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节 休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烈日下王俊正背负着沉重的背囊艰难的跋涉着。背囊中的铁疙瘩压得他直喘粗气。他身旁的战友此刻也比他好不了多少。这不但但是对体能的考验更是对意志的一种考验。仿佛每跨出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每抬一次腿都是一次艰辛的决定。然而没有人吭声也没有人停下来。教官的吼叫声不断的王俊的耳边响起。远处的营地看似很远又好象很近。王俊整了整身上的背囊继续小跑着。

    青龙集一役后王俊所在的六师几乎被撤消了番号。如此重大的损失使得六师不得不留在了徐州进行休整补充兵员。而原本直属第二军团的六师也被划到了王兴的第一军团。谁都知道第一军团其实是相大人的直属军团。因此在不少人看来六师这次倒是因获得福了。王俊本人也因为这次的际遇进入了一个新的连队——掷弹兵独连。

    其实义勇军在很早以前就已经研了手雷。由于孙露受到后世军队的影响想当然的认为每一个步兵身都该配有一至二枚手雷。可义勇军的手雷毕竟不是后世那种小巧轻便的手雷。而是一种一斤重的圆形炸弹。挂在身上不但重而且步兵在列队射击时很少有人能想到投掷手雷。结果一场战斗下来不少战士身上的手雷都被原封不动的给带了回来。于是一师的一个营长便别出心裁的让其麾下的三个连将手雷集中给其中一个连。由这个连在战场上单独负责投掷手雷。其他两个连负责列队齐射。事实证明这种专门的掷弹兵在战场对付敌军骑兵有着很好的效果。由此在两淮之战中一师率先成立了临时的掷弹兵独连配合作战。后来逐步向整个义勇军推广。这次战略休整期间兵部正式将掷弹兵这种新兵种列入了正规编制。

    新建的掷弹兵除了配备手雷外还配备了标准的燧枪和刺刀。虽然兵部下属的军械监的努力下手雷的体积减小了威力增大了。但仍需要士兵有足够的臂力投掷手雷。因此这些个掷弹兵都是从各支部队专门选拔出来的。个个身材高大体格健壮。在训练中除了负重的体能训练外还有手雷投准确投掷的项目。训练量当然不是普通步兵可以比拟的。

    连队终于到达营地了。这里是里徐州城两里地训练营。无论是从战场上下来休整的部队还是刚征集的新兵亦或是从军校调来的士官身均要在此地接受各自的军事训练。“训练”对一支使用热兵器的军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严格的训练和良好的纪律新的军事编制和改良后的兵器就不可能充分挥作用。士兵从入伍开始他们就被要求不断进行各种严格的训练。新兵先要接受为时两周的基础训练。之后各常规部队还需经常进行小部队和大部队的机动演习。以保证部队能够在各种复杂的地形条件下迅进行编队和变换队形。“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是明军任何一个兵种都通用的信条。

    象是脱虚了一般的王俊丢下了那沉重的行囊。可还未等他喘过气来教官尖锐的口哨声又响了起来。战士们立刻小跑到教官面前排队大声报数。虽然刚刚经过严酷的体能训练虽然日头是如此的毒辣。但每个战士腰板都挺得象标枪似的。汗水沿着他们那黝黑而又刚毅的脸庞淌下却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直到教官高声宣布解散后战士们才四散开休息起来。而王俊这才觉得自己的小腿肚子打颤得厉害。连忙找了荫头处坐了下来。其他战友则疯似跑到水槽那里又是喝水又是洗脸的。一个战友给王俊打来了一壶水。他接过水壶狠狠的灌了几口水后便将帽子摘了下来将剩余的水一古脑儿的从头上浇了下去。

    远处校场上其他连队的战士也在顶着烈日训认真练着。“抬腿!”“起步走!”“匍匐前进!”随着教官口令战士们反复进行着队列训练。他们按击鼓的点子走步学习拼刺刀和滑膛枪装弹。是的。滑膛枪装弹。王俊现那些新兵现在使用的不再是自己手中后装针枪的“43式后装针枪”而是前装的“41式步枪”。41式步枪不是民兵使用的吗?王俊纳闷的想到。

    其实王俊是搞错了他所看见的不是41式步枪。而是经过改进的“45式前装步枪”。45式步枪是前装燧枪。采用击锤起爆药雷汞引燃火药推出弹丸。并将原来手枪上的铁制推弹杆应用于现在的燧枪。这两项改进使得明军的45式前装步枪能在一分钟内射5子弹。而原有的41式步枪一分钟只能射2子弹。不过45式步枪毕竟是前装枪它的装弹度当然比不过后装针枪。43式后装针枪一分钟能射1o子弹。可明军6军现在普遍装备的却是这种45式前装步枪。

    就枪械展来说明军改用45式前装步枪是一种退步的无奈之举。但包括王兴、张家玉在内的将领乃至下层士兵却都普遍青睐这种45式前装步枪。原因很简单作为后装针枪的43式后装针枪虽然先进射快可是在实战中使用效果并不好。在大规模使用时经常会出这样那样的故障。不是撞针损坏就是卡壳情况严重。这一方面是由于义勇军战士在枪械保养上缺乏必要的重视。后装针枪不是大刀长矛。它需要士兵每日对其进行保养以保证零件不生锈卡壳。可习惯于冷兵器作战的军官和战士根本没有这样的观念。还是用以前保养大刀长矛的方法保养枪械。加之南方潮湿的天气结果许多士兵的枪械普遍都有生锈的情况出现。

    另一方面后装针枪造价昂贵且结构复杂。它比起前装枪要精贵得多。严重的撞击、浸水甚至沙土都可能让枪的撞针出现故障。而一旦枪支出现故障普通的战士基本上没办法自行修理。只能将带有刺刀的后装针枪当长矛使。结果两淮之战的后期义勇军几乎一半的部队又恢复到了前装枪状态。后方的政务院则收到了大量报废的43式后装针枪。对此孙露和陈邦彦的心情只能用滴血来形容了。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再加上后装针枪过高的工艺要求也使得它的推广受到阻碍。而45式前装步枪虽然比不上后装针枪。但它的性能稳定价格便宜结构简单便于修复。因此兵部最后还是选择了“性价比”最高的“45式前装步枪”作为明军步兵的标准装备。

    至于原来的43式后装针枪则被作为狙击枪应用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