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二节 桑稻之争(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南京内阁的会议事中六个身着官服的官员背对着窗户端坐一排。他们分别是左督御史张慎言、刑部右侍郎沈宸荃、礼部右侍郎朱舜水、湖州布政使黄淳耀、苏州按察使孙兆奎。他们中有官及极品的左督御史也有五品的地方官员。然而此刻他们的表情都异常的严肃凝重象是下了很大一番决心一般。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但整个会议室却静得令人窒息。因为会议的主角还没到。是的在座的五人都是接受了一个人的邀请来到这儿的。她就是帝国相孙露。

    此刻张慎言的表情虽然严肃但比起其他人来要从容得多。当他接到内阁会议通知时心里便清楚的知道自己将遇到什么样的结局了。对于直接向皇帝递奏折的事张慎言并不后悔。对此他倒是觉得心安理得。张慎言从来都不是“重农抑商”者。相反他一直提倡本末兼治、“恤商”的经济思想。但现在的朝廷太过放任那些商贾简直将赚钱放在了第一位。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作为司法院左督御史的他要为大明的律法尽责。有些事情必须要让皇上知晓。当然皇帝最后的选择让张慎言多多少少有些心寒。这也进一步证明了那女人只手遮天的力量。若朝廷真就这么被一群小人所把持的话自己的努力又有何用。还不如早日弃官回乡来得清静呢。想到这儿张慎言下意识的摸了一下自己袖子中的一封信。这是他告老还乡的折子。等待会儿自己驳斥过那女人后就直接递这折子。省得就此受辱。

    至于坐在末尾的黄淳耀和孙兆奎就是另一番心思了。作为地方官员他二人本没有资格进入这间会议室。不过整个事件的最初起者正是黄淳耀和孙兆奎。湖州、苏州历来都是桑蚕业都极其达。随着当地商会势力的日益增强以及《工商统制法》的颁布。商人们也越的肆无忌惮起来。他们到处圈地将原本肥沃的稻田改种桑树以获取更多的生丝。丝绸业虽然能带来大量的财富。可是就长远看来这却是极其危险的。大量的稻田被占用势必导致粮食的减产粮价的飚升。作为湖州、苏州的地方司法官员黄淳耀和孙兆奎已经见过太多由此引起的纠纷与官司。因此两人虽知商会同相有着密切的联系仍然决定联名上书朝廷揭露江南商会的种种恶行。当然两人在上书之前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只是没想到相大人会亲自通告通知他们来南京开会。以孙露的身份只要动一动手指头就能让他俩回家卖红薯去。犯不着这么大费周章的叫自己来南京吧。想到这儿黄淳耀和孙兆奎不由的都在心中都开始打起了鼓。不过他二人事先也同张慎言等人通过气了。若是孙露真的就此羞辱众人的话大家就一起递请辞表一同弃官回乡。

    正在众人忐忑不安之时会议的主角孙露进来了。跟在她身后的还有户部尚书陈邦彦、户部右侍郎黄宗羲、刑部尚书沈犹龙、司法院右督御史汤来贺。汤来贺一进门就瞥见了底下坐着的张慎言。心中一阵叹息。金铭啊金铭(张慎言字金铭)。你这犟驴脾气何时能改!这么大的一件事竟然都不知会自己一声。直接就跑去向皇上递折子。这皇上能答应吗?这孙相能不知道吗?眼看着张慎言正闭目养神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表情。汤来贺这下也只有摇头苦笑的份了。天启五年张慎言就因曾奏劾大学士冯铨被诬陷。结果被充军到肃州驻于嘉峪关南的酒泉。崇祯元年复职后又在议耿如杞狱时与崇祯皇帝意见不合遭到落职处分。因此无论是在天启朝还是在崇祯朝张慎言都是满朝皆知的刺头儿。这不上任才两年又出事了。看来张慎言这个耿直的傻脾气到死都不可能改得过来的。想到这儿汤来贺不禁看了一眼坐在席的孙露。就不知道这次张慎言又将受到什么样的处分了。

    却见孙露坐定后扫视了一下众人后清了清嗓子说道:“今日请诸位前来开会主要是为了江南各地商会圈地的事。这份折子我与陈尚书等人都已经看过了。张大人你等对这份折子想必也不陌生。这里没有外人大家都是为朝廷办事为百姓谋福。诸位有什么意见今天就直说吧。”说罢她便将那日收到的折子丢到了桌子上。

    此时张慎言那合着的双眼才微微睁开瞥了那折子一眼。果然就是那日自己递交给皇帝的折子。心中更加郁闷不已。皇上啊皇上你怎能如此伤臣子们的心。罢了既然你开门见山那老夫就奉陪到底。只见张慎言神色一凛直视孙露道:“回相我等该说的话这折子里头都说清楚了。孙相既然已经仔细查阅过了。那就不用老夫再多说了吧。”

    面对张慎言的不善的语气孙露并没显得太在意而是回头向沈宸荃和朱舜水问道:“沈大人和朱大人没有什么要补充的吗?”沈宸荃和朱舜水听罢连忙点头回答道:“没没了。折子上张大人都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却见孙露又拿起了折子翻开大声朗读了一边。然后将折子一合正色道:“按照上面所说目前江南地区特别是苏杭、湖州二地桑争稻田的异常严重。从去年五月至今光是湖州一府水田就减少了79顷。我在看到折子后也派人去其他府县进行调查。虽然时间紧迫但从反馈回来的消息来看这种情况决不仅仅限于苏州和湖州二府。杭州、嘉兴、石门们等地也有大量的水田被占用。不过具体的情况我还想听听诸位的看法。特别是黄布政使和孙按察使。二位是湖州和苏州二府的地方官。对于地方上的事情比我们清楚。你们在湖州和苏州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情况。诸位对所谓的‘桑争稻田’都忧心忡忡。难道事情真有这么严重吗?中间就没有缓和的余地吗?”

    黄淳耀和孙兆奎听孙露这么一说不由的面面相窥起来。孙露话语中并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