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行里水有多深。”
“咱还老地方?”
“老地方,五全肯定在那候着呢。今儿叔儿请客。”
说话间,出了潘家园,迎面是一个三层建筑,碧瓦朱檐,高挂金匾,匾上书四个大字隶书:聚贤茶庄。
走进茶楼,穿高开叉旗袍的小妹热情迎上来,恭敬地说道:“您来了二爷,今天怎么闲着跟两位小爷喝茶?”
刘老二眼睛扫过旗袍的开叉,经腰身到雪白的胸脯,再到脸蛋,色眯眯地笑着从兜里掏出一百块钱,道:“小尖果儿,爷今儿还请一位贵客,待会儿机灵着点儿。”
还有人,是谁呢?
小妹接过钱,捏起衣领,塞到胸罩里,道:“谢二爷赏,待会儿有什么需求尽管跟妹妹提。”
“我胖侄儿来了吗?”
“小刘爷早来了,在楼上包房候着呢,他点一泡太平猴魁,您还来点儿别的吗?”
刘老二咂嘴看着我,道:“看我这侄儿,多孝顺,知道他叔儿好哪口。得嘞,上楼!”
“给我来一杯蓝山咖啡,加一份儿徐福记凤梨酥。”我说。
“小刘爷点了,您还需要别的什么吗,小良爷?”
“不用了,谢谢。几包?”小妹儿的声音甜得我牙疼。
“1竹林斋,我带你们上楼。”
“甭了,忙你的去吧!”刘老二摆摆手,朝楼梯走去。
上路的过程中,刘老二问:“侄儿,叔儿说你们几个老大不小了,怎么不张罗着成个家呢?我这一辈子没说上媳妇,就等着借你们的光抱抱大孙子呢。”
“您是不爱找,凭您的地位,想找十八岁大姑娘都能找着。”
“别糟践你叔儿了,这个岁数哪还有那心。倒是你们得着急了,见天儿满世界瞎转悠,不是个事儿。听叔儿的,等买卖干起来,叔给你们说媒,四九城姑娘随便挑。对了,你刚说五全学个什么手艺?”
“印度阿三儿飞饼。”
刘老二点点头,继续上楼。
转眼,来到竹林斋门前,匾额下,挂着一张竹林七贤的水墨画。
门虚掩着,刘老二整了整衣领和下摆,推门进屋。
“来了,老二!”刘叔从木案边站起,笑呵呵地迎出来。
“怎么他*妈给你叔儿说话呢!”刘老二脸色大变。
“嘿嘿!这不是夸您年轻嘛!”说着刘叔嬉皮笑脸地迎过来,拉住刘老二胳膊,“您快请坐。”
“这还像点儿话。”刘老二摇摇晃晃地被刘叔拉着坐下。
“叔儿,今日不见,您混得是风生水起呀!又准备囤宝了?”刘叔在旁边坐下,给刘老二倒茶。
“别跟那逗闷子,作家侄儿看不出来,你还看不出来吗?”
“真是钩子?”
刘老二点点头,“行话这叫困包儿,兵法叫激将法。你们都学着点儿。啧,还是别学了,研究研究你们那……什么饼来着?”
“印度阿三儿飞饼。”我憋着乐说。
“什么,什么饼?”刘叔睁大眼睛,看向我。
“就你在新德里农村学的那套活儿,赶明儿给二叔露一手。”
“对,让叔儿这没出过北京城的土老帽也开开眼。你要是真有个独门儿手艺,叔儿就给你们支个门面,这不刚弄一笔,都给你们。”
“我——”刘叔朝我瞪眼,也不敢说,“行,那套玩意儿得有专门家什,到了给您尝尝,不光好吃,还倍儿好看,跟舞把操似的。”
“得嘞!”刘老二品了一口茶,叫道,“好茶!”
话音未落,响起敲门声。
刘老二站起来,道:“人来了,待会儿你们哥俩儿少说多看,跟我这老哥哥学学道眼。”(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