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一路跟随在你们身后,只想着找机会救出闯王,可官兵防范甚严,始终没有机会。等到了京师后,双喜心里想,闯王死了,刘将军死了,大家伙都死了,还留双喜做什么,所以双喜就来陪你们啦!”
“痴儿,痴儿。”李自成苦笑不止:“当日我让你逃生,就是指望给我李家留个后,可现在,现在你还回来做什么啊!”
旁边刘宗敏却大声道:“好个有情有义的小双喜!”说着,他把面孔转向朱斌叫道:“屠夫,你看到了吧,这就是我义军的好兄弟,你杀得绝我们义军兄弟吗!”
“只是一个笨蛋而已。”朱斌轻轻笑了下,像是在说给自己听一般:“若换了是我,我就会想办法活下去,为李自成报仇……”
可是,他忽然想到了那天的自己,自己岂不是也和这个双喜一样,明知必死,却奋力冲进皇宫,想和崇祯死在一起吗……
喝完了双喜送上的酒,李自成大笑道:“朱由斌,来吧,李自成大好头颅在此,你来拿去吧!”
“斩!”
随着朱斌的一声厉喝,三口雪亮的钢刀一起举了起来……
三颗头颅滚落在了地上,眼睛到死还睁得大大的。朱斌慢慢走了过来,看着李自成的首级,看着这个老对手,心里却忽然发现并没有什么快乐的地方。
“李双喜,念你忠孝,我不杀你,只把你流放千里。”朱斌叹了口气,说道。
谁想到李双喜却惨然一笑:“闯王死了,我还活着做什么?”
说着,他放下了手中的酒坛,抱起李自成的首级看了好大一会,这才慢慢地放了下来,忽然,他纵身一跃,撞在了边上厚厚的石柱之上……
大明崇祯十七年六月十一日,逆贼李自成等伏法,崇祯之仇乃报!
其后,朱斌一面命令郑天瑞部迅速向四川进军,尽快剿匪流寇张献忠部,一面广发布告,擒拿李自成余党,他决不容许这些反贼们死灰复燃……
而在这个时候,议立新皇已经迫在眉睫了。
对于定王和永王,朝中大臣旗帜分明地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以史可法为首的,坚持长幼有秩序,当立定王为帝;另一派贼是岳谨元为首的坚定的永王派!
永王派的意见也很充分,诸如永王温良恭谨,年纪虽小却心存仁厚。而定王则多少显得有些优柔寡断,当断不断,不如这个弟弟好等等。
就在两派争执不下的时候,武英王朱由斌“适时”出现,他的意见当然是立永王朱慈火召为帝。见权倾天下的武英王也成了永王派,那些定王派的声音渐渐微弱了下去。
大明崇祯十七年六月二十日,永王朱慈火召在北京继承帝位,年号景平。
随后,封岳谨元为文渊阁大学士,史可法为武英殿大学士,其余在国难后,坚守北京,宁死不向贼军屈膝的大臣各有安排。
而在江南军方面,则由朱由斌自行安排封赏,朝廷不再过问。朱由斌只暂时安排黎风为朝廷兵部尚书,留守京师,催督各路兵马,其余诸将,待破张献忠后再另外晋升。
只是如何对待武英王朱由斌,却让朝廷里的诸位大臣伤透了脑筋,武英王之职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无可大,除了皇帝的位置,只怕也没有什么好封的了。
最后还是岳谨元采取了个折中的办法,由景平帝在“忠勇武英王”上加了几个字,变成了“义烈忠勇护国武英王”,代天子辅正国事。加骠骑大将军的称号,兼天下兵马大元帅,节制天下兵马,赐天子剑,二品以下官员任凭处置……
其实大家心里都透着雪亮,这天子剑也就是个形式,他武英王现在想要杀谁,不和玩似的,就算皇上要得罪了他,那只怕……
景平帝登基后,朱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亲临四川等地剿匪。郑天瑞几日没有消息,他心下有些担心,只怕出了什么问题。
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借着这次剿匪的机会,彻底解决大明各地军阀割据的问题。将军权牢牢地控制在朝廷手中,整革弊端,打造出一支无敌的强大铁军出来。
临走前,他留黎风、岳谨元和史可法三人监国,又留徐军总理京师防务,二十六日这一天,义烈忠勇护国武英王朱由斌,领八千将士出征!
景平帝亲带文武大臣送朱由斌至京城外,才刚刚九岁的景平帝对朱由斌甚是依恋,抓着他的手不肯放:
“武英王,你走了,让我去依靠谁啊。”
“陛下,你以后要称自己是朕了。”朱斌微笑着说道:“臣这次是去平定大明天下,剿灭残匪,臣很快就回到陛下身边的,再说了,黎风、岳谨元、史可法这些人都是贤良有才干的大臣,他们一定会辅佐好陛下的……”
说着,又对那些留守大臣交代了几句,把黎风和徐军叫到了一边:
“我走后,你们要做的事,一是京师绝对不能乱。其二,要让黄溪他们控制住南京的局势,还有就是李德和黄得功那,尽快剿匪二镇后和我汇合。”
“王爷尽管放心。”黎风微笑着道:“这几样事情我已经安排人去做了,相信等王爷剿匪归来,这京师一定已经颇有气象,必定不辜负王爷所望……”
朱斌点了点头,向北京城又看了一眼,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他忽然微笑了下,然后催动战马,和他那忠勇的士兵一起消失在了茫茫天色之中!(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