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办法有洋办法的好处,土办法也有土办法的效率。
童建国和二妹创办的饲料厂采用到各个乡镇刷大墙的宣传策略,不到一个月就见效了。
“咱们刷了16个乡镇,眼下已经卖出去20吨饲料了……”
“还不错。”
“早着呢,我给你算笔账啊。”
“嗯。”
“这十几个乡镇平均每个乡镇有存栏标猪1000头,咱就算百分之十买咱们的饲料吧。每头猪增重50公斤,100头就是5吨,对吧,我没算错吧。”
“哈哈,没错。”
“饲料转换率按三比一算,100头猪就需要15吨饲料,16个乡镇就需要240吨饲料,还有其它乡镇……咱们眼下一年的产能是1000吨,看来半年内就得扩产呢。”
“一吨饲料咱们卖270元是吧?”
“是啊。”
“利润能达到多少?”
“你猜!”
这会儿各个行业的市场虽然都不算大,但企业的利润却很可观。
拿童建国的箱包厂来说,利润一度达到过百分之五十左右。
眼下追求规模效应了,利润也能达到百分之三十。
但饲料这种比较低端的产品应该没那么残暴。
“百分之二十?”
“三十!”
“够狠!一吨赚80块钱,1000吨就能赚8万,对于一个投资20万的新厂来说,这已经很惊人了。”
“哼哼,再等半年咱们会更厉害!”
童建国搬到新家了,老弟童建军也搬到公安局分的一间半房子去了。
童家一下子就变得冷清了。
以前每天晚上还有半大孩子过来看电视。
最近这一年,整个东门里这一片小区三分之一的家庭都有黑白电视了。
这些倒霉孩子就开始挑家了。
谁家有伴搭伴的孩子,他们才到谁家去。
童家就两个老的谁爱来啊。
其实,童建国他们兄妹四个基本每个星期都过来。
连在外地的童建义也至少半个月过来一次。
只是童华章和叶淑珍还没适应而已。
主要是叶淑珍。
跟当下的大多数妇女一样,她们都没能学会自得其乐。
她们习惯把自己捆绑在家庭这辆战车上。
相比之下,童华章就惬意多了。
每天喝茶看报,实在没事就练练书法。
做衣服大概是叶淑珍唯一的爱好了。
童建国每次过来,她都在忙活着。
“妈,你看这是我在上塰给你买的最新画册!”
童建国把从上塰买回来的服装裁剪画册拿给老妈。
叶淑珍欣喜地翻着:“哎呀,这么多新鲜样式啊。”
“是啊,你这又是在做啥?”
“这不,给安欣还有团团做的小裙子……”
“她们那么小,做那么多衣服干嘛,几天就穿不下了。”
“说不定建军将来也……”
“建军人想生儿子,你可别乱咒人家。”
“哼!这怎么是咒?生男生女不都一样吗?”
“俺爸呢?”
“还能干啥?又躲到对面屋鼓捣他那些破玩意。”
自从童建波结婚离开以后,她原来的屋子就成了童华章的办公室了。
跟叶淑珍闹别扭了,就躲到屋里来。
或者想鼓捣点啥,也待在屋里大半天不出去。
童建国拎着一大捆报纸过来了。
“给你,爸。”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