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一统已有几年的时间,虽然赋税并未减少,但百姓好歹没了战乱,也算休养生息。只是山匪水盗在偏远地区时有发生。
紧赶慢赶的,走过了几所村庄,太阳开始落山,天边的云彩如火般成橘红色,在天边熊熊烧着,慢慢的变浅,又过了一会儿,变成了灰色,渐渐的化成鱼鳞状又消失不见,而天就猛的黑下来,好在路边有一座庙宇,不作犹豫,阿欢就叫停了驴子。庙宇应该是年久失修,门楣已不算新,两边的漆墨已经斑驳,门框上的字已经辨别不清,只能依稀辨别出门框上方匾额上的几个大字是“大雄宝殿”。
阿欢牵了驴子迈步进去,殿内并未燃灯,阿欢点了火把,这才发现大殿内尘封土积,蛛网纵横,壁画因受风雪的侵袭,也色彩斑驳模糊不清了,只是佛像雕塑尚且完整。殿中如来佛祖端坐在莲台之上,身穿金色袈裟,头戴宝冠,面容慈悲,目光如电,又好似悲天悯人看着进来的每一个人。地上的蒲团早已破烂不堪,仅剩的部分也黑乎乎的辨不出颜色。再看两侧,十八罗汉或站、或卧、或倚、或坐,动态十足,形态各异,只是身上衣服颜色却是脱落了。
再看殿中,两侧地上有一些稻草,还有不少的柴禾,杂乱的堆在两边,地上有一处有些灰烬,看痕迹也已经很久,倒像是阿欢这种临时借宿留下的。
阿欢双手合十,微微低头,径直跪地行礼。她静静地跪在那里,仿佛与周围的世界融为一体。半晌,她缓缓睁开眼,心中又满是迷茫,不知道自己许了什么愿望。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无奈的笑容,仿佛在嘲笑自己的懵懂。
旁边的驴子似乎感受到了阿欢的情绪,打了个响嗝,似乎在安慰她。阿欢站起身来,轻轻摸了摸驴子的头,然后拢了拢柴火,放到一边。她在原先的痕迹上重新点了火,火苗渐渐升腾起来,昏黄的火光照亮了四周。黑暗渐渐褪去,四周隐藏了许多黑色的影子在火光的映照下,张牙舞爪地舞动着,仿佛在与那黑暗抗争。
半夜,惊雷突然在耳边炸起,阿欢猛地惊醒,心跳加速。耀眼的电光如利剑般劈开夜空,把天空和大地照得通亮。透过门窗,那明亮的光芒在她眼前晃过,紧接着,雷声轰鸣,如万马奔腾,震耳欲聋。房顶和屋前屋后也响起啪啪的雨声。雨势很大,风吹着雨一阵一阵的从屋顶扫过,亦或者透过门窗吹进来,不一会儿,大殿的门边就落了很大一片的水。屋顶也有地方因为久不修缮,此时也开始滴滴答答的往殿内滴水。
阿欢难得的有点发愁,几年前的暴雨印象深刻,看见如此大的雨,心里还是有点阴影。忽然,阿欢飞快的抓起毛驴背上的斗笠戴起来,整理一下锤纱,这才复又坐好。
雷雨声中渐渐响起说话声、马蹄声、跑步声,可见人还不算少,不一会儿就停在了庙前。为首之人看见庙里的火光,眼光闪了闪,才抱拳行礼,“雨势太大,我等借过此地,如有打扰,还请见谅!”
阿欢抬首便看见一个大约二十左右的年轻人,身后跟了十几人,看身手应该都是会点功夫在身的,此时雨水湿透,顺着衣服往下流,不多时站立的地方便成了一个个小水洼,颇有点狼狈。阿欢颔首,往一边挪了挪,腾出来一块地方,她也是借过而已,何况人家还这么有礼貌。
那十几人便呼啦的簇拥着年轻男子进了门,除开几人站在门口值哨,看守院中的马车。有一人拿了干粮过来同阿欢借火,阿欢也不扭捏,收了他的干粮,自己往驴子的方向靠的更近了些,如此一来自己就快挨着墙了。
“多谢公子!”那人满是感激地接过了火种,动作麻利地生起了火堆。不一会儿,火焰就照亮了四周,殿内温度也上升了许多,那些人围在火堆旁烘烤着衣服。
阿欢听了他的话,微微一愣,心中暗自思量,想必是自己戴着斗笠,又身处这荒郊野外,才会被人误认作男子。她心想,解释与否也无关紧要,便闭上了眼睛,沉默不语。
雨下得又急又猛,但去得也快,前后不过一个时辰左右。雷声渐行渐远,闪电也只是在天边偶尔闪现,雨声也逐渐停歇,只剩下屋檐上还在稀稀拉拉地滴着水。
庙内,对方的人马都紧紧地靠在一起,或坐或卧。他们的呼吸声此起彼伏,悠长而平稳,大多数人已然进入了梦乡。除了那些值守的人,不时地走动着,警惕地守护着门口和火堆,以防它们熄灭。
天快亮的时候,睡意正浓,就连值守的几人都有了困意,头一点一点的打着瞌睡。
阿欢紧闭的双眼突然猛地睁开,此时,天空已经彻底放晴,夜已不那么浓黑,天微亮。侧耳细听,她隐约感觉到有不少人马正朝这边赶来,而且没有一人说话,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警惕。
她紧握手中的长剑,手指紧紧握住剑柄,同时,她又取过一根柴火,用力一折,“啪”的一声在寂静中格外响亮。
这声音如同惊弓之鸟,打破了周围的宁静,庙里有人立刻被惊醒。有的人茫然四顾,眼中充满了困惑和恐惧;有的人则迅速起身,替换了值守的人,他们的动作熟练而迅速,仿佛经历过无数次这样的场景。随着他们的行动,越来越多的人从睡梦中醒来,有的人打着哈欠,揉着惺忪的眼睛,起身检查自己的物品;有的人则若有所思地看向拿着长剑的阿欢,眼中闪过一丝隐晦警惕的光芒。
阿欢见状,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若是即将到来的人是敌对的,至少现在他们已经有所准备,不至于到时措手不及,自己对他们不了解,但印象也不算坏,如此也算仁至义尽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