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馥梅答应了要帮小姑打听那位名叫方国庆的事,她可不是光应不做的人,当天傍晚就开始行动了。
她没直接往人身边凑,而是到了村里傍晚最多人纳凉的坪子上,随便找个地坐着。
没多会儿,就有人自动来和她说话:“哟,梅子,你今天怎么出来啦!”
董馥梅没正面回答她的问题,笑着主动透露自己的情况:“昨天我娘家堂兄弟结婚,我回去帮忙了,今天刚回来呢。”
“你堂兄弟结婚啊,那可是喜事,新娘子漂亮不?”果然,人家顺着她的话往下说了。
董馥梅接着道:“漂亮啊,怎么不漂亮,白白净净的,比知青都不差。”
因为知青没做过多少苦活,别的不说,皮肤就比乡下姑娘好上许多,看着就好看几分。再加上季海燕知青那风光的让人津津乐道的嫁妆,更是让将姑娘比喻为知青成为最好的夸奖。
“真的啊,那你兄弟可有福气了。”喜事多半会让人夸一夸,但夸完也容易没话讲。
董馥梅没让场面尴尬,说道:“是有福气,不过最有福气的还是阿根不是,也不是每个知青都能有自行车做嫁妆。”
“这你说的是,我就知道塔下那边也有小伙子和知青好上了,可人知青说是来支援农村建设的,暂时还不想结婚。你说这叫什么事,我塔下那边有亲戚,人和我说,那女知青看着不大正派,就吊着人帮着做农活呢。”这人还知道些八卦,正愁没人说呢,董馥梅提起了话头,她就开心的往下讲。
董馥梅并不想知道别的大队知青的八卦,就将话题扯了回来:“那是人家大队的,我看我们大队几个知青人都不错,没那样办事的。”
那人回忆了一下大队里的知青们,点点头:“是都不错,一个个都清清楚楚的,起码人没乱搞男女关系。”
话都说到这了,董馥梅就问:“这么长时间了,我们队里有人和知青好上没有?”
那人摇头:“唉,没有,都是不争气的。”
话说到这里,董馥梅本认为可以下定论,结果旁边又伸来一个脑袋,似乎还听她们说话说挺久了,那人道:“你们消息怎么这慢,我们队知青是没有和队员好上的,人自己内部乱着呢!”
董馥梅没说话,原本和她聊天的那人就感兴趣的问了:“怎么个乱法?”
“就知青里头年纪最小那个女知青,叫什么小小的那个,她啊——”那人拉了个长音卖了个关子,才压低声音做出说悄悄话的样子说:“和两个男知青都有交往,两男知青偷偷在水头那个山坡后面为她打架呢。”
董馥梅面露惊讶。
另一人追问:“那两男的是谁?”
那人不大擅长记人名,挠了挠头说:“名字我也不大记得住,一个是名字两个字的那个,还有一个叫国庆的。”
“方国庆还有……梁京?”另一人问。
“是这个名。”那人重重点头。
意外听到自己要打听的人的人名,董馥梅心里是真有点惊讶了。还真巧,不用她费工夫多打听了。
只是这事也还得验证一下,不能急着回去说。
要验证也不难,队上就这么大,有什么风吹草动的传的可快,三个知青之间真有感情矛盾很快就会被扒出来。
果然没多久,两男知青再次约架,女知青跑去劝架还边劝边哭的事就被人发现了。为了女知青的名声,两男知青就主动担了责,说是他们俩公平追求人家,和人家没关系。
得到这个准确消息后,知青们的爱恨情仇董馥梅完全不关心,找大队长请了假,拿着洗干净的衣服回了娘家一趟,顺便将这个消息告诉她妈,让刘翠翠再想法转告给她小姑。
事实上,两知青为女孩打架这事已经闹出来了,不用董馥梅传达小姑家迟早会听说,她走不走这一趟没什么大用。
只是如果小姑家是先听到的传闻,难免觉得她不尽心,答应的事不做好,甚至因为看好的女婿泡汤了还会迁怒她也不一定。
她提前说了,不管事情会变成怎样,反正她是有尽心帮忙的,谁也不能怪她。
作者有话要说:有看到小天使质疑教师水平和人品。
在这里说一句:老师不是坏人啦,高中生教小学绝对足够了。(那时候乡村教师水平基本没超过初中的,有高中文化的都去城里啦)
我妈说她读小学那会老师自己就小学五年级毕业的,还常常教错字,第一次考试的时候我妈考两分(百分卷),全班第一名,其他大部分都是零分、一分没几个。不过后来不知道是学生有考试经验了还是老师有出卷经验了,都能正常的考几十上百了。
下一更在18点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