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建国事先也是做足了功课的。
通过大勇,童建国了解到都校长以及其他教职员工的一些情况。
都校长是60年代的师范生,业务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在重机厂的口杯、人缘也不错。
反正学校也不能全用新人,找个靠谱的人先支撑着,就当做了顺水人情。
明白了童建国的意思,裴厂长大笑:“童总果然爱惜人才啊。”
大勇在一旁说:“我们童总经常说,没有过人之才就得有容人之量。”
裴厂长摇头:“童总谦虚,您既有过人之才,也有容人之量!”
基本意向达成后,双方又就具体事宜商谈了两天。
重机厂与红星集团就联合办校问题达成以下协议:
1、重机厂提供场地和主要教学用具、用品。
2、红星集团提供办学所需全部资金。
3、红星集团原则上接受技校原有的所有教职员工,但必须纳入商业化管理。全校实行全员合同制,根据个人能力竞聘上岗。
4、红星集团拥有技校的命名权,但所起校名不能违反公序良德。
5、红星集团拥有技校的经营权,但不能违反技校原有的办学宗旨。
6、该协议期限为10年。
……
这会儿的人都比较老实,不管是学校还是工厂,他们对地产都没意识。
你接手了他们的职工,就帮他节省了一大笔开支,他们还得反过来感谢你,所以都恨不能拱手相送。
童建国是本地人,也不能巧取豪夺太过了,就没好意思狮子大张口,能够保证自己的利益就可以了。
协议签订后,童建国又跟都校长攀谈一会儿。
“老都,纺校那边怎么样?”
“也不怎么样,勉强维持……”
“嗯,形势使然……”
“童总莫非想把纺校也纳入麾下?”
“合作,只是想合作而已……”
“那我帮你打听打听?”
“不会太麻烦吧?”
“不麻烦,正好我一个同学在那里当教导处主任。”
“好!那就拜托了啊!”
纺织厂和重机厂只隔了一条街,也同样是五六千人的大厂。
最近几年由于转型不利,也跟重机厂一样面临举步维艰的境地。
童建国之所以对纺校也情有独钟,是因为他的企业更需要纺校的那些缝缝补补的专业。
再说,纺校跟技校紧挨着,不如一鼓作气把它也拿下好了。
都校长还真是给当个事儿来办。
忙活了几天,就给童建国带来消息了。
“哎呀,他们也很愿意跟咱们合作呢。”
都校长一脸的兴奋。
“嗯,他们都有啥条件?”
“一是全盘接受他们的教职员工,二是每年给他们培训30名技术工人,三是……”
“嗯,再说吧。”
“啊?他们要的条件只是比我们略多了一点,再说他们的校区比我们技校大,教具也比我们丰富……”
“不着急,再等等吧。”
“唉,好吧……”
童建国也没指望一蹴而就。
赶叻的买卖不是买卖。
你主动找人家,人家肯定得提要求了。
但纺织厂的要求不能比重机厂高。
凡事有个先来后到,不能让主动者吃亏。
而且,童建国也不急。
没有对比就没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