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在古玩行混运气可是很重要的,运气不好,就算眼力再好,想要捡漏也不太可能。
纵观那些和捡漏有关的故事,最关键的因素肯定就是“运气”。
没有那个运气,就算你有眼力,遇不上好东西,又有什么用?
沈老板在这一行已经很多年了,要说捡漏,还真的没捡过漏。
像宋岳这样低价买到一件价值百万的瓷器,就更没有了。
沈老板这店,主打的就是一个薄利多销。
东西过来给卖家的价格很合理,东西出去给买家的价格也不会多高。
并且主要做的是行内人的生意,来进货的大部分都是开店的店主或者是摆摊的摊主。
“我跟老师挺投缘的,过两天准备拜师宴,沈老板可要赏光啊!”
再过几天的周末,就是宋岳正式拜师的日子了。
刘老并不想弄的太隆重,只准备邀请几个好友,一起来家里吃顿饭见证一下。
除了这些沈老板和崔玉兰之外,还有几位刘老的朋友,在古玩行内都挺有地位。
也是借着这个机会,彻底让宋岳入行。
很多时候,并不是你开了个店,就能算是这一行的人了。
必须要做出来点成绩,才能让同行知道有你这么一号人,除此之外能有一个名师收徒,也是一个入行最快速度方法。
任何一个行业,其实都是很排外的。
毕竟顾客群体就那么多,行里的人越多,也就越内卷,利润只会越来越低,生意也越来越难做。
不被行里人认可,很容易遭到排挤。
“叫我沈叔就行了,我是你师娘的学生。”
沈老板对宋岳还是很满意的,至少看起来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刘老和吕秀英两个人的年纪也确实大了,收个徒弟也不求以后能照顾他们老两口,至少心里有个念想不是?
不管别的,这宋岳看着确实挺顺眼的。
“沈叔,你这店生意可真好。”
宋岳是真的有点感叹,要是他店里生意也这么好,估计会发愁吧?
东西估计都不够卖了。
“兜兜转转都是这么多东西,很多东西我都过手两三次了。”
说起来有些好笑,很多东西沈老板这边卖出去,最后又被一线的人收了回来。
藏品的流动性是很大的,并且收藏也是上瘾的,喜欢古玩的人大部分都有收集癖。
东西收过来之后,总是会想买一些更好的东西,手里的东西放一段时间,也会想要出手。
这也是收藏群体比较小众,仍然有不少生意的原因。
“我这辛辛苦苦这么多年,也没你捡漏一件瓷器来的快啊。”
沈老板有些感叹。
“等过段时间,也来我店里帮帮忙?”
刘老也拜托了沈老板,先去玉澜堂那边一段时间,然后再来沈老板店里试试。
沈老板这店,肯定要更锻炼眼力一些,刘老想让宋岳在玉澜堂,是多学学崔玉兰做人的方式。
崔玉兰做事可以说是面面俱到,而沈老板骨子里还是有些文人风骨的,很多时候不够圆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