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见罪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夜晚,魏帝留宿在椒房殿,公孙氏是内司,本不必在外侍奉。因着明日的册封大典,便与我在偏殿一同歇息。

    “明日的册封大典,陆姑娘是不必参加的。不过陛下恩准,允许陆姑娘同公主和女眷一行。”公孙氏一边说,一边做着手中的针线。

    我坐在公孙氏的旁边,道:“我倒真想去看看。见过了封后大场面,以后什么阵仗也都是小巫见大巫了。”

    公孙氏换了另一色的丝线,叹然道:“身为女子,最重要的场面,还不是出嫁那一天。想当年你姑母嫁给还是太子的陛下时,场面何等风光。姜昭仪那时虽为前赵的公主,入府早,竟连平分秋色都做不到。长安百姓,只知太子妃陆氏仪仗绵延九里。”

    屋内紫铜炭盆中的火烧的屋子里暖暖的,因晚些时候又才进了金钗石斛人参汤,总觉得胸口热热闷闷。我见公孙氏手里忙着,便自己起身去外殿透透风。

    外殿,几扇雕着缠枝莲纹的大窗虚掩着,碧水色的蝉纱帐轻挽,外面雪早已停了,夜色映着雪华倒是比月光更要清冷许多。夜风习然送爽,也同样捎来了殿外宫人的三两句闲话。

    “陛下常来椒房殿,也曾正眼瞧过你我二人,到头来咱俩还不是个二等宫人。可见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句话不真。”

    “我听椒房殿的老人儿说,当年皇后初来魏国时,在长乐宫作了一年的女侍中。凉王见天儿往长乐宫侍奉太皇太后,也算是近水楼台了。太皇太后多精明的人,也没许下来,倒是凉王去西北守边关的时候,陛下亲自去请旨赐婚,先帝竟然准了。可见这近水楼台的月儿,还是要靠抢的。”

    后面的话已是不堪,我亦无心再听。只是轻轻放下放下帷帐,回到内殿。

    公孙氏依旧在做针线,口角含笑道:“宫里的闲话有的时候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则必须赶尽杀绝。不过在下在宫中这些年只明白一个道理,说闲话的人是好不长久的。想做人上人,光靠人言成不了,只能自己成全自己。”

    我讶于她的洞察通透,也深感这句话的分量:“陆昭谨记。”

    宫中女子大多以女红打发时光,针线在公孙氏的手里服服帖帖地绣出栩栩如生的花样,没过多久,两只石青缎绣万字花样的护膝便大功告成,一斗珠的内里子,颇见精心之处。

    “公孙夫人当真手巧。”我捧了那对护膝看了又看。

    公孙氏低眉笑道:“姑娘过奖了。”

    “这话可不是过奖。”我将绣品小心翼翼放下,“我原就不大会针线的,以前在……在吴郡的时候,总是不肯学呢。好歹有绣娘帮着作,公孙夫人的绣活比吴郡的绣娘都要好。”

    “姑娘家总要学着些针线的。”公孙氏细细讲护膝用绸布包好,又将灯芯减去了些许,“若不然日后姑娘送些什么给郎君呢?”

    我有些窘迫,但也只是自嘲地笑了笑,便收拾心思睡下了。那一夜,白雪压枝,亦未曾惊梦。

    次日一早,宫里人便送来了我可以在册封大典上穿的衣装。魏帝与姑母还有公孙氏天不亮就与各个宗亲祭祖去了,我只需在前殿的册封大典上与女眷们在一起便可。

    我见伺候自己穿衣盥洗的两个宫人面生,旋即怔了怔。二人见我神色,立即行了大礼,其中一人道:“先前伺候姑娘的两个宫人因砸了差事被关进暴室了。婢子是公孙内司新指派来伺候姑娘的。”

    想起昨天晚上的事,我也并不追问,示意她二人起身:“倒劳公孙内司费心操持。只是不知二位如何称呼。”

    “婢子贱名,不敢污了姑娘尊耳,还恳请姑娘赐名。”

    我见两人,说话的这个脸庞圆圆的,生的白净,另一人长得清秀,淡然如凙,道:“扇薄常规月,钗斜只镂冰。你便叫规月,她便叫镂冰吧。”

    嘴上一说,忽想起这两句诗出自李商隐的《楚宫》,隐有凄凉之境,然而话已经说出口,便不好再改。

    规月和镂冰伺候我试了衣裙,湘妃色的浮光锦上绣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