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节 银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答案就在这里。”随着孙露将红布掀开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了那个盘子上。只见盘子中整齐的摆放着一排排银色的钱币。在灯光下泛着诱人的银色光芒。孙露微笑着拿起了其中一个银币介绍道:“这是由户部统一铸造的银制隆武通宝重七钱二分银八八、铜一二。这次户部决定废除原来以重量计值的‘银两制’。效仿我朝的‘钱法’设立‘银法’。以银为材料铸造隆武通宝。以一枚隆武通宝为一‘圆’来作为计量单位。朝廷的税赋、收益、饷银、薪水均以这种隆武通宝银币计算。从今往后市面上银子只能以这种规格的银币形式流通不再使用原来以重量为单位的银块或元宝来交易。既‘废两改圆’。并以银币为本位币铜钱为辅币。朝廷规定的兑换率为一圆银币兑换1oo文大钱;兑换1ooo角小钱。”

    底下的大臣们一边听着孙露的介绍一边仔细观察着这种银制隆武通宝。银币中无方孔正面上方镌有“隆武通宝”中间为“壹圆”下方有一行“库平七钱二分”的字样。背面则镌有“国朝制钱”、盘龙图案及行年份。正如孙露所说的这银币重七钱二分且成色上乘。由于中国金银贵金属一直缺乏。所以无论任何形式的银锭元宝的含银量不会过八成有些甚至只有六成。银八八的含量无疑使得隆武银币的价值过了世面上流通的绝大多数元宝。钱谦益向银币的边缘吹了一口气贴着耳朵那种银币特有嗡鸣声让人很是愉悦。看来朝廷这次是下了大本。他不禁瞥了一眼站在那里的孙露。不由对眼前的这个女子佩服不已。当年的张居正也曾将赋役一概折银征收。但孙露竟然干脆的将银两按照铜钱的方式行。此刻他心中的不安却也在这时越来越强烈。这种事情远没看上去的那么简单。“银法”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不少致命的问题。

    正当钱谦益想要提问时却听一旁的史可法率先提问道:“相大人将银两按照铜钱的方式行是否可行呢?我朝乃至前朝都没这样的先例啊。”在史可法看来这事太冒险了。当年张居正变法的结局还历历在目。现在南方才刚刚开始休生养息。怎能经得起这样的折腾。

    “这个我看不是问题。秦朝时的铜钱还是以两为单位。所谓的秦半两也就是这么来的。可如今还有谁会以两为单位使用铜钱?银币也一样。以重量和成色为单位计算银子实在太过复杂也不明确。如今西方的诸国都已经使用银币为本位币甚至还使用金币。我朝与他们的通商将日益频繁。银两以银币的方式流通乃是大势所驱。我朝也不能就此墨守成规啊。”孙露解释道。关于铸造银币这一点还是香江商会的股东们主动提出来的。由于同欧洲国家贸易的增加。商人们很快就现以白银重量“两”为价格标准实行银块流通在同欧洲国家交易时很麻烦。再来容易受银价波动的影响。因此商人希望朝廷能统一货币以便他们同他国交易。

    “相大人朝廷这次统一行隆武银币。那么以后银币的行是由朝廷专营呢?还是允许私人铸造呢?”这次提问的是黄宗羲。身为户部右侍郎的他终于明白了这些日子罗胜等人究竟在忙些什么。这让他有了一种被排斥的失落感。无论是户部的运作方式还这次的铸造银币黄宗羲现有太多的事情他不了解。陈邦彦、罗胜、沈犹龙和孙露组成了一个小内阁。这个小内阁脱离于内阁之外却做着许多重要的决定。

    看着黄宗羲有些负气的样子孙露心中一笑。当下正色回答道:“银币可以自由铸造成和自由熔化;银币和白银都可自由输出或输入。但前提是私人铸造的银币必须以隆武银币为标准。且私人铸币必须得到朝廷颁的许可证才行。另外若百姓持有白银也可到朝廷的在各地设立的钱局融化后重新铸造成新的银币。实际兑换率以市价为准。朝廷只是尽量保证市价同官价持平。任何人在无许可证的情况下私自铸造银币牟取暴利斩无赦!”

    孙露故意加重了最后一句话的语气。她和陈邦彦等人都清楚实行现在“钱法”和“银法”是要冒风险的。特别是“银法”更是直接涉及到各地的富户以及贸易。为此香江商会同松江商会和杭州商会都将在各自所能涉及的范围内全力保证这次货币变革稳定进行。香江商会的分布在银号更是早就做好了更换银两的准备。一但新的货币开始行各地的部队也将进入了警戒状态。就象陈邦彦当初所说的钱币的统一全在“快、稳、狠”三个字。

    “可是相大人朝廷用什么来维持官价呢?要知道目前朝廷的国库空虚。那些银两既要粮饷又要维持朝廷的正常运作。哪儿来多余的银两稳定市价。万一有刁民滥造银币滥银币扰乱市价怎么办?若相大人真的要实行‘银法’。依下官看这银币还是由朝廷专门铸造的好。”史可法叹了口气劝柬道。曾经是留都兵部尚书的史可法比在坐的任何人都清楚朝廷的真实情况。弘光朝时期朝廷的收入才1oo万两白银。在经过左逆的洗劫后更是空空如也。直到皇上登基后国库才渐渐有了些收入。据说现在国库里也不过只有八十万两白银。南方有没有大型的银矿如何能维持银币的铸造。其实史可法所担心的正是钱歉益和沈廷扬同样最担心的事情。

    “我知道史大人是在担心朝廷没有足够的白银储备来推行新的钱法。关于这点诸位大人还是先看看从新加坡带来的税收清单吧。”孙露说罢将几份文书传了下去。

    过了半晌底下除了陈邦彦和罗胜所有人的脸上都写着“难以置信”四个字。只听沈廷扬吃惊的叫道:“什么!白银一千四百万两!黄金一百万两!”

    一旁的史可法更是惊讶得瞪大了眼睛。天哪一千四百万两白银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大明在鼎盛时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