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章 关于文化的若干断想(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文化永远都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有机统一体,两者不可分离,也无以分离,就如物质与精神无可分离一样。把文化表述为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无异于对文化最武断的肢解。与其说文化既有物质层面又有精神层面的,不如说文化原本是偏重精神层面的东西。科学形态的文化虽然深刻影响着精神形态的文化,但它与精神形态的文化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通常所谈的文化大都是精神形态的文化,也就是文学、艺术、哲学(含宗教)、史学等。其核心是生活的真善美,谓之人文世界、人文精神、人文情怀。中华民族文化还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天地人合一(天文、地文、人文)。人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个道理。而中西文化的最大差异是中国文化多讲循环往复(相对静止),西方文化多讲发展进步(绝对变化)。中国文化偏重于人格的内化,相对柔和、含蓄、委婉(暗送秋波、含情脉脉);西方文化偏向于人格的外化,相对刚强、直接、坦率(我爱你)。中国文化多讲群体、共性、趋同,西方文化多讲自我、个性、差异。中国文化多讲感性、模糊、玄奥,偏重迷信;西方文化多讲理性、严谨、精确,偏重科学。中国文化偏好整体,多讲包容(界限模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谦让,西方文化偏好个体,多讲独尊(我是最好的)、排斥(界限分明:我的就是我的,你的就是你的)(这在佛教、基督教两大宗教中表现得最为鲜明。佛教多讲慈悲为怀、天下大同、万物平等,相对宽容;基督教多讲唯我独尊、忏悔赎罪、排斥异端邪教,非我族类,必诛之,相对狭隘)。中国文化多讲相对、偶然,西方文化多讲绝对、必然。中国文化多讲怜悯、同情,保护弱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互依存;西方文化多崇尚强者,信奉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中国文化内外一致,表里如一,重里轻表;西方文化内外有别,重表轻里。应该说风格各异,各有千秋。一般而言,在一个相对较小的时空里,差异越大越容易和谐,差异越小越容易冲突。中庸文化就反映了中西文化最显著的差别。所以中华民族崇尚和平(和为贵)、稳定(相安无事,与己无关,高高挂起),封闭(老死不相往来)、保守(抱团,宗族观念),喜欢安静(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西方民族热衷冒险、好斗、扩张,喜欢交往、好动、干涉、开放、张扬、创新。或者换一种说法,中国人重视向内求索,偏重深邃;西方人重视向外求索,偏重高远。中国人容易知足(知足常乐),西方人比较贪婪,总想拥有整个世界。中国总是窝里斗,西方人总是向外侵略,等等,不一而足。这也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历史轨迹。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中西文化如今已经日趋交融、同化,差异也越来越小。但最核心的东西始终如一。中国文化善和爱的东西多一些,西方文化恶和恨的东西多一些。

    毫无疑问,就如世界所有万物一样,任何文化都有其两面性,都只能相对而言,而无绝对之说,无所谓绝对的优势或绝对的劣势。优劣互补、长短相宜、日益趋同或才是最终的必然结局。

    追究文化的本源,就如追究文化的内涵一样重要。文化就是漫长生活的沉淀和积累,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融合。世界有多么丰富文化就有多么丰富,历史有多么深厚文化就有多么深厚。文化虽然包罗万象,但高于万象,因为文化是万象的揭示、概括、归纳、系统、萃取和提升。存于外在,隐于内在;显于生活,融于血脉;源于差异,归于一致;形成于当时,传承于历史,发展于当代。文化的最大特性就是支配性和牢固性,所谓根深蒂固、习惯使然,摆脱不易、改变更难。

    与其说文明传承的历程是漫长的苦旅,不如说文化发展的历史是悠远的温情。文化是一个民族最强大、最坚韧的那种精神,也是一个民族最柔和、最温暖的那种情怀。

    与其说文化是一种创造,不如说文化是一种积淀;积淀得越深厚也就越具生命力,生生不息,以至无穷。与其说文化是一种延续,不如说文化是一种传承;传承得越久远也就越强大,坚如磐石,不可动摇。

    这世界本身就是一个是非交错、善恶对峙的世界。所以才有各种文化的对立与排斥。但邪不压正,先进的文化战胜落后的文化,积极的文化吸纳消极的文化,无不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积极的文化最柔和、细腻、完备也最坚韧,内外协调一致,谓之至上的人文情怀,是对人性光辉的弘扬。人文情怀是人类最温暖的情怀,展示着人类理性、智慧、阳光、美好的一面,众之所向,众之所往。反之,消极的文化最冷漠、粗糙、残缺也最虚弱,谓之颓废的文化,内外相互背离,展示着人类无情、残暴、黑暗、愚昧的一面,是对人性的无情伤害。对立统一实质讲的是由最初的对立必然走向最终的统一。

    积极的文化就如春风化雨,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