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山自从咸丰二十年和皇帝有过一面之缘之后,宦海几经沉浮,一直到二十四年,肃顺内用,几次在皇帝面前提起他的名字,逐渐想起有这么一个人,迭次提拔,到二十六年的时候,就坐到户部侍郎、内务府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的高位,是继肃顺、成祥之后,皇帝眼前的另一大红人,但和前两者一个年老,一个久历外任不同的是,立山年纪尚轻,言辞便给更是不在话下,因此日益得宠。
而立山比肃顺和成祥更胜强的地方,还有一节,他的文字之功相当深刻,他读书很多但不求甚解,而且为人精明。他当年做过苏州织造,宦囊颇丰,入值内务府大臣之后,和宫中的内侍有了亲近之机,每天早早入朝,袖子里都会装满满一袋子的金瓜子,只要见到内侍,都会隔三差五的打赏,而所求者无它,只是想知道皇帝昨天白天和晚上看过什么书,若是能够回答出看得哪一页,哪一行,打赏起来更加豪爽,转回自己的府中,搜罗到书籍,认真疏爬,所以,每每皇上说到什么,他总能答对自如,久而久之,皇帝也为他所欺瞒,把他当做无所不知的通人了。
两个人进殿跪倒行礼,"奴才叩见皇上。"
"上个月的时候,蔡寿祺给朕上了一份奏折,朕留中不发,其中固然有保全之意,但也未始不是希望你二人能够主动出首,恳切请罪。"皇帝有些无可奈何的望着下跪的两个人,立山不提,肃顺跟随自己多年,君臣情谊无比深厚,但这一次他们的作为,实在是太让人失望了!
"谁知道你们两个居然对此不闻不问,全当没有这回事?还是以为凭朕对你们的宠信,就对你们藏污纳垢之举眼睁眼闭的就此放过了?"
"奴才不敢,奴才不敢!"
"还说什么不敢?"皇帝大声质问,"立山,你自己说说,蔡寿祺参你这几款,可是属实?若是的话,何以如此大胆?置煌煌国法于不顾?"
听他的语气并不如想象中严厉,立山的胆子便大了;要赖是赖不掉的,便这样答道:"外省督抚,以臣蒙皇上天恩,召侍左右,所以平日多有馈赠,此是敬皇上的一片心,臣亦只感戴天恩。圣明在上,威福皆不旁落,凡有黜陟进退,臣何能参预一字?在那些人,诚为无益;在奴才,则寸丝粒粟,皆自天恩中来。"
这样的回答也非常厉害,皇帝沉吟不语,他的年纪一日老似一日,那些年少热血,早已经随岁月淡去,如今第一挂念的,就是对日作战这个大题目,想来立山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于横行无忌的吧?
有心惩处立山,但蔡寿祺这篇奏折上的又很不高明,他最不应该的就是把肃顺也列席其中,皇帝和肃顺君臣情谊非比寻常,可以说,怎么也样不会容人伤到他的一根汗毛的。
而不惩治肃顺,单问立山,又难免给人留下不打老虎,只拍苍蝇的口实,与其如此,不如干脆就一个不办,把这件事放阴凉了再说。
看皇帝沉吟不语,肃顺小心翼翼的凑上几步,低声说道,"主子,奴才看,如今对日征战,还离不得眼下这个奴才,不如将此事给他记下来,等战事有了眉目之后再说?"
"你啊,"皇帝无奈苦笑,"你就会护着这些奴才。"
"奴才这不也是在为朝廷用兵大计着想吗?若没有这一层,不等蔡寿祺,奴才第一个就要上章弹劾这个奴才。"
"立山,"皇帝叫着他的名字说道,"朕是什么样的脾气,料想肃顺也和你说过,最恨什么人你也心知肚明,别仗着有肃顺护着你,就敢肆无忌惮。肃顺是肃顺,你是你!嗯?"
"喳,奴才叩谢皇上天恩。"
"别忙着谢恩,"皇帝冷笑着说道,"你以为有肃顺给你说情,朕训诫了你几句,这件事就过去了?没有那么便宜!你这几年贪得也不少了吧?朝廷用兵,正缺粮饷,你出四百万两!限你三天之内,自己到户部衙门缴清。"
立山丝毫不为这样的大数目所动,心中欢喜,脸上却装出一副苦兮兮的样子,"皇上,您抬抬手,减缓奴才一点孝敬吧?"
"你少和朕来这一套!你真以为朕不知道吗?这点钱,于你们这些朝廷大员而言,不过是五六年宦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