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米国半个月,终于拍摄完了这部电影。
看到拍摄组其他15个人也在一一拥抱,相互恭喜,周宸开心之余,心情却有些复杂。
上学的时候倒是跟同学们拍过短电影,那时候多少人一起做,感觉也没多难,就是电影水准不高而已。
可是真的让他拍摄一部电影,难度却比想的大太多了。
如果不是张可嘉以及他的导师谢尔拉拉姆,他很可能来不了米国,无法拍成这部电影。
“拉姆教授,太感谢您了。”
周宸跟其他人一一拥抱后,来到了拉姆教授前,跟她真诚地感谢道。
“别客气,年轻人的时候就要敢于做梦。”拉姆教授笑着拍拍周宸肩膀离开了。
周宸深吸一口气,他的运气还不错,遇到了一位贵人。
这位五十多岁,睿智严谨,友善和蔼的女教授,是位爱尔兰裔米国人,一头红色的头发,墨绿色的眸子,做起事情来十分认真负责。
她不但是南加大洛杉矶分校导演系的副主任,还是洛杉矶导演工会的导演,曾经导演过七部电影,深受意大利现实主义影响,崇尚用简单的电影语言,纪录最本真的世界。
她十分喜欢周宸的剧本。
通过简单的场景和极少的人物,以老朋友聊天的方式推动剧情,探讨时间、空间、信仰、真实等宏大主题,这就是电影最简单最本质的表现形式。
因此,她决定帮助周宸这个大洋彼岸,对电影怀有梦想的年轻人来米国拍摄这部电影。
除此之外。
她还做了这部电影的制片,跟张可嘉帮周宸招了合适专业的演员,并在南加大洛杉矶分校推荐了四个优秀专业的学生,分别做摄影师、化妆师、灯光师、场景师。
这部电影偏生活化,场景、化妆、灯光要求自然、简单,演员自备服装、自然状态来都可以,所以这些学生更多是来是帮忙和实践的。
而这处加大洛杉矶分校内,门前有着一片草地的僻静独栋大木屋,以及摄像机等拍摄器材,也都是拉姆教授以学生拍摄这部实验影片的名义,从学校申请来的。
这样下来,为电影省去了约三万美刀的场景和器材租赁费用。
当然,因位电影是合拍的,又是南加大洛杉矶分校导演系电影实验室发起的项目,电影的版权等后续收入,也是根据双方的投入比例分配。
周宸,也就是周宸的导演工作室,作为剧本的拥有者,以及投入了两万美刀的拍摄费用,所以获得了49%的相关权益。
这些都是折合各种投入后,双方正当权益的合理分配,周宸并没有吃亏。
至于系统给的现实两万美刀的成本预算,周宸现在觉得就是个笑话。
当然,系统也可能是按照他翻拍华语片,在横店找几个普通演员,还有免费找个场景,租赁台摄像机,找几个朋友帮忙,拍摄一部电视电影的成本来计算的。
现在他们这部电影拍摄出来,名义上是学生实验影片,但质量很高很专业,成本也达到了八万美刀,若算上后期制作,不会低于10万美刀。
至于宣发什么的,周宸是不可能再去投入大钱的。
至于拉姆教授提议的去参加九月的威尼斯电影节,或许是个不错的计划,但周宸却不太乐意。
他觉得最好就是能策划个完美的营销方案,为电影宣传后,就尽快让电影上映。
他急切地想要看看这部电影在艺术院线小规模上映后,到底表现怎么样,能否扩大大规模放映,创造奇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