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首先秦国没有把赵国打趴下,反而被诸国联手,搞了个筋疲力竭。
比之历史上长平之战,一战坑杀数十万赵军,赵国一蹶不振,山东六国再也无力与秦国对抗,让秦国彻底天下无敌的局势。
如今在熊元的一番操作下,秦国虽然仍旧强大,但是比赵国也强不了太多,再加上楚国和齐国都呈现出欣欣向荣,大有重新崛起的架势,这样一来,天下局势变的诡谲多变起来。
这也就意味着,秦国不会像原本历史上一样,在这个时候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直接无视计谋,稳扎稳打的平推,也能将山东六国彻底灭亡。
如今的秦国,比原本历史上这个时候的秦国差了很多,也因此秦国还需要仰仗武安君白起,秦相范睢这样的能征善战,足智多谋的人来为秦国出谋划策。
如此一来,白起和范睢很可能会继续在秦国朝堂活跃,而不会轻易被罢黜甚至是赐死,这对熊元来说,可算不上什么好事。
但是熊元作为楚王,从一个上位者的角度考虑,若是自己处在秦王稷的位置上,外有群敌环伺,内忧权臣功高盖主,自己又年老体衰,命不长久,这种局面为了稳定朝局,也为了能够抵御外辱,定然是既不会削弱国内,收拾权臣,也不会放放任不管,让权臣当道,危急王室。
若是楚王元处在秦王稷的那个位置,很可能会趁着自己还没老死,迅速的将这两个权臣手中的势力削弱一部分,然后再在朝中拉起来一两个或者更多的势力,当然这些新兴的势力必须要和自己的继承人关系密切。
同时又要让他们与两大权臣交恶,让他们掣肘两大权臣,这样既能互相掣肘,稳定住局势,又能在面对外辱时,被秦王所节制。
熊元也是无意间想到了这些,这样的局面,可不是自己愿意看到的,虽然自己不是秦王稷,不知道秦王稷会怎么想,但是设法激化秦王稷和白起与范睢之间的矛盾,引起秦国朝堂动荡,不管怎么说都对楚国有利。
熊元在短短的一瞬间,脑中千回百转,迅速的做出了决定,明年不能让秦国消停,让锦衣卫去秦国点人,专门干些挑拨离间的事,成不成楼一耙子再说。
这些事情说起来很多,但是在熊元脑中过一遍不过是几个呼吸间的事,此时这场在楚王宫前的宴会正值高潮。
一时间那是其乐融融,熊元看着这其乐融融的场景,心中不由得感慨,既然看起来天下最强的秦国,朝野之中都有如此多的暗潮涌动。
自己这楚国怕是只多不少,屈、景、昭三大公族如今看起来都老老实实为自己效力,一片和睦,但是从锦衣卫那里,熊元可是了解到,明里暗里几家可是没少乱插手。
还有以蒙骜司马靳为首的的亲秦势力,当然后宫之中的赢舒也是亲秦势力的人,以荀况这个赵国人为首的亲赵派,后台当然是王后赵赵施,再加上一个根基虽浅,但是左右逢源的齐国势力,当然还有王太子与王嫡长子之争。。。。。。
而且之前巨阳之乱时那名幕后之人,就像是人间蒸发一样,彻底失去了踪迹,也不能完全这么说,线索还是有的,但是熊元不想再查下去,因为再查下去必然会牵扯到自己的后宫,熊元也相信此人至今没有出手要自己的命,必然也是因为和自己不想继续追查的原因一样的原因。
幕后之人,声称能够要了楚王元的命,从这句话就能判断出来,必然是能够经常接近熊元的人,熊元虽然不愿意再查,但是这句话就像是在熊元的胸口插了把刀子一样,让熊元经常从睡梦中惊醒。
这也是自从迁都南郢以来,熊元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自己的寝宫或书房过夜,很少去后宫之中的原因,偶尔去后宫之中,也多是去看看自己的两个孩子。
熊元在这宴会之上,看着周围越热闹,自己的心里就越孤独,越冷静,思维就越清晰,熊元不知道这看起来其乐融融的宴会底下,隐藏着多少见不得人的阴暗。
再思及这大半年来,自己经常噩梦中惊醒,再看看尽管自己殚精竭力,但是在这繁华的宴会下仍然隐藏着一道道阴影,熊元不由得想要多喝几杯,也因此,随后宴会何时结束的,熊元并不知道。
但是当晚,司宫聂仪严格按照熊元的吩咐,仍旧是没有让熊元前往后宫,而是回了自己的寝宫。
熊元也许自己都没有发现,从穿越成为大子元,到后来继承王位,再到如今成为楚国的中兴之主楚王元。
随着熊元身份、地位、荣誉的不断上升,熊元的内心越来越冷淡,人也越来越孤寂,身边让熊元觉得可信的人越来越少。
原本在穿越前,被熊元觉得最恶心,而且最厌恶的阴谋论的思维方式,如今却悄无声息的成了熊元待人接物,看待世界的主要思维方式。
虽然熊元仍旧,很努力的表现出一副与民同乐的形象,当然在很多时候,熊元也确实是真情流露,但是不可否认,熊元的内心越来越空虚,越来越孤独。
在陈郢的时候熊元对楚王横、对黄歇、对赵施等人都是发自肺腑的相信,随后迁都到了巨阳,在经过一系列斗争后,熊元开始对很多人产生了顾虑,但是最起码对自己的结发之妻,楚王后赵施是完全相信的。
但是随着一场大战,熊元离开巨阳并被迫再次迁都到南郢,到了此时,熊元这个楚王已经差不多真的成了孤家寡人,后宫中的妻儿都不敢轻易相信。
而作为司宫的聂仪,是曾经见证了楚王横和楚王元两个人由公子成为大子,由大子成为楚王的人。
同时作为楚王元的大司宫,聂仪几乎是,熊元穿越以来,陪在熊元身边时间最久的人,对于熊元的变化,聂仪是一点点看在眼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