沉默不语。看来,他们都是被这个蒙古少年的气度折服了,归顺蒙古怕也是目前最好的出路了。但是,他清乐社一旦起事,会有数万大军,这蒙古可汗真的能容他这个异族豪门么?古往今来,兔死狗烹的典故他听的太多了,他实在是不愿史家落个伍子胥,岳鹏举的下场。
他抬头看了一眼史天倪,没有说话。史天倪是何等精明强干的人,如何不知道父亲的意思。他张口说道:“贵使一席话,我心感动。只是我们初次相见,实在是生疏的紧,这样的大事,岂能一言而决。我们还需要禀明祖母,再行回复你,你看如何?”
巴根台说道:“如果正道公心有疑惑,我愿和和甫大哥结为异性安达,以长辈之礼事你。你且看看,农人和牧人能不能和睦相处?我们蒙古人是不是杀人的魔鬼!”
史秉直微笑说道:“果然爽直啊。天倪,你意如何?”
史天倪说道:“求之不得。”
二人就在堂上就地结拜,按汉人的礼仪,焚香为盟,生死与共,正式结为兄弟。二人心中都很高兴,史天倪有这么个蒙军中的将领做靠山,史家的平安是不会有问题了。巴根台不动刀兵,不用杀人就为蒙古收服了十万百姓,心里也很高兴。当然,二人也是惺惺相惜,互相敬佩。
众人正在高兴,一阵环佩声响,几个丫鬟婆子扶着一位雍容的老妇人,从堂后的屏风走了出来。正是史家祖母,史秉直之父史成圭之妻贺氏夫人,看年龄有70岁了。
史家众人惊讶不休,史秉直赶紧起身,扶老夫人坐在主位。堂下诸史一齐跪倒磕头,史秉直口称:“惊动母亲大人,儿子们有罪。”
贺老夫人一摆手,说道:“无妨”
然后转过头,看着巴根台,苍老的声音微笑着说道:“这位蒙古贵客,你是天倪异姓兄弟,我是天倪祖母,你也是我的异姓孙儿,为何不向我个老妇人磕头行礼呢?我可有大礼相送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