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节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失业。地主阶级乘机投资,雇用失业农民开垦荒地。以后生产发展,地主不肯改善生活,照样以奴仆看待,压迫剥削日重。于是,为数众多的雇农纷纷起来集会结社,向地主进行斗争。地主阶级认为他们“以奴胁主”,污蔑起义雇农为“社贼”“仆贼”。一瞬间新宁县的雇农立社起义,遍及县北的潮境、东南的六村、福场和西南的海宴、汶村等地。大有向广东全境蔓延的趋势。其中又以王兴领导的恩平农民起义军最为强悍。

    面对如火如荼农民运动广东的官府却显得有些束手无策。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明朝的兵制。明军主要的来源是所谓的“垛集军”。就是把一部分特定人群划为军籍,世代相传。实行分权管理:军队的军籍属于五军都督府管,各省有自己的都指挥使作为长官,负责平时训练组织。中央政府的兵部负责人事、参谋和调遣,一有兵事,则由兵部派出总兵官去指挥都指挥使和卫所兵作战,作战完毕则交出军权。这样,都指挥使。都督府和总兵,都无法全面控制,有指挥权的平时不和军队在一起也无固定下属,军权牢牢控制在国家机器手里。所谓“将不专兵,兵不私将”。在后期又出现了属兵。明军有代表性的专属兵起源,应该是在戚继光阶段,戚继光在卫所军已经失去实战能力的情况下,放弃了传统的征兵制,转而采取募兵制。一些著名的边防将领,他们所统率的军队都是以征兵制和雇兵制相结合,而这些雇兵有很大一部分不在正规军的编制之内,称为私兵。还有一种就是“民团”,即军籍之外、由官府佥点、用以维持地方治安的武装,也极善战。比如广西狼兵、秦良玉的白杆兵、少林寺的僧兵等,遇有战争,常被召出征,战事结束仍回原址驻扎。

    当然这时广东的卫所军是指望不上了。纪律涣散,缺乏训练,且空额多多。又时值河南,四川等地“流寇”肆虐。朝廷根本无暇来管地处偏僻的广东。幸好岭南民间自古就有尚武之风,民风强悍。因此各地都有不少的民团组织。例如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黄萧养起兵围攻广州,同时分兵攻进佛山,一路势如破竹。佛山乡绅梁广等人,仅以一天的时间,匆匆组织乡勇抗敌。在“无甲兵之援、险塞之限”的情况下,坚守半月,杀敌数千人,直至黄萧养兵败。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在这场战事中,佛山乡民中能征善战、勇略过人者不在少数。因此这次广东官府决定还召集各地的民团来镇压起义雇农。

    于是在五月初,孙露迎来了她到明朝后所遇到的最高级的官员——广东布政使汤来贺。汤来贺,江西南丰人,原名汤来肇,字佐平,号惕庵,别号主一山人,世皆称其为南斗先生。汤绍中长子,明万历5年(1607年)生于科甲世家。明崇祯1年(1640年)汤来贺进京参加会试中进士,授扬州府推官,主管本府司法事务,其在政以廉洁著称。后因功迁刑科主事,旋任礼部主事。时逢国家用人之际,边廷缺力臣则出汤来贺为广东按察司佥事。他在政期间断案公正无冤狱,民誉其为“包龙图”,其政绩上闻,迁升广东布政使。汤来贺品行兼优,深得史可法敬重,奏荐朝廷誉其为“立品以千秋自命,立志以圣贤为法,天下治行第一也”。

    此时这个被百姓誉为“包龙图”的汤大人正骑马穿行于稻田之中。时值夏至,看着稻田里忙碌着的农民。自从进如新安县以来汤来贺发现这里商业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虽然各地都粮食歉收。可新安县的粮价却很稳定,甚至比起其他地区来要低得多。这一切都让汤来贺有了天下已经太平的错觉。

    “卢大人啊,贵县百姓富庶,民风淳朴。卢大人治理有功啊。”看着新安县欣欣向荣的景象汤来贺不禁夸赞起了身边的新安县令卢建邦。

    “大人,过讲了。下官只是尽自己的本分而已。要说新安能有现在的规模。那还多亏了本地的桃源山庄和香江商会的大力支持。”卢县令谦虚道。和其他人不同。身为新安县令的卢建邦当然知道桃源山庄和香江商会暗地里做的那些事情都是不合法的。甚至有些事情都是杀头的罪名。但他对此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对于拥有香江商会股份的卢建邦来言。自己已经被牢牢的绑在了香江商会这艘大船上可以说是荣辱与共了。而现在这位汤大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商会出兵剿匪。按照孙露的指示卢建邦需要尽力拉拢这位汤布政使。让这位汤大人对商会有个好印象是绝对必要的。

    “哦,就是那个有仁义山庄之称的桃源山庄?听说他们用00兵丁就剿灭了牛头寨的顽匪?”汤来贺明知故问道。其实他来之前也对新安的情况做了翻了解。更何况桃源山庄的名声又那么大。

    “正是。不过大人。桃源山庄现在已经和本地的其他几家商行合作成为了香江商会。”

    “就是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在海上剿匪的香江商会?他们的实力好象很强啊。”对于香江商会所做的那些事汤来贺也是略有耳闻的。不过现在国家正值用人之际他也没这个精力来管这些海商们的勾当了。

    像是听出了汤来贺话里有话。卢建邦觉得自己的头皮一麻勉强解释道:“其实,剿匪的不光是香江商会还有不少红毛夷的商队参加。”

    汤来贺并没有理会卢建邦的解释而是问了一句:“卢大人,这里离桃源山庄还有多远?”

    “啊,回大人。快到了。翻过前面的山就是了。”

    “哦。”汤来贺哼了一声就再也没说话。

    于是就这样俩人各怀心事的向桃源山庄走去。

    在此声明历史上真正的新安农民起义发生在1644年。柳丁为了情节需要才将这次的起义提前了。各位大大原谅柳丁篡改历史吧。反正也是YY呀。至于历史上真正新安农民起义柳丁会在作品相关资料里做具体介绍的。还有柳丁想放慢一下速度了。越是查资料就越发现这段历史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柳丁的想象。因此柳丁想整理一下思绪。虽然不一定能一天发一节但柳丁仍然会坚持更新的。给位大大的支持就是柳丁更新的力量啊!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