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信不疑,故而青云观的香火极为旺盛。
赵玄灵骑马来到青云观,身后跟着一名已达尘缘境的老仆。
由于赵郡守已调任京城任职,淮安城换了一任新的郡守。
赵玄灵决定留在淮安城等待楚江寒,故而未随父亲一同赴京。
为此,赵郡守特意购置了一处宅院赠予赵玄灵,并留下一名忠诚的老家仆守护她。
赵玄灵跃下马来,站在山脚,仰望着金光熠熠的青云观,期待地对家仆说道:
“赵叔,青云观香火兴旺,其中必定蕴含着上乘道法!”
老赵作为十年前就跟随赵郡守的老仆,看着赵玄灵长大,对她宠爱有加。
于是笑道:“小姐,上乘道法通常只有在太虚观、上清观那些道门圣地才能学到,眼前的青云观虽香火旺盛,但尚不足以比拟。”
赵玄灵眼神一暗,略显失落地说:“父亲说我未来的师父乃是太虚观的观主,可是十三年过去了,他为何还不来找我?”
老赵回答:“真人自有安排,这非老仆所能揣摩。”
赵玄灵很快振作起来,笑言道:“若再等下去,我最佳的修炼时机就要错过了。”
“所以我要拜入青云观门下,先从听经学道做起,等到师父前来收我为徒之时,发现我修为深厚,定能让他惊讶不已!”
赵玄灵踏上台阶,看见不断有信士信徒登山朝拜,人流络绎不绝,心中越发虔诚向往。
老赵恪尽职守地守护在她身边。
对于一名尘缘境修士而言,攀爬些许阶梯自然不在话下。
沿途遇见身着杏黄色道袍的道士,赵玄灵皆恭敬行礼。
她对青云观充满好感与期待。
不久后,赵玄灵与老赵来到了山路尽头那座宏伟壮观的山门之前。
山门前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青苔斑驳,镌刻的文字笔画细小如蝇头,深深印入石中,清晰可辨。
“功德碑。”
赵玄灵轻声念出石碑顶端的三个大字,这正是记载青云观历代高道事迹的“功德碑”。
“真武历84年,青云观灵虚道长在天台山除妖猿七只,拯救山下数百村民。”
“真武历76年,淮安遭遇百年罕见的旱灾,青云道长祈雨,为百姓带来及时雨。”
“真武历72年,淮安江发生千年一遇的大洪水,导致淮安城几乎全城被淹,数千百姓丧生。”
“幸亏青云道长超度亡魂,治理洪水,才得以制止这场千年洪灾摧毁淮安城!”
“青云道长功德无量,保住了数万黎民百姓的生命安全!”
赵玄灵原本怀着敬畏之心,逐字逐句地阅读。
然而,脸色渐渐变得严肃,最后甚至有些阴沉。
读到最后一行字时,这位少女忍不住勃然大怒,瞪大双眼,紧握拳头,质问老赵:“老赵,出家人是否不能撒谎?”
老赵答道:“小姐,自然是这样。”
赵玄灵一拳重重砸在石碑之上,怒不可遏地道:“真武历72年那次大洪水明明是我师父治理的,还将引发水患的淮安江龙君送上斩龙台,一刀砍了!”
“这个青云道长有何功劳,治理洪水与他何干?!”
赵玄灵看向老赵,厉声道:“把这个功德碑给我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