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 事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细蚊,“昭儿,你陪爹爹说说话吧。”

    我应了一声,放下药,握着父亲颤颤巍巍地手。

    “爹知道,你还在为当年降魏的事情责怪爹。”父亲说得极慢,“若当年爹将大位传与你兄长,武有归儿,文有昭儿,死守在石头城,吴国或许还有回转余地。”

    我低眉垂首道:“爹爹为安民之计,才出此下策。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战与不战原只在于这一战能否换来安定罢了。”

    父亲泪眼含笑,点了点头:“你既熟读《司马法》,可知杀人安人,杀之可也?”

    我握住父亲的手一震,便沉默了,父亲多年帝位,聪明如他,又怎不知幕后之人。

    “你兄长性情刚烈,不曾深谙处世之道,那些江东大族,支持他的并不多。而你不过是女儿之身,也并非继承大统之人。只有杀了我,才能安江东弟子之心。”

    我心中早有一股暗火,狠狠道:“江东弟子多才俊,安与不安,原也不止他一人说的算。”

    父亲闻言,叹了口气道:“生女如此,到底是我陆家的福,还是我陆家的孽!”父亲一时气血上涌,又喘息了半天,方才用手支着身子,勉强坐起来,粗声粗气道,“昭儿,听父亲一句劝。千万别向魏帝复仇,陆家或许会因你的才能而兴盛,但也必会因你的野心而落得个凄凉下场。”

    父亲的话如同箴言一般萦绕于耳畔,然而这对于我来说却似乎没什么作用。作为江东陆氏的女儿,如果想要在豆蔻年华时安定下来、与世无争,那对我来说似乎是一种不可饶恕的失败。在这之前,复国不过是一个遗族的梦,而今天的一切则是为我的不甘提供了一个最好的理由。

    我潜下心,慢慢将驰骋太久的思绪掩盖好,道:“昭儿发誓,绝不会取大魏皇帝的性命。”

    最后一句话让父亲安心了许多,父亲今天说了太多的话,听我发誓之后就休息了。我慢慢走出房间,云岫早已取了剑,见我精神不大好,便扶着我去正堂。才走到一半,身后就响起满院的凄凄痛哭之声。

    父亲终究没能捱过今日。戍守在院子里的侍卫匆匆忙忙出去报信,我心如死寂地看着这一切,猛然想到魏帝去姑母处用晚膳那日,说要加强国公府的防备。当时姑母早已察觉魏帝对陆家的怀疑,不知今日的消息传入椒房殿,又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云岫扶着我走了一会儿,忽然,她问道:“姑娘真的不打算要魏帝的性命了?”

    我随手揪了一枝旁逸斜出的竹叶,叶片薄如刀,割在我的手心上有些微疼。我漠然道:“今日之事尚有蹊跷,若此事真是魏帝所为,我自然不会放过他。不过倒也不必要他的命。”

    云岫疑惑道:“难道还有更好的法子?”

    我将手中的竹叶轻轻抛去,平静道:“若他用父亲的性命稳住江山,那我就用他的江山来祭奠父亲的英魂。”

    “皇后会帮我们吗?”

    云岫提出的这个问题,竟让我有些犹豫了。姑母与魏帝的感情到底是什么样的?是公孙氏和宫人眼中的深情如许,还是作为枕边人口中的貌合神离,亦或是两情缱绻之间那不得已而为之的帝后之术。然而,我不懂这帝后之术,自然也无法揣度姑母与魏帝的一切。

    到了正堂,元澈已经走了。伺候在正堂的小厮回话,元澈走之前说,剑改日再还,总有再拜访的时候。

    父亲——沉寂两年的靖国公,终于在这个冬天引起了朝堂上的轩然大波。许是魏帝带着一丝愧疚,亦或是安抚陆家的权变之术,父亲被追封为庐江王,兄长被封为浔阳候,连带着我也被封为东陵亭主,以二品女侍中身份侍奉长乐宫。一时间,朝野上下山呼君恩浩荡。身处椒房殿的姑母只差公孙氏送来了一幅字——“惜福”,对于父亲的死却是半点不提。

    半月后,魏帝与姑母亲自素服悼唁,并特赐石椁、前后部羽葆鼓吹、辒辌车,命百僚送至郭外。兄长既为庐江王世子,扶灵顺运河回吴地安葬父亲的棺椁。

    二月的一场春雨将冬日的肃杀浇得没了影,长安城的烟雨迷蒙似乎将父亲的死冲淡了些许。自兄长归降后,凉王并没有即刻攻打长安。在战场上,他并非一只不谙世事的雏鸟,而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将,一丝风吹草动,他便将旌旗一收,回去驻守安定,囤积重兵。(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