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节 战云弥漫(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这意思是说,刘永福将来也会象他那样,封疆开府,当到一品大员,冥冥中有诸神呵护。刘永福自然懂他的恭维,却不觉得高兴,反而深深叹口气。

    "渊亭,你何以长叹?"

    "大帅!"刘永福答道:"我决没有大帅的福分,生来是苦命。"

    "我也是,从小父母双亡,是姑母抚养长大...。"接下来,岑毓英便又谈他的身世,却离不了鬼话。如何七岁得病而亡,如何身到森罗宝殿,如何不肯喝'孟婆汤';,如何一提岑毓英的名字,阎王大惊失色,呵斥小鬼乱提贵人,又如何令判官送他回阳?

    刘永福静静地听着,两个人的脸,除了肤色极黑相同以外,表情大异其趣,一个十分起劲,一个相当落寞。岑毓英看看不大对路,收拾闲话,谈到正题。

    "渊亭,你现在有多少人?"

    "三千二百多。"

    "编不了多少营。"岑毓英看着唐景崧问:"你看呢?"

    刘永福在上谕上称为'刘团';,认作团练,而边臣的奏折上称他为'南将',现在要正式改编为官军,这是唐景崧早就跟刘永福谈过的。

    于是唐景崧陪着刘永福星夜拔营南下,驰援北宁。第二天到了山西北面三十里的屯鹤地方。此处泸江、洮江、沱江,也就是俗称绿水河、红水河、黑水河的三水交会之处,所以又名三江口,向来是商贾辐辏的交通要冲,如今因为法军已占山西,市面极其萧条,无法补充给养。刘永福便即下令,即刻渡过沱江,向东而去,近在咫尺的法军竟未发觉。

    到了北宁,刘永福不肯进城,十二营都驻扎在离北宁七里的安丰县,由唐景崧带着十几名亲兵,去见黄桂兰和赵沃联络。

    黄桂兰和赵沃在军前都称统领,两军分治,一右一左。轮官位,黄桂兰是提督,比赵沃这个道员大得多,但文官的品级比较值钱,而赵沃是徐延旭的亲信,所以北宁防务,是外行的赵沃作主。而赵沃又信任一名副将党敏宣,此人是绿营中有名的一块'油抹布';,既脏且滑,唐景崧对他早具戒心,见赵沃时有他在座,淡淡地不甚理他。

    "我身子不好,又多病痛,万里投荒,真不知所为何来?"赵沃一面咳嗽,一面吞吞吐吐地说。

    见他那副形容憔悴的样子,再听他这番有气无力的言语,唐景崧的心,先就凉了一半,然而不能不勉励他几句:"大敌当前,还要仰仗庆翁的威望...。"

    "什么威望?"他摇着手打断了唐景崧的话,"营官士兵,骄蹇不法,桂军的饷又比滇军来得少,实在很难带。老兄,我真想让贤了!"

    听口气还当唐景崧有意来取而代之。这就话不投机了,而且看样子也谈不出什么名堂,唐景崧敷衍了一会,随即起身告辞。

    黄桂兰却不如想象中那么不堪。他是李鸿章的小同乡,一口浓重的合肥土话,听来非常刺耳,不过此人倒知书识字,出口成章,所以话还不难懂。加以长身修髯,仪表不坏,唐景崧对他的观感,比对赵沃好得多。

    他的号叫卉亭,所以唐景崧称他'卉帅';,略作寒暄,请教战守之计。

    "薇翁明达,想必已有新闻,赵庆池左右有小人,多方掣肘,教人很难展布。"黄桂兰首先指责党敏宣,接下来谈他的做法:"我带右军,只能量力而为。布置大致还算周密,北宁城坚可守,等王方伯楚军出关,再议进取。"王方伯是指王德榜,他以前的官职是福建藩司,所以称他方伯。

    "卉帅,法国军队愈逼愈近,楚军怕一时到不了。"唐景崧答道:"恕我率直,我看北宁战守两不可恃。备多力分,扎营太散,呼应不灵,不能战。"

    "我原主坚守。"

    "守亦甚难。北宁城虽坚,如今法国的大炮不同了,一炮轰进城,请问守军何处藏身?"

    黄桂兰听见这话,不由一愣,掀髯问道:"那倒要请教,计将安出?"

    "最好在离城数里地以外的要隘处所,开掘地营,以守野为守城。"

    "什么叫地营?"

    '地营';是滇军的规制,掘地为坑,深约六尺,大小视地势而定,坑内四周安上木柱,高出地面一尺许,柱间空隙,作为枪眼。柱子上面再铺木料,上覆泥土。这样不但低不受炮,而且远处了望,不易发见,可以瞒过敌人。

    "想得倒不错。"黄桂兰问道:"出路呢?"

    "出路在坑后面,开一条斜坡路入坑。坑口加木栅,放下木栅,只要一个人守在那里,坑内就没有人出得去,可免溃散之弊。'唐景崧很起劲地说:'如果人多,可以多开数营,地下开槽,各营相通,弹药粮秣,亦不妨贮存在地营里面。地营之外,又可以开明槽,高与人齐,宽约五尺,长只一丈,每一丈就应该有转折。为什么呢?太宽则炮弹容易打中,不过就打中了,也只是这一丈之地受损害,这就是一丈一转的好处。"

    "既有暗槽,又何用明槽?"

    "明槽是为了便于侦察敌情。全在暗坑,敌情不明,亦不是好办法。'唐景崧又说:'地营之外,最好用槎丫树枝,用藤裹缠,密排三层,这就是古时候的所谓鹿角。倘或在地营四周,埋上地雷,更是有备无患,不过总要远在本营二十丈以外,才不致于炸到自己。"

    书生谈兵,居然头头是道,但黄桂兰却听不进去,认为这样的做法太离奇,也太费事,所以大摇其头。"我决心负城而守。"他固执而显得极有信心地,"我有四营人,法军没奈何我。"

    又是个话不投机的。唐景崧这时打定一个主意,自己先踏勘四处,决定了战守方略,直接向徐延旭建议,请他下令赵黄两统领照办。

    两天以后,唐景崧由北宁出发,向东北到镇南关外的谅山,去见广西巡抚徐延旭。

    徐延旭是山东人,字晓山,咸丰二年的进士,分发广西当知县,以此起家。他跟鹿传霖是儿女亲家,而鹿传霖是张之洞的姐夫,就跟唐炯是张之洞的大舅子一样,以此渊源,得为清流所保荐。徐延旭虽有能员之名,亦是早年的事,如今既老且病,却为清流看成伏波将军马援,期望他在镇南关上再树铜表,真正有苦难言。

    "北宁保不住了!"徐延旭黯然长叹,"唉!赵庆池、黄卉亭误我太深!"

    一句话没有完,闯进一个人来,看模样不过一名小武官,却旁若无人地大声说道:"怎么样,我说陈得贵不行吧?扶良失守了!"

    唐景崧久闻徐延旭有个心腹听差,由军功保案中弄到一名把总,平时常奉主人之命,到各营传话,大家都叫他'老韩';,此人猖狂无礼,喜欢任意批评将领,而徐延旭资以为耳目,颇加信任。现在看他的样子,想来就是老韩了。

    果然,徐延旭仓皇问道:"老韩,你慢慢儿说,是怎么回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