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研究室上班真TMD浪费青春,每天上班除了打扫一下卫生,就是薛解放或者其他某位副主任一边看报纸一边一起抽烟,其它的事情好像没有。
没人知道徐晓帆的来头,也没有人知道他的家世。通山县县委党史研究室就这么成了徐晓帆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个工作岗位。
在电话里听父亲说,省城里那些老朋友老领导老部下,现在看到他就像是见着瘟疫一样,唯恐避之不及。徐晓帆知道,这也怪不得他们,要想在仕途上混,一定要牢记站对队和划清线这两个原则。他们也是没办法,为了自己的前途,谁敢跟一个犯了政治错误的人在一起呢?
徐晓帆不由得为自己选择到通山县来的正确而感到庆幸。现在,一切只能靠自己。爷爷退休了,父亲倒台了,别说父亲的那些朋友,就连伯父徐重庆都几乎和他们家没什么来往了。人情冷暖啊,就算是在省城金边混的话,也没有什么希望,倒还不如在这个穷乡僻壤里闯,说不定能创出一片天地。
原本想在这里干出一番事业,但是现实却残酷得让徐晓帆感到前途渺茫。党史研究室虽然是一个正科级单位,但是里面的7个工作人员除了他之外全是科级以上的干部。更要命的,主任何为善是前副县长,副处级;第一副主任谢长青是前教育局局长,现在也是副处级,另外两个副主任顾长卫、李雄是正科级,办公室主任薛解放是副科级,就连资料员潘霞都是副科级。
徐晓帆在党史研究室上班一个月了,从来没有发现办公室的7个人同时上班。一般情况下,办公室只有个人,有时候只有徐晓帆一个人。据说,何为善还是县政协副主席,虽然在政协没有办公室,但是,待遇还是在那儿摆着。
要是时间退回到十几二十年前的70年代,或者是重生前的01年前后,从省城下到县里来工作的年轻人,肯定会被当地干部人定为下来锻炼挂职的。但是,现在偏偏就是1991年,人们的思想陈旧,且腐朽,徐晓帆在他们眼里,也就顺理成章地被认为是没什么名堂的。
于是,办公室的杂事、难事,基本上是徐晓帆一个人做,有什么工作失误,基本上是徐晓帆一个人背着,而有什么好处,徐晓帆是占不到边儿的。
难道,一辈子就这样在这个穷县城的党史研究室蹉跎一辈子?徐晓帆很茫然,他很不明白,狗RI的,老子在这里上班快两个礼拜了,好像还没有做一丁点儿跟党史研究有任何关系的事情。两个礼拜以来,每天除了打扫办公室卫生就是喝茶看报。如果非要回忆一下做了什么实质性工作,那就是前两天跟着何为善、薛解放到了党史研究室挂点联系的竹山镇灌木村。
到村委会的时候,已经是上午10点钟了。跟着两位领导在村支书的陪同下,到村民的山上转了转,回到村里就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很自然,那天中午喝得稀巴烂醉,是怎么回到县委大院的宿舍里的都不知道。
日子过得百无聊赖,办公室里的几位同事,除了薛解放以外,其他的人每个礼拜星期一开工作例会见个面,几乎没什么机会碰面,因为平时基本上就是他和薛解放在办公室里。至于何为善,因为他一个人单独在隔壁的办公室,他来没来上班,徐晓帆根本不知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