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八章 传染病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当初説要做宫女的时候,我很想阻拦你,现在看着你这个样子,幸好当时我没有那样做。”

    听説长今去了惠民署,德九媳妇冷不丁冒出这样一句。

    “你把话説明白点儿,什么意思啊?”

    “她不是动不动就被赶出来吗?要是像普通女人一样嫁人,也会被赶出来的。”

    “如果当初嫁了人,説不定过得很好呢。”

    “可是如果女人被婆家赶出来,一辈子就完了。你看长今呢,从宫女到内医女,甚至惠民署医女,她可以随便换,这不是很好吗?”

    德九媳妇讽刺挖苦的技巧确实不容低估,但长今也只是笑笑,没往心里去。旁边的一道倒是暴跳如雷。

    “她本来就很伤心了,您就不能跟她説点儿别的吗?”

    “我也是伤心才这么説的,説是一年交两石米,可现在怎么样?别説两石了,连两斗都不到。惠民署的俸禄比内医院低多了,不是吗?”

    “钱就那么好?您就那么喜欢钱?”

    “那你呢,你就那么喜欢长今,竟然能为了她跟母亲顶嘴?你就那么喜欢?”

    长今接受医女教育就是在惠民署,所以对这里并不感到陌生。太祖元年继承高丽时代的惠民库制度,设立了惠民局,世祖1年更名为惠民署。迁都汉阳后,在建设都城时动用了大量百姓,很多人在施工中受伤,甚至还传染病大肆泛滥,据説这些人都是在惠民署接受了治疗。医药运输、收纳、救治民众,包括医学教育都是惠民署的主要任务。

    这里人很多,从提调到茶母*(朝鲜时代在官衙里负责端茶倒酒的官婢,从朝鲜后期开始秘密从事搜捕任务,相当于今天的女刑警——译者注),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据説考试成绩不好的医女被送往惠民署做茶母,而且惠民署医女在官妓中的地位最高。想成为医官的人必须先以医学训练生的身份入学,接受一定的教育,所以这里有很多预备医官。

    惠民署和活人署的设立,是为了救济那些得不到中央医疗部门照顾的普通百姓。根据字面意思来看,惠民署就是施给百姓恩惠的官厅,活人署则是救人的官厅。

    据《经国大典》记载,惠民署是为百姓治病的机关,而活人署则是为都城病人治疗的机关。很多百姓在生病却无钱医治时都来找惠民署。事实上这两处机关都是一团糟,甚至被人们称为“杀人署”。建立不久为什么被冠之以如此恶名呢,可见问题之多。

    接受医女训练的时候长今并没有发现,惠民署其实不成体系,却频繁发生违法乱纪的事。原本免费提供给百姓的药材总是不翼而飞,药材仓库里积满了灰尘。

    医官在取得独立开设药房的权力之前,也只是打发时间,从来不把心思放在为百姓治病上面。不但茶母,大部分的医女都热切盼望有一天能被哪位高官娶回家中做妾室。尽管如此,他们也敢欺生,聚在一起结党营私,从第一天起就排斥长今。

    大概是有人跟内医女交往的缘故,长今拒绝参加宴会的消息也传到了这里,至于她擅自行医的消息就更不必説了。医官们拿荒唐不经不可救药的眼神打量她,医女则对长今表现出了彻骨的厌恶。长今对此毫不在意,她理直气壮地面对那些除了权威和体面什么也没有的医官,对于叽叽喳喳的医女,她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因为医女不可以擅自针灸,她也只好给医官们打杂。想来想去,长今又把一些有志于学医的训练生和妇女聚集起来,教她们学习简单的医术。当然,大多是些可以在家简单操作的应急措施。

    对于贫苦艰难的百姓来説,贵重的药材或者医学书籍都可望而不可及,因为书籍大都以难懂的汉字编著而成。长今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解释给大家听,还教她们基础的针灸法。

    政浩每天都留在惠民署,就像坚守承诺一样,他坚守着“永远守护在长今身边”。当时他正在调查药材商与崔判述之间的非法勾当,于是暗中调查惠民署的药材缴纳情况。

    根据政浩掌握的情况,药种商垄断了药材的专卖特许权,而崔判述则控制着药种商。对全国各地药材商带来的药品,他找出种种借口吹毛求疵,或是退回或是低价购入。崔判述从丧失竞争力的药材商那里以最低的价钱收购药材,转手卖给他所掌握的药种商,在这个过程中他可以谋取数倍的暴利。

    穷苦百姓自然买不起药,他们只能去找惠民署,可是从惠民署取药比上天摘星星还难。暂且不论进到惠民署的药材质量多差,而且就连这些劣质药材也被医官们伪造帐簿从而据为己有了。

    儒医出入惠民署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但还是有很多人看着不顺眼。他们害怕自己的非法勾当被戳穿,一个个神经紧张。政浩不能告诉大家他来看望长今,再加上当年的成均馆人参问题半途而废仍未解决,所以他决不想放弃调查。

    长今忙于自己的事情,没有太多时间与政浩在一起。医女们随时都被叫去参加大大小小的宴会,给患者看病、教育、甚至连药材管理的事全都由她负责,忙得不可开交。

    梅雨季节开始的时候,云白来了。

    “你又被赶出来了吧?看来你跟王宫真是无缘啊。”

    刚一见面,云白就冷嘲热讽。长今被激怒了,气急败坏也不甘示弱,她冷冰冰地説道。

    “大人还没被赶出来吗?典医监的法纪也太松散了吧?”

    “你不用担心典医监的法纪,很早以前我就被赶出来了。”

    “什么?”

    “我説让我戒酒还不如让我戒典医监,他们就让我立刻走人。”

    “大人您也……那现在拿什么当酒钱?你总不会要我给你买酒吧?”

    “死丫头,没良心的东西,为了让你做医女,我尽心尽力地教你,连壶酒也不愿意给师傅买吗?”

    “惠民署医女的俸禄少得可怜,我很难办。”

    师徒之间亲密无间地开着玩笑,彼此很久没有这样无忧无虑地笑过了。一阵清风挟着雨的气息从湿热的院子里席卷而过。

    “好象要下雨,看来路上不会寂寞了。”

    “您要去哪儿啊?”

    长今这才发现,云白背着一个大包袱,好象要出远门。

    “我去旅行,顺便到智异山找点儿药材。”

    “离开典医监,现在您又打算开药房吗?”

    “这个主意也不错啊。麻烦医女无论如何帮我牵牵线,就让我用惠民署的药材吧。”

    “等雨停了再走吧。”

    长今正为云白雨中赶路的事担心,所以没理会他的玩笑。

    “如果现在出发,走到那边雨不就停了吗?”

    “这可是梅雨。”

    “梅雨过后,説不定又有传染病肆虐。对于艰难的老百姓来説,这个时候的药比任何时候都贵。要想赶在梅雨之前采药加工,现在必须马上出发。药材的采集时机和加工方法最为重要。”

    “这我还是第一次听説。”

    “凡药三分毒。为了把毒排干净,必须经过认真细致的加工程序。同样的药材,用心调制加工和未经加工,药效大不相同。”

    “什么时候有机会,我想跟大人学习学习。”

    “没有特别的方法,只要用心就行。喷上酒,九蒸九曝,也就是蒸九次炒九次,这个过程很重要。另外还要花费很多时间和心思除去油脂,最后晒干。药材的药效最终取决于调制和加工的方法。过季的药材药效肯定会大大减弱,所以不管多么珍贵,都不能用。”

    “惠民署要是能有一位大人这样的医官就好了。”

    “不是有你吗?”

    “医女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有严格的规定。”

    “你以为只有医女才是这样吗?”

    云白的话音里饱含着失落。他一定在典医监遇上了什么事,所以他才放弃俸禄,如此狼狈地离开。

    望着云白逐渐远去的孤独的背影,长今突然想到,也许自由不过是孤独的另一种説法罢了,那是只有放弃某种东西的人才能拥有的高尚而隐然的孤立感。这时候雨的气息越来越浓了。

    有消息説,御膳房的一个内人自尽了。长今奉命前往调查事件的真相,于是她和茶母一起入宫了。

    三年了,长今再次来到御膳房。走进停放着尸体的内人住所,长今努力忍耐,却仍然恨得两腿发抖。

    内人们蜂拥而来,长今连招呼也没打,直接迈步进了房间。

    通过考察尸体发现,这名内人好象服过剧毒药物。自尽之人无论选择上吊还是投湖,一般都会咬到舌头,而服剧毒本身就有些蹊跷。不管手艺多么精湛、配出多好的毒药,都不可能服毒之后立刻死去。

    被赐死药的罪人也可以自己走回房间慢慢死去,之所以把药加热,为的就是增强药效,缩短痛苦的时间。如果赐死对象是武官或者身强力壮,仅凭死药死不了,还要用绳索勒脖子,这样的事情也经常发生。想自杀却选择这种痛苦的方法,从常理上説不通。

    茶母的想法也差不多。

    “嘴巴周围还有伤,可疑的地方很多,内衣上面的斑点也很可疑。分明是沾在草叶或泥土上,过一段时间干了之后留下的痕迹。”

    “还有一种假设,她去寻找上吊的合适位置,然后回到住处服了剧毒,可我总觉得有些前后矛盾。”

    “像是服了剧毒吧?”

    茶母摘下银簪拨开死者嘴巴插进喉咙,过一会儿,银簪逐渐变成了黑色。

    “她服的是砒霜。砒霜内含硫磺,与银结合就会变成黑色。不过,如果是她自己服的砒霜,嘴角不可能撕裂。”

    “一定是有人强灌的。”

    “那么,为什么不把尸体抬走而放在这里呢?”

    “如果是凭借暴力灌毒药,至少应该有两人以上。应该不是力气不够,而是没有时间。”

    “一定是这样,现在该怎么办呢?”

    “应该先见一见跟她关系密切的内人。也许她和谁结了仇怨,或者与谁相爱都是説不定的事。”

    “我也暗中打听一下。”

    “对了!你曾在御膳房待过,一定有很多熟人。”

    茶母声音很低,必须把耳朵贴近她的嘴巴才听得见。她故意放低声音,是怕别人听见。

    长今回答得很简短,先走出了房间。御膳房的宫女们围在院子里闹哄哄的,看见有人出来,不约而同地磨蹭着向后退去。

    闵尚宫和昌伊、令路都在其中,可是没有连生的面孔。

    “这不是长今吗?在济州清理马粪的贱人,怎么又到宫里来了?”

    令路还像从前一样。尽管岁月流逝,却仍然存在着不可改变的事物,这让长今感到欣喜。

    “你最好赶快离开,不要在这里耽搁。难道你还不知道?王宫不是你待的地方。”

    令路分明是心虚了。不过仔细看时,她也只是声音没变,脸上全无血色,眼神游移不定,仿佛被人追赶似的。

    “你不让我走,我也会走的,不过见到你我还是很高兴。”

    “太放肆了,一个卑贱的奴婢竟然对从九品女官不説敬语?你还像从前一样不知深浅,胡説八道。”

    “对不起。奴婢太高兴了,竟然忘记了自己的本分,闯了大祸,还请大人海涵。”

    长今面带嘲笑,用上了夸张的敬语,令路满脸不悦地转身走了。这时,惊讶得不知所措的闵尚宫和昌伊跑了过来。

    “长今啊!多长时间没有见到你了?”

    “我们都不知道你做了医女,以为你还在济州做官婢呢。”

    “真是高兴啊,看见你,我就想起了韩尚宫。”

    闵尚宫笑着説道,但是眼眶里早已盈满了泪水,似乎马上就要溢出来。长今哽咽着,不知道説什么才好。

    “受了不少苦吧?做医女不累吗?”

    “是的,这些日子您还好吧?”

    “当然,我们一定要好好活着。尽管御膳房一天比一天恐怖……”

    “连生呢?我怎么没看见连生?”

    “这个嘛……她……”

    “怎么了?她出什么事了?”

    “这里人太多,我们找个安静的地方。”

    闵尚宫环视周围,带长今回到自己的住处。

    “近来,御膳房的气氛越来越怪,我跟你在一起都要看人家脸色。”

    “看谁的脸色?”

    “看谁的脸色?要是传到崔尚宫嬷嬷耳朵里,准没好事。”

    做尚宫的时候就搅得御膳房鸡犬不宁,现在成了最高尚宫,还不知道会怎样呢。

    “最近提调尚宫和最高尚宫反目成仇,御膳房乱成了一团。我们每天都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地过日子。”

    “提调尚宫怎么和最高尚宫反目成仇呢?她们不是很亲密吗?”

    “别提了。崔尚宫最近疯狂排挤提调尚宫。自从有了淑媛娘娘这座后台,崔尚宫干脆把自己当成了提调尚宫的主子。”

    她不满足于御膳房的第一把交椅,就连背后支持自己的主子也要一并铲除。崔尚宫对权力的**似乎永无止境。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权力欲更丑恶更无情了。

    “可是连生到哪儿去了呢?”

    “我们也都在猜呢。昨天夜里提调尚宫来把连生叫走了,我问了问跟连生住一个房间的丫头,説她直到今天早晨还没回来呢。”

    “提调尚宫为什么把连生带走呢?”

    “这个嘛,我觉得好象是这样……”

    “哎呀,您又来了!我都説过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

    闵尚宫压低声音,昌伊摆着手插嘴説道。

    “你这孩子!怎么説呢,你等着瞧吧,看看我説得对不对。”

    “请您説详细些,让我也听个明白。”

    “我是这么想的,提调尚宫肯定是把连生带到殿下那里了。”

    “连生还远远不到给大王进膳的时候啊?”

    “你呀你,身为医女就只能想到这些吗?”

    “看看您吧,只有尚宫嬷嬷才想得到那些古怪事。”

    “有什么古怪的,连生蒙受大王圣恩,这有什么古怪的吗?”

    “不是这件事情古怪,嬷嬷您能想到这些倒是很古怪。”

    “连生蒙受大王圣恩……提调尚宫为什么要策划这种事呢?”

    “你想想吧。崔尚宫嬷嬷凭借淑媛娘娘的后台对提调尚宫的位置虎视眈眈,所以提调尚宫也要培养可以与她抗衡的力量,就在连生身上下工夫。连生长得漂亮,又爱撒娇。”

    “为什么一定要找连生呢?如果只是这个目的,可以从百姓中间物色一个,那不是更可靠吗?”

    “提调尚宫嬷嬷家里女孩很少,而且没有年龄合适的。”

    “难怪啊,还有谁能像连生那样对崔尚宫怀着报复之心呢?”

    “当然,那当然,你的脑子总算开窍了。”

    昌伊只是随口一句话,闵尚宫却像得到鼓励似的勇气倍增。

    还有谁能像连生那样对崔尚宫怀有报复之心,这句话的意思不用问也猜得出来。就像亲祖母一样被连生信任和依赖的丁尚宫被她们害死了,从某种角度来説韩尚宫也替代了连生早已不在人世的母亲,还有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长今也遭到她们的迫害。

    顷刻之间,连生失去三个最亲最爱的人,孤零零地留了下来,而她们几乎就是连生的全部。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崔氏家族害死了韩尚宫和长今,但连生已经有足够的理由恨她们了。

    “她不会跟这次御膳房内人自尽事件有什么关联吧?连生会不会被绑架了,我很担心。”

    “提调尚宫是当着我们所有人的面把连生带走的,不会是绑架。总之,心伊也够可怜的。”

    “这个内人您熟悉吗?御膳房的内人我应该认识啊,可是这张面孔我觉得很陌生。现在是内人的话,应该是跟我一起进宫做丫头的吧?”

    “训育尚宫出去物色丫头的时候注意到她,就把她带进来了,她年纪大,才华横溢,就做了特别内人。”

    “她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事,竟然选择自尽呢?”

    “如果有不为人知的事情,我们又怎么可能知道。”

    “这段时间没有什么蹊跷的地方吗?”

    “蹊跷的地方?当然有!怎么会没有。”

    “您详细説説。”

    “一个活泼又有才华的孩子突然间断命,还有比这更蹊跷的吗?”

    “她的性格很活泼?”

    “当然了,聪明能干,很有人情味,所以她做了特别内人,我们也都很喜欢她。而且她还很有侠义心肠,看见谁可怜都不会置之不理。”

    “只是除了一个人。”

    “除了一个人?谁?”

    “您还问是谁?从早到晚折磨心伊的人,除了令路还有别人吗?”

    “对!令路这个缺德鬼看见心伊就恨不得把她吃了,就像对你和连生一样,总是使坏心眼。”

    长今点点头,陷入了沉思。聪明又有才华的内人在一夜之间毁掉自己的人生选择了自尽,这不是件容易事。然而在御膳房,尤其是掌握在崔尚宫之手的御膳房,一个聪明而且才华出众的内人却很有可能突然消失。説不定这是个绝好的机会,可以揭发崔氏家族的奸恶凶险。

    长今把这些事全都告诉了茶母,紧接着去找洪淑仪。

    “听説你去了惠民署,我担心坏了,现在能够看见你,我就放心了。你应该找我帮忙的,怎么让你走你就悄悄地走了?”

    淑仪很高兴,做手势要长今靠近点儿。

    “突然之间要走,我也没来得及向您问候一声就离开了。您的病怎么样了?”

    “一天比一天好,你的功劳很大啊。”

    “不敢当。”

    “现在算是彻底回来了吗?”

    “不是,真是荒唐,御膳房的一个内人自尽了,惠民署派我过来,我就来了。”

    “竟然有这种事!宫女自尽!宫女是不允许死在王宫里的,不是吗?”

    “详细的原因我不清楚,不过有很多可疑之处,都不像是自尽。”

    “可疑?那么,你是説有人先将她杀了,又故意设计出自尽的场面?”

    “现在还很难断定。所以,我有急事要问娘娘。”

    “你説吧,只要我知道,我一定告诉你。”

    “最近宫里有没有发生符咒事件?”

    “符咒事件……这个我不知道,我倒是听説淑媛为了生儿子,叫巫师施行巫术。”

    “在王宫里施行巫术?”

    “她大概想赶在王后娘娘生下元子之前先生出儿子来吧。”

    “不是已经有章敬王后的世子了吗?”

    “好象是想先生儿子,然后再策划别的事情。而且,哪个妃子不希望自己膝下能有个儿子?”

    就算崔家再为权力迷住眼睛,应该也不敢图谋这种事吧。韩尚宫仅凭实力就敢跟她们对抗,并且试图战胜她们,实在令人尊敬,也让长今自豪。

    “现在就这么放肆,要是生下儿子,还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呢。王后娘娘没有嫉妒心,所以现在还相安无事,不过忍耐也是有限度的。前几天,我带着你采集的露和茶去看王后娘娘了。”

    “是吗?”

    “她説味道很好,我就把这茶的来历随口一説,结果令我吃惊的是娘娘竟然知道你的名字?听説你尽心尽力地照顾过保姆尚宫?”

    “是的,只是没想到王后娘娘还能记得我的名字。”

    “你参加御膳房最高尚宫比赛的时候,她好象就已经注意到你了,她很为你的才华惋惜,还説你要是回宫,一定带你去见她。”

    带着这个喜出望外的消息,长今离开了淑仪的房间。王后娘娘竟然还记得自己的名字,真让她惊讶不已。最高尚宫比赛的情景她还没有忘记,千万百姓之母记住了她跟随师傅参加的纯粹而炽烈的挑战时光。

    长今从淑仪的庭院里走过,仰望天空。厚重的乌云铺满天空,仿佛一场大雨就要来临,乌云的那边仿佛有韩尚宫在俯视自己。

    崔尚宫的脸比乌云密布的天空更阴沉。令路的脸苍白得泛着青光。

    “我千叮咛万嘱咐,你怎么处理成这个样子?”

    “我按照嬷嬷的吩咐,已经确定她死了,可是……”

    “确定死了?那你是説她变成鬼回来了?”

    “分明死了的呀。”

    “服下砒霜断了气的人,怎么可能自己回到住处呢?”

    “这……这个……我也正为这事纳闷得要死。嬷嬷您叮嘱过,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一定要亲眼确定她断了气,然后才能离开,不但我,其他内人也都看见了。”

    “你这个蠢货,从你做事不彻底被心伊发现起,我就应该看出来了……”

    崔尚宫按着太阳穴,説到后面就模糊了。她如坐针毡,心神不定。虽然在住处被人发现,幸好她已经死了。为了让大家知道到她的死亡,她一定拼命回到住处然后才肯咽气。服了剧毒还能有这么大的力气,论刚强真不亚于明伊。

    刚听到这个消息,崔尚宫以为谋杀明伊时的噩梦重新上演,一时间心乱如麻。再加上长今才露面不久,她更加难以摆脱毛骨悚然的心情。

    她派令路把辰砂放在中宫殿的火锅里,即使被发现,也还可以找到争辩的理由。辰砂是一种矿物质,味道很甜美,磨成粉末后具有镇静和镇痉作用,属于上好的药材,安神明目、促进血液循环、使面部皮肤富有光泽。发高烧或神情恍惚説胡话时,因惊吓而剧烈心跳时,贲门下部疼痛或者经期症状严重时,效果尤佳。但如果沾上热气,则会变成毒物,所以被崔尚宫选来放进火锅。

    令路往食物里倒粉末的时候被心伊发现了,她按照嬷嬷事先的嘱咐敷衍几句,不料聪明的心伊却没有就此放过。为了不让明伊的故事重演,这次以砒霜代替附子,更不忘叮嘱令路务必确认心伊彻底死后才能离开。令路还是把事情办砸了。服完砒霜的人还能回到自己的房间,真是不可思议。同室的朋友发现心伊后立刻报告义禁府,崔尚宫连插手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最令崔尚宫不安的还是长今的出现。不知道她有没有从韩尚宫那里了解到她母亲

    明伊的情形,就算她不知道,但只要由她来负责这件事,她一定会拼命查个水落石出的。

    首先应该让长今回到惠民署。想到长今留在宫里,什么东西不吃她也会消化不良。

    崔尚宫冥思苦想,终于打点精神给吴兼护写信。

    长今见到茶母,根据各自调查到的情况对事件进行推理。

    “从身体的僵硬程度来看,好象不过寅时。那就应该是亥时至子时之间服的砒霜。”

    “你能确定是毒杀吗?”

    “没有找到物证,不过既然在初检过程中发现可疑之处,现在就该提交复检了。复检由其他茶母负责。”

    “如果还是抓不到犯人呢?”

    “我会调查到第三次、第四次,凡是调查过的茶母都要聚集在一起征集意见,有了一致结果后才能结案。”

    “我没想到会调查得如此详细。”

    “宫中频频发生杀人事件,大多数都被压了下去。这样的情况还很少见,算是个例外。可能是太过恐惧了,御膳房内人发现朋友死了之后,没有立即报告自己的主子,而是通报了义禁府。这个内人现在的处境大概也很尴尬。”

    “以前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吗?”

    “我没亲眼见过,只是听説过一些。以银簪试验也没有任何异常,差点儿就为自杀事件结案了,结果用鸡蛋和米饭查出是一起他杀案。”

    “鸡蛋和米饭怎么能查出杀人案呢?”

    “把蛋清和米饭混合,放入死者口中,拿纸盖住嘴巴,上面放上烧热的酒糟,就是这样的方法。那是水银毒杀事件。”

    使用蛋清和米饭进行试验是因为水银和蛋白质结合会发生反应,长今了解到一条新的信息,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太奇怪了,真没想到调查得这么缜密。”

    “这种事也不常见,一般发生在地位很高的人身上。最常见的是贫穷百姓的死,可是谁会去认真调查呢?”

    “是啊。可在进宫之前,惠民署不説这是自杀事件吗?一看就知道不是自杀,为什么还要把这种事通知惠民署呢?”

    “之所以这样通知,肯定有人希望把这事当成自杀事件压下去。回头想想,应该从这里着手调查。只要查清出事当天夜里有哪位内人不在住处,嫌疑者的范围就缩小了。”

    “内人都是两人一个房间,逐一盘问,就能知道那天夜里有谁不在住处了。”

    “虽然有点儿麻烦,却也不失为好主意。现在就查。”

    还没来得及去问,茶母就必须回去了。惠民署前来通知,要她们立即终止调查。

    长今自然也不能继续留在宫里。也许有人想把事情隐瞒下去,便动员了惠民署提调。尽管心里愤愤不平,却也不能违抗命令自作主张。还是先回去,详细禀告事情的经过,然后请求提调再给一次机会,也只能这样了。

    应该赶快回去才行,然而长今不想连招呼也不打就离开。她担心连生有没有回到御膳房。魂牵梦萦的地方一如从前,每个盘子里都盛着新鲜的蔬菜,年幼的丫头们正在摘洗蔬菜,内人在她们中间走来走去指点着什么……红色的柱子、翠绿色的丹青和层层叠叠的铜碗……

    宽敞的庭院里风景宛然,这就是她梦中抚摩过的御膳房。

    闵尚宫的岗位是从前韩尚宫工作的地方,看见闵尚宫的背影,长今脸上立刻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仅仅是围裙上下露出的回装小褂的后襟,就让她的心脏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了。

    长今暂时忘记了岁月,她想跑到韩尚宫身边,用力迈出的脚步和回头看过来的闵尚宫的脸庞重叠了,静静地停在半空。现实无情而清晰,仿佛一道闪电,令人晕眩地展现在眼前。脚步落下时,长今失去了重心,有些踉跄。

    “长今你来了,怎么了?头晕吗?”

    “不,紧急通知要求我们回惠民署。”

    “这就要走吗?我们总得一起吃顿便饭……”

    “我很快还会再来,连生回来了吗?”

    闵尚宫摇了摇头,俯在长今耳边轻声説道。

    “她的确是蒙受圣恩了。”

    “没见到连生,我真的很遗憾。如果有什么事情,您一定到惠民署通知我。”

    “好的,这个你不用担心。你去吧。”

    “是。”

    “小心点,哦?”

    茶母正在御膳房入口处等候长今,看见长今之后,立刻加快脚步向惠民署走去。长今连跑带颠想要追上她。

    突然,长今感觉额头冰凉,伸开手掌,她真切地感觉到了雨珠。黑色的乌云翻滚,霹雷震颤着远方的天空。一场雷雨终于要来了。

    长今还想加快脚步,突然感觉后脑勺发烫,她想回头去看,却害怕看过之后徒添忧郁,于是她径直向前跑去。风雨模糊了她的视野,茶母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

    满脸恐惧的连生跑回了御膳房。

    “你去哪儿了,怎么才回来?怎么这个样子?”

    闵尚宫一看是连生,惊讶地叫了起来。连生表情复杂,夹杂着喜悦和冷酷。

    “长今刚才来过了。”

    “什么?谁来了?”

    “长今刚才来过了,刚走,你回来的时候没看见吗?”

    连生没有听完,转身就跑了出去。雨珠越来越密,打得脸颊**辣的。到处都是水,阻挡着脚步。走在泥泞的地上,一只宫鞋也甩丢了。连生失去了平衡,扑倒在地,滑了半天,直到下巴碰到泥水,才算停了下来。

    “长今!”

    雨越下越大,连生睁开眼睛努力张望,然而能看见的只有雨珠。

    “长今啊!”

    她撕心裂肺地呼喊,听到的只有残酷的雨声。

    “长今啊,你把我也带走吧,我一个人活不下去。我一个人再也活不下去了,你把我也带走吧,长今啊。”

    连生不想站起来,把头埋在臂弯里放声痛哭。粗大的雨点无情地抽打着她的后背。

    “这把刀你总该带走吧,我一直都为你珍藏着。那是韩尚宫给你的,她説这是你最爱惜的刀……你两手空空被赶出宫,什么也没带。长今啊!长今啊!我想念你!”

    尖锐的雨点就像鸟喙一样啄着连生的后脑勺,连生尽情地淋雨,怅惘地痛哭。

    有消息説,京畿道安城地区发生了瘟疫。负责传染性疾病的官厅东西活人署和惠民署立即组成了医官派遣队。

    儒医闵政浩也在其中,一起去往安城。

    原本很少自然灾害安然无恙的安城,却在传染病的侵扰下变成了人间地狱。安城是儒生参加科举考试的必经之地,岭南、湖南和忠清三地运往汉城的物资都在这里聚集,同时也是三大集市会聚之地。安城人来人往,外地人很多,他们留下的绝不仅仅是铜钱。

    对百姓而言,最恐怖的莫过于传染病了。据《朝鲜王朝实录》记载,朝鲜中期二百年间就发生了七十九次传染病,死亡人数超过10万名的就有六次之多。

    霍乱泛滥于朝鲜末期贸易走向繁荣的时期,朝鲜中期比较猖獗的传染病在史书上只能查到病名,例如大疫、瘴疫、疠疫、疫疾、轮行、时疾、时疫等。现在已经无法了解每种疾病的准确病名和症状,只能推断出那是一种传染性极强、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

    平民百姓躲避传染病的唯一方法就是逃跑,严重时曾创下都城人逃跑九成的记录。这説明以当时的医疗水平和应急能力,面对传染病时的确束手无策。

    当时的农耕民族把叶落归根当做理所当然的事。即便是为了躲避死亡暂时逃离家乡,大多也会在流浪山沟的过程中饿死。

    经过传染病之后幸存下来的人们,刻在心灵上的是比死亡更残忍的伤痕。不知道什么时候也会得病的恐惧、背乡离井的惆怅、失去家人的悲伤、适应陌生土地的疲惫,无穷无尽的痛苦都要一一面对。为了生存而逃跑,然而等待他们的只有生不如死的悲惨岁月。

    传染病猖獗使得当年收成也不好,连松树都逃脱不掉饥民的手掌,从而加速了死亡。极度的饥饿消除了人与兽之间的界限,有的父母丢下刚刚出生的孩子顾自逃命,甚至有人把子女杀死吃肉。

    医官们也要冒着生命危险前去救灾,经常有人在照顾患者时被感染。医官们大都是远远地装模做样,积极站出来为病人医治的医官实属罕见。

    这次当然不例外。所有的医疗机关都聚集在汉阳,一旦下面地方发生疫情,要么等死,要么逃亡,两条道路择其一,此外更无他法。地方官衙设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