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十二章

    民国二十年末,家昌随军至上海。时蒋光鼐已病愈,复为第十九路军总指挥,委以家昌虚职。家昌郁郁不得志。蔡廷楷善言抚慰。其时东北马占山、丁超、李杜等人孤军抗倭,独力难支。家昌心想:与其在此仰人鼻息,不如到东北抗击倭寇。一日闲聊,家昌言在此碌碌无为,欲往东北诛杀倭奴。蔡廷楷听了,道:“昌儒所想,正合我意。我欲召集各部将领来沪密商,商讨组织‘西南国民义勇军’,我自担任总指挥,赴东北抗击倭寇。”家昌听罢大喜。于是蔡廷楷召集众将密议北上抗倭之事。众将皆慨然赞同,议定次年二月一日率部乘津浦车北上。

    忽一日,蔡廷楷得报:东瀛军舰三十余艘,横行无忌,昂然而来,陆战队数千人登陆,于路狼奔豕突。谢家昌道:“倭奴歹意,路人皆知。贤初兄当整军备战,以防不测。”贤初深以为然,即令驻淞沪各部严加戒备。忽报倭国驻沪领事村井大放厥词:第十九路军务必由驻地向后撤退0公里,否则后果自负。谢家昌听了大怒,道:“倭军客居我中华大地,乃以主人自居,毫无忌惮,岂不知死!”随即请战。蔡廷楷聚众将商议,愤然道:“倭人有恃无恐,寻衅我军,压迫我百姓:捣毁商店,侮辱人民,并不断增兵,不欲图上海,却欲何为?是可忍孰不可忍!蔡某欲舍身报国,未知诸位可愿相随?”众皆奋然应道:“国难当头,为国赴死,死得其所!”于是,蔡廷楷向全军各部发布“我军以守卫国土,克尽军人天职之目的,应严密戒备。如日本军队确实向我驻地部队攻击时,应以全力扑灭之”等密令。

    数日之内,家昌陪同贤初巡视各处,加紧备战。忽报军政部长何应钦来沪,约蔡廷锴面谈。家昌大惊,道:“若何某令兄妥协,万不可应承。”蔡廷锴道:“贤弟勿忧,我自有分寸。”既相见,何应钦劝道:“现今国力微弱,无对日战之准备,日敌虽有压迫,政府均拟以外交途径解决。上海敌方无理要求,要十九路军撤退0公里。政府本应拒绝,但为保存国力起见,不得已忍辱负重,拟令十九路军于最短期间,撤防南翔以西地区,重新布防。此是中央意旨,想兄也必同意。”蔡廷锴冷然道:“本军自到沪驻防以来,军纪尚佳,对于国际租界人士,均守文明,在沪中外人士尚无不满,且驻地均是我国领土,亦不接近日寇地区,要撤退,殊无理由。倘政府要撤,请不限于敌方之要求。最好调我全军离开京沪路,我当绝对服从。”谢家昌愤懑道:“中央对暴日一再退让龟缩,又兼寄望于国际调停,此乃亡国之策!”何应钦斥道:“昌儒放肆!你没去过日本,不知日本之强。不战尚可存一息,战则必亡!蒋公亦曾言:‘我之顽敌非是日本,而是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国防力薄弱之故,暴日乃得于二十四小时之内侵占吉、辽之范围,若再予绝交宣战之口实,必至沿海各地及长江流域,在三日内悉为敌人所蹂躏。’——你虽黄埔出身,如何这般愚钝!”家昌讥讽道:“蒋校长与阁下皆师从倭奴,因而畏日如虎;家昌师从蒋校长与阁下,最没出息,因而处处藐视日狗!家昌不好读书,尚武,故要与倭奴刀枪相向;何部长熟知治国安邦之策,纵横捭阖,尚文,故寄望于国联斡旋,国联尽是些为利卖义之徒,岂能相信!”何应钦恼羞成怒,击桌大骂。蔡廷锴慌忙劝解,又让戴戟将家昌支走。家昌犹不解恨,大呼:“借我十万虎贲,踏平东瀛诸岛!”

    次日,上海巨头杜月笙、张静江来访。张静江问道:“蔡将军可知淞沪之危,犹累卵?”蔡廷楷道:“倭人之心,路人皆知。我军未雨绸缪,加紧备战,守卫上海。”张静江道:“十九路军乃威武之师,纵横天下,于国有功。望蔡将军体念中央之意旨,撤至南翔一带,以免与日军冲突。上海华洋杂处,繁华之区,若战端一开,殃及百姓。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居。倘伤及西方列强之利,中央亦难交待。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于仞,无欲则刚。万望将军顾全大局,勿意气用事。”蔡廷楷正色道:“蔡某行事,非为私利。上海乃我国领土,十九路军驻兵上海,与倭人毫无关系。倘倭军胆敢来犯,我军守土有责,必迎头痛击。张先生素来爱国,德高望重,为国民革命所捐财资,何止百万。现今中日开战在即,望张先生能解囊相助。百姓得救,必感先生之德。”张静江听了,哑口无言。杜月笙道:“只怕战祸一起,繁华之上海将毁于一旦,百姓流离失所,无以为家了。只愿蔡将军以天下苍生为念,忍让求全。”蔡廷楷作色道:“蔡某精忠报国,抗击倭寇,若胜,利在国家;若败,蔡某惟死而已!”杜月笙、张静江原以为假以辞色,能说动蔡廷楷,不想弄得如此难堪。两人不胜愧惶,悻悻而去。

    十九路军作决战之势。时上海滩风谲云诡,传言四起,俱言战争将至,人心摇动。商家或撤资,或欲迁出上海,或囤积居奇,或抛售股票;大小商铺接肩擦背,市民争购生活用品。街头已有逃难避祸之人,个个急急惶惶。《中央日报》信誓旦旦,言政府及西方列强正全力斡旋,以息争端,战争不可能发生。?——民国二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深夜,日寇分兵突袭驻守闸北通庵路之翁照垣旅。

    蔡廷锴下令守军“为自卫计,应迎头痛击”,又嘱家昌速赴前线助战。家昌领命,即率兵奔赴通庵路。此时日寇凭借铁甲之利,猛攻我军阵地。我守军拼死相敌,仍难挡其锋锐。家昌率军赶到,大叫:“嘉添勿慌,家昌来助你!”翁照垣大喜道:“若非昌儒,我旅危矣!”家昌于阵前大呼:“今日所击者,乃东瀛倭狗,军人之价值,体现在此。各位弟兄当无所顾忌,奋勇杀敌,人人争当民族英雄!”我国民革命军大为振奋,凭街据巷,阻击日寇。

    时日寇凭借铁甲车掩护,填街塞巷而至,虬江路、广东路、宝山路、横浜路、天通庵路、青云路等处俱有寇至。家昌急与翁照垣商议对策,道:“血肉之躯,终难敌铁甲之利,不如分兵迂回侧击倭贼。烦兄在此据守,我带领一队人马出其不意,侧击倭贼,或能解据地死守之窘。”翁照垣道:“昌儒所言极是。”于是家昌带着数百勇士迤逦前行。忽见一黄豆铺被炮所击,黄豆撒满一地,几个士兵不慎,滑倒在地。家昌灵机一动,令众军卒将店内大豆扛走。

    家昌率军匆匆赶到宝山路。只见倭寇铁甲轰然而至,炮弹落入巷中,楼房撼然欲坠。我军伏于民房之中。忽见贼寇蜂拥而来。我军悄然于路撒下大豆。众倭军俱穿皮鞋,站立不住,纷纷倒地。我军士趁机射击,无有不中。铁甲内倭贼见势不妙,仓促后转,岂知街巷狭窄,数车相撞,卡在一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