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晨霞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妆更显修眉如兰。黑发高挽成朝云髻,束以双凤翊龙冠,霞帔上绣有织金云霞龙文,仿佛举手投足间,都熠熠生辉。她的肤容姣好,与九年前唯一不同的是,眉眼间似乎多了一分淡然。祖父为姑母取名为“妍”,意为容颜娇丽,清慧优雅,如今,姑母依然当得起这个名字。

    我也望着她莞尔笑道:“姑母容颜依旧,只是这双凤翊龙冠到底重了些,反不如姑母以前在吴郡时的一支斜钗妩媚动人。”

    姑母的眉心似乎蹙了蹙,然而最后她也只正了正神色。想来姑母也很眷恋在吴国时的往事,但口中却一带而过道:“我记得那时候你也是个有心气儿的,常与你兄长犟,如今看来倒稳重多了。”姑母握着我的手温暖而有力,似有千般不舍,“明日还有册封大典,不能多留你们。你们既一去,再见也不知何年何月。”

    此时,公孙氏走上前来福了福,回话道:“方才陛下已经有了旨意说,侄女既然来了,不妨就多住些日子。”

    原来魏帝早已知晓姑母的心意,姑母微微吃惊,却也只是颔首一笑,语气异常平淡得对公孙氏道:“既然陛下已有旨意,劳烦你将偏殿收拾一下。”

    我住在宫里似乎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定了下来,母亲也并不反对,只是嘱咐我事事谨慎,不可像往日在府里那般任性。下午姑母便去与大鸿胪商议明日册封大典的事宜,我只得独自呆在椒房殿的偏殿。

    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雪,闲来无事,我便独自坐在案头,捧着一本《御史台杂注》来看。听着外面密密簌簌的雪声,望着四下玄色的漆柱和古朴的藻井,顿觉压抑。还好有公孙氏陪着我,聊了几句也就相熟了起来。她原本就是个极和善的人,因着我第一次进宫,便将许许多多的事情慢慢讲给我听。一来二去,我也知道了一些宫里的基本情况。

    “陛下登基已有一年半,但是宫中分位高的嫔妃却不多,如今除了咱们这位皇后娘娘,也只有左昭仪姜氏和容华薛氏两位。姜氏的家世与咱们皇后差不多,曾是赵国的公主。姜昭仪年轻时凤仪万千,颇受宠爱,并诞有一子,可谓大功,所以兄弟子侄也大都封了官。薛容华是前年新晋的,入宫一年便诞下一名小公主,来日若诞下皇子,居昭仪之位也是指日可待。她本是由皇后举荐,保太后亲自点头的,样貌自不必说,其人品尊贵,又是柔水一般的好性情。”

    “保太后?”我第一次听说。

    公孙氏笑道:“我大魏有两宫太后,一位是先帝的皇后,尊为太后,先帝驾崩后,随凉王就国于武威郡,又称武威太后。另一位则是皇帝的乳母,亦作保母,因保母有劬劳之恩,所以并极尊崇之义,尊为保太后。”

    “那皇帝的生母呢?”我原本是好奇,然而公孙氏的笑容却黯然下来。

    她和靖道:“这就要提到魏国的一道祖宗家法——立储杀母了。”

    立储杀母,我曾在史书中读到过。当初汉武帝为了防止主少母壮、太后干政、外戚专权,便赐死了太子的母亲钩弋夫人,不过那只是当时皇帝的权宜之计,并非规制。只是我没想到魏国竟沿袭了这个旧例,并立为家法,即便是刘汉一脉的南方十六国之一的蜀国,也从未有过这样的规矩。

    公孙氏见我迟疑,只正色道:“立储杀母皆是为国家之安定,社稷之福祉。”

    我自知失态,好在公孙氏并不怪我,只是提点一二,便诺了一声,继续听她讲。

    “本朝太子元澈,乃是崇德夫人冯氏所生,按例,崇德夫人赐死并追尊为孝德皇后。三皇子淄川王元湛乃系姜昭仪所生,办事干练,深得陛下喜欢。四皇子浮阳王元洸的母亲去世的早,由保太后亲自抚养,只寄情琴棋书画,人也随和。除此之外,还有陛下的异母兄弟凉王启祥,凉王是武威太后之子,常年在外领兵,甚少回来。

    女眷之中,陛下膝下还有孝德皇后所生的长乐公主雁凭,与姑娘年纪相仿,尚未出阁。不过颇值得一提的是与陛下一母同胞的姐姐——舞阳长公主倾华,驸马是先帝麾下的第一儒将舞阳侯秦轶,年纪轻轻就平了契丹国,迫使耶律达满称臣。”

    公孙氏与我说了许多,既有宫内的规矩,也有朝堂的格局。将这些琐碎默默记在心里之余,我亦感慨大魏的女子竟也能公然谈论政事。然而大魏自开国以来,外戚专权的事例鲜有,恐怕其中就有立子杀母这规矩的功劳在里头。

    皇位政斗终究是男子的战场,于后宫,大抵生活便应如姑母一般,纵有那许多琐事,也都随着岁月沉淀了吧。(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