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的三分之二,其余为工部所铸,当然了,工部只管铸造,对所铸出来的钱币却并无管理之权,须得造册后并入户部管辖的国库,当然了,法理归法理,实际上工部所铸的钱并非全入了国库,而是有近半是进了老爷子的私库,由内务府统一规划使用。
“钱法?这……”
三爷对钱法并无太多的了解,可毕竟在朝多年,到底还是知道一些的,只不过也就只懂得点皮毛罢了,皱着眉头想了良久,也愣是想不出四爷会如何在钱法上做文章,不得不将探询的目光投到了弘晴的身上。
“父王明鉴,夫子所言之钱法之道,指的是现如今钱贵而银贱,大体上是因铸造之际,铜铅各半,导致不法商人每每收钱融化,以铸铜器,转手间,便可得二十余倍之暴利,更有贪官污吏在其中上下其手,公然贪墨无算,说起来,此亦非我朝所独有,历朝历代皆有之,只是轻重不同罢了,前明之所以败亡无地,与钱银不平也有着不小的干系,孩儿对此本也有心变革之,奈何事涉两部,协调起来实有碍难处,也就没去轻易碰之。”
弘晴执掌工部多年,对钱法一事自是有着深刻的认识,这会儿见三爷茫然地望了过来,自不敢稍有怠慢,忙一躬身,将钱法之弊端详详细细地解说了一番。
“原来如此,此事干系实大,若欲变革之,又该当如何?”
三爷这回算是听明白了,敢情钱法之变革的干系居然如此之大,真要是让弘历得了便,再加上四爷那头的全力配合,真就未见得不能做出一篇偌大的文章来,一念及此,三爷的心立马便是一抽,已是起了出手抢功的想头,只是这话却是不好说出口来,这便迂回地追问了一句道。
“回父王的话,若欲变革,说来也简单,只消降低铜铅比例,铜四铅六,便可稍稍遏制这等歪风,然,此尤不是根治之法,尚须得加强对不法铜商之打击力度,或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不良之影响,只是此事说易行难,若无户部、刑部之全力配合,万难成事,正因为此,孩儿才不曾轻动之。”
真要说到解决钱法之难题,弘晴心中自有着篇大文章,只不过此事尚不到揭晓的时候,弘晴自是不想说破,没旁的,行纸钞固然是彻底解决钱法难题的最佳法子,然则在皇权独揽的时代却极易形成宋朝那等滥纸币,以致朝堂信用破产之窘况,真要想解决此事,那还得律法相配合,不到君主立宪的时代,压根儿就别想完全解决钱法难题,而这,显然不是这个时代所能办得到的,正因为此,弘晴也就只能拿出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嗯,如此说来,此事还真就只能由弘历小儿去操持了,倘若事成,那后患怕是要无穷了的。”
这一听弘晴如此说法,三爷抢功的心立马便凉了半截,没法子,无论户部还是刑部,都不是三爷所能指挥得动的,真要是他三爷上了本章,那两衙门断然不会配合行事,好经当真就能被唱歪了去,一旦如此,三爷好不容易才树立起来的威望怕不得扫地了去,这个险,三爷自是不敢去冒,可若是任由弘历去折腾么,三爷却又心有不甘。
“那倒未必,倘若不知其欲何为,孩儿或许会有所担心,而今,既已知其谋算,孩儿自有一计可应对,断不会平白叫其得意了去。”
三爷感到棘手无比的事儿,到了弘晴处,却并不觉得有甚碍难的,这一见三爷眉头紧锁,弘晴不由地便笑了起来,一派自信满满地便应了一句道。
“哦?计将安出?”
这一见弘晴说得如此自信,三爷当即便来了精神,紧赶着便出言追问了起来。
“父王明鉴,此事其实无须着急,弘历初来乍到,断不会一上来便提此事,终归须得先站稳了脚跟,方才有提此事之可能,既如此,孩儿便先让其站稳脚跟好了,至于钱法一事么,孩儿倒是有个计较,当……,若如此,管叫其进不得,退也不得。”
弘晴淡然地笑了笑,将所谋之策细细地道了出来。
“嗯,夫子,先生,您二位对此可有甚见教否?”
听完了弘晴的提议,三爷的心已是动了,只是兹事体大,他也不敢遂决,这便谨慎地将问题抛给了两大谋士。
“可行!”
陈老夫子没甚犹豫,直截了当地便给出了答案。
“小王爷此策甚妙,无论进退,皆相得宜。”
陈老夫子都没反对,一向以弘晴马是瞻的李敏铨自是更不会有甚异议可言。
“那好,就这么办了去!”
眼瞅着两大谋士都已是赞同了弘晴的提议,三爷自也就不再多犹豫,一击掌,就此下了个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