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 救援南京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们向路边的车队集结。因为天黑,鬼子只是胡乱射击,并不敢出击,所以向青云轻松地接应了不知多少**部队。

    到夜里3点,向青云见接收的人员越来越少,就安排撤退。在后面,二连、三连将**聚拢起来,发现这支部队竟是87师的补充团,团长赵大虎受了重伤,许多长枪队、手枪队的弟兄都在。二连长、三连长连忙给弟兄们拿来食物,让弟兄们休息。

    向青云撤下来时,赵大虎已和其他伤员一起被卡车运回茅山。向青云给**弟兄补充了装备、食物,又拨出一部分兵力带路,指引他们白天潜伏,夜里去淳化附近藏卡车的地方。因为补充团很多人是保镖、打手的武穆帮出身,很多人会开车,所以向青云让他们将卡车开回。

    向青云安置好补充团的残兵,整理自己的队伍,自己现在只有三个连的建制,两个连的兵力了。他把班排连长们集合起来,下达新的作战任务:天亮前赶到汤山,沿途各班排连掩藏给**的装备,带足食物;天亮前再集中打击鬼子一次,然后以班排为单位**行动,以接应突围部队为主,不许主动接敌;接应到**部队后,成建制的派人带回茅山,散兵则收容起来,够3、40人后派一个班带回;4天后,无论结果,必须回到茅山。

    天快亮的时候,向青云赶到了汤山。他将车队开离公路,在一个小山包下休息,他们已经近20个小时没休息了。安排好部队,向青云带着三个连长登上山顶,一边休息,一边等着天亮后观察形式。一连长说:“奇怪,这里是守着路边的制高点,鬼子竟然没派人占领,看来鬼子用兵水平也不怎么样!”向青云笑道:“鬼子的确厉害,不要小瞧他们,他们的整体指挥水平,单兵素质,火力配置都优于我们;咱们87师还行,其他杂牌部队你没见过,去年我跟长官去其他部队交流时见过,有的部队连民团都不如;最重要的是,鬼子整体的斗志,尤其是决策层的斗志远远强于我们;对了,鬼子不要这里,可能是进攻速度太快,兵力不足,我们在这里设置个接应点如何?”三个连长齐声称好。

    于是,向青云命令三连长剩下的一个排回去,起回半路上掩藏的装备。

    天刚亮,北面就响起枪炮声。向青云用望远镜看去:和整个战场局势相反,大批的**取攻势,约有一个团的兵力;而日军则取守势,兵力应该是一个步兵中队,一个炮兵中队,一个重机枪中队;距自己不足800米。

    鬼子火力强于**10倍不止,一片片**弟兄倒下去。向青云急令二连从背后攻击鬼子步兵阵地;一连一排从后面靠上去,用手雷打击鬼子的重机枪阵地;一连二排上去用全部掷弹筒袭击鬼子的4门山炮。剩下一连三排,在小山包上架起2挺马克沁重机枪,4挺捷克式轻机枪,给友军部队提供靠拢信号。

    二排首先靠近鬼子的炮兵阵地,一通掷弹筒的三连射就炸哑了鬼子的山炮,然后继续用手雷清理还没搞清敌人方位的鬼子。这时,一排也开火了,很快就敲掉了鬼子的重机枪阵地,这时二排也占领了鬼子的炮兵阵地。

    于是,大批的**冲了过来。他们迅速占领鬼子被摧毁的机枪阵地,一面肃清残敌,一面用鬼子的重机枪掩护后续部队。这批**虽败不乱,显然是精锐部队,战斗力极强!

    这时,三连也带着重武器赶回来了。向青云连忙在山上布置火力,却发现自己手下竟然没人会用迫击炮!重机枪也用不好!

    好在战斗已经结束,鬼子全线溃退。**正在整理队形。这时,一个上校军官带人向小山包走来。向青云连忙迎下去。

    来人是**中央教导队的上校参谋长邱清泉。他询问了向青云部队的来历,向青云回答了,并告诉他在茅山有人接应。

    听完向青云的报告,邱清泉感慨万分:“他妈的,老子不能保家卫国,还要靠老百姓支援,对不起祖宗啊!”说完,不禁嚎啕大哭。一个中校参谋走上前来,提醒邱清泉抓紧撤退,邱清泉大怒:“慌什么?!**看看人家老百姓!你给我留在最后,跟他们一起撤!”

    中校顿时满脸通红,青筋暴起,大吼一声:“是!”

    邱清泉又问向青云:“你还有什么需要?”

    向青云这时也不客气:“我想在这里坚持几天,接应其他突围部队,但是我们有装备,却没人会用!”

    “什么装备?”邱清泉看来很有诚意。

    “重机枪和迫击炮!”向青云很有几分自豪。

    “有多少?”邱清泉很好奇。

    “报告长官,总共8门迫击炮,6门九二步兵炮,20挺重机枪!”

    邱清泉吓了一跳,乖乖,这是一个团的重火力呀!

    “报告旅长,我带机炮营留下!”中校请求道,声音异常平静。

    “不行!”邱清泉毫不犹豫,“**想死在这儿给我看是不是?”

    “不让我留下,我现在就死!”中校抽出手枪,顶在自己的太阳穴。

    “好兄弟,你就留下吧!但是,要给我活着回来!我们还要跟鬼子干几年,不许立刻战死,我还要建炮兵团、炮兵旅,你还有用呢,知道吗?!”邱清泉是个知兵的军官,知道中校起了必死之心。

    “是!”中校收起手枪。

    “机炮营留下,听向队长指挥!”邱清泉发出命令。

    “留下人就行,我不要装备!”向青云知道重武器对大部队的意义。

    “好!”邱清泉也不啰嗦,扭头跟着队伍走了。

    机炮营果然训练有素,他们迅速占领鬼子的重机枪阵地和炮兵阵地,又在向青云的小山包上布置了重机枪和迫击炮。

    吃完午饭,向青云将军官们集中开会布置任务,这才知道中校军官叫欧阳城,是邱清泉的炮兵参谋,现在代理机炮营营长,原来的机炮营营长阵亡了,机炮营现有官兵217人。

    这支混编部队在汤山坚持了3天,每天用马克沁重机枪、捷克式轻机枪不间断鸣枪,不停地吹集结号,通知邻近的**部队。3天,向青云他们接应了几支**部队,还收容了近千人的散兵,最后给养耗竭,也到了约定的撤退时间。

    向青云开始组织撤退:炮兵、重机枪手编进欧阳城的机炮营,机炮营达到500多人,迫击炮8门,九二步兵炮6门,重机枪29挺(日制6挺损坏),炮弹、子弹若干;其他散兵编入向青云的三个连,每连达到500人左右。这时,仅有的23辆卡车是大大的不够用了,只能拉伤员和弹药了。

    4个月前,向青云还是一个教导连的连长,现在他带领2000多人队伍,应该够团长的级别了吧?美中不足的是,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混编的残兵,还饿着肚子,不等回到茅山,就会有人饿死。

    向青云决定,在句容吃午饭。那里一定有鬼子,更重要的是那里一定有粮食!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