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章 抓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次回朝的诸侯王、亭主、郡主其实有不少,但真正的主角还是皇三子淄川王和皇四子浮阳王,就连薛氏之女的周岁宴也变成了陪衬。三月十五,魏帝卯时于章义门觐见淄川王元湛与浮阳王元洸,并封薛氏之女为隆虑公主,赐名嫣婉。中午的宴会则安排在上林苑的宣曲宫。

    宣曲宫临昆明池而座,大殿四柱窗棂皆由香樟木精雕细琢,隐隐含香。因着宣曲宫梁顶开阔,邻水而建,极适宜雅闻琴奏,故以此为名。此时正是初春,昆明池畔一蜒团雪团白的梨花,倒映在池中,与那汪天光云影共成一璧之晖。又有宫女泛舟池中,张凤盖,建华旗,作濯歌,杂以鼓吹,一时间丝竹袅袅,一派盛世之景。

    保太后曾有懿旨,因是家宴,便无那诸般规矩,男眷女眷宴在一处。在座的除了皇室血脉和宫中妃嫔,亦有薛荣华的堂妹薛无鸢,还有舞阳长公主的女儿秦姚。

    姑母一如既往的茜素红,姜昭仪的梅花妆明艳动人,然二者面对薛荣华之姿终归稍逊一筹。薛荣华一身天青色银线绣千瓣菊的齐胸襦裙,以月白色蝉翼纱做大袖,原本就是倾国倾城之姿,其眉眼间淡然更让她人美貌泯然于自己的芳华之下。而薛无鸢样貌原本酷似薛荣华,一身玫瑰紫绣流云百福的氅衣配以妃色鸢纹大摆,十字髻灵动柔美,倒是与自家堂姐难分伯仲。

    秦姚则颇有将门风范,如今年仅十四,虽说已经到了可以谈婚论嫁的年龄,但终究是天真无邪,说话和笑声都朗朗的,很得保太后和魏帝的怜爱。

    我因已是保太后身边的女官,故不在席列,只侍奉在侧。元澈出征并不能出席,因此自太后、魏帝和皇后下首处,便是姜昭仪与元湛母子。元湛似乎继承了他母亲那副精致的面孔,就连眉眼间那份兀傲也丝毫不加掩饰。而元洸则因身体偶感不适,并不参加宴席。席末则是一些位分较低的妃嫔和几名魏帝叔伯家的世子世孙。

    元洸毕竟自幼由保太后抚育,因而保太后听说元洸身体抱恙,略含伤感道:“这孩子自幼体弱多病,皇帝竟也狠心把他封到渤海郡。若洸儿有个三长两短,我这个老太婆如何向他母妃的在天之灵交代?这次回朝,就先别走了罢。”

    魏帝听罢,也略有不忍之色,然而仍强笑道:“皇子一旦封为诸侯王,应即刻前往封地,不得有误,朝贺之后也应在两月内回到封地,这是老祖宗立下的规矩。”

    保太后点点头,语气温然:“是这么个理儿。其实什么时候回封地老身也不愿计较,只是浮阳虽曾是渤海郡治,但到底是远了些,不比别处繁华。好大夫不如长安多,吃食药材更是不如长安精致。他到底年纪还小,身边也没个可心的人照料,不如皇帝给洸儿一个近一些的封地,平时也好有个照应。”

    我听后也微微吃惊,元湛身为皇子亦是在场,保太后这番话有意偏心,也该顾虑姜氏母子一二。况且这于魏帝来说,亦是个不好驳回也不宜答应的要求。

    “您若觉得给元洸的封地不好,可真是冤枉皇儿了。”魏帝劝道,“渤海郡地处大魏之东,且四方无边患,他在浮阳大可做个闲散宗室,安享荣华。大小事宜,也都由太傅教导着。至于身边没有照顾的人,这也好办。如今元洸也有十七了,婚配之事也该提上日程了。满朝文武公卿家的清淑女儿任您挑选,择吉日完婚也就是了。”

    保太后仍是不豫,然未等魏帝发话,宗正丞并一众捧着托盘的宫婢们进入大殿内。托盘内是各式器物,有湖笔、金锭、绫罗,还有马鞍、小短剑、凤玺,除此之外,不过是些刀尺针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